红楼梦的地位为什么如此之高?凭什么成为四大名著之首?
发布时间:2025-09-19 16:48 浏览量:1
对于红楼梦的认知,不同学历,不同人生阶层的人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在经历了人情冷暖的磨练以及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体会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绝大多数人年轻时看的更多的是风花雪月,更多关注的是谈情说爱,甚至有人把它当做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狗血三角恋。
这无疑是非常肤浅的!
只有等到我们真正进入社会,被生活磨平棱角之后,并且有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回头再看红楼梦才会有真感觉。
就比如说吧!
卑微又感恩的刘姥姥,卑贱又无奈的贾瑞,屌丝逆袭的贾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
这些二流甚至三流的角色的不同人生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我们甚至完全经历过跟他们相同的人生。
这时候在看红楼梦,得到的反思当然不一样了。
更不用说宝玉和黛玉那令人唏嘘的伟大爱情了。
得不到的永远才是最好的吗?
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两个人本身就心灵相通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甚至是神仙伴侣!
谁又不渴望拥有这样的爱情呢?
只有当我们有了足够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我们才会对这部小说有全新的认知,才会从心里对它佩服的五体投地。
也才能够明白它并不是一部小年轻的恋爱日记,也不是曹公的家族兴亡史,而是包罗万象的社会本身,是形形色色的人生汇总。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红楼梦会成为四大名著之首?文学和社会地位会如此之高呢?个人认为有下面3点原因。
首先,当然是断臂维纳斯之美。
众所周知的,著名作家张爱玲,鲁迅等大咖都是顶级的红粉。
张爱玲更是留下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考证和推测,其中她所说的一句话流传非常广。
那就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但与此同时,张爱玲也讨厌后人狗尾续貂,因为她认为这样完全禁锢了读者的想象力,甚至违背或者说是糟蹋了曹雪芹当初的初心。
曹雪芹笔下的80回本写到哪里?
大概就在宝玉生日宴以及随之而来的因为绣香囊事件所导致的抄捡大观园这件预示着贾府败落的重大事件。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宝玉和众位女神告别青春,四大家族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
后面贾府被抄,宝玉出家,王熙凤惨死狱神庙,湘云当船妓,甚至还有薛宝钗改嫁贾雨村等等不同版本的推测,无论哪种结局都无法服众,都有不同的反对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情况,也正因为这些口水之争,或者说不同人对红楼梦后40回的不同理解,才使得红楼梦有更大的魅力。
这就是残缺之美!
正像西方著名的维纳斯雕像一样。
第2点原因,那就是名人的背书
上面已经提到了鲁迅和张爱玲,但他们却不是最大牌的最顶级的红楼梦粉丝。
众所周知,毛主席他老人家同样是一个红楼梦粉丝,他才是最顶级的红迷。
他老人家当年更是对那个时代的军队和国家的干部提了一个要求。
红楼梦至少要读三遍以上!
我想,他老人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无非是因为两点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红楼梦把中国传统社会的人生百态写活了,完全可以用阶级观点来分析研究,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很多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干部的综合水平。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父母爱情》这部剧,里面的主人公江德福原本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但是却依靠自己的真本事成长为守备区的司令,是副军级的大干部。
他当时就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认真学习红楼梦,相信看过父母爱情这部剧的网友肯定对那段故事不会陌生,只可惜他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除此之外,恐怕这部小说中很多极具个性的女性,尤其是王熙凤,林黛玉和刘姥姥等人彻底被写活了,她们鲜明的个性恰恰正应了毛主席所讲的那句至理名言。
妇女能顶半边天!
第三,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小说,而是一个全套的社会百科全书。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简单来讲,这部小说至少在饮食,诗词歌赋,建筑服饰,传统文化,礼仪规范,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的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贾元春封妃,贾府兴建大观园是红楼梦这本小说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也算是贾府的高潮,之后就败落了。
这本小说的很多事情都发生在大观园当中,所以小说对于大观园本身的描述,以及此后发生在大观园里的很多具体的事情,就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当时上层社会的真实状况。
总之,以上3点就是红楼梦的魅力之所在,也是红学之所以经久不衰的部分原因。
不知你怎么看出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