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传》 :金弹子横扫岳家军,唯高宠敢正面硬刚!
发布时间:2025-05-24 09:35 浏览量:1
咱老百姓听评书、看演义,说起岳家军里的猛将,最熟的可能是岳云、牛皋,可真要论单打独斗的狠角色,头一号还得是高宠。别的不说,就冲他能把金弹子打得没脾气这事儿,整个岳家军里除了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能扛住的主儿。
金弹子是金兀术的侄子,生得铁塔一般,手里两柄铁锤各重一百五十斤,骑匹追风乌骓马,往阵前一立,活像座黑铁塔。按《说岳全传》里写的,他刚到牛头山那会儿,金兀术特意摆开阵势,让他先立立威。头一阵就遇上了岳家军的先锋董先。董先这人本事也不小,惯使一口九环刀,平时在军中也算数得着的狠人,可跟金弹子一照面,没到七合就招架不住,拨马就跑。
接下来更热闹了,余化龙拎着金镖上去,二十合败下阵;何元庆舞动双锤迎敌,三十合没撑住;张宪挺枪来战,四十合勉强脱身。连着七天,金弹子连胜十八员宋将,把个岳家军的帅帐搅得愁云惨雾。连岳飞都皱着眉头说:"这小子比当年的粘罕厉害三倍,若没人治得住他,咱这牛头山怕是要守不住了。"
您瞧,金弹子这战绩,放岳家军里简直是噩梦级的存在。有人可能纳闷:岳家军猛将如云,怎么就没人治得了他?其实道理也简单,金弹子靠的是天生神力加狠辣招式,一锤子下去带着千钧之力,普通将领跟他硬碰硬,兵器都能给震飞了。就像评书里常说的:"锤棍之将,势大力沉",碰上这种主儿,技巧再好也得先扛住前几招才行。
就在大家愁得吃不下饭时,高宠来了。这高宠出身可不一般,祖上是开平王高怀德,妥妥的将门之后。但他没走科举仕途,偏要投军报国,背着一杆碗口粗的錾金虎头枪,带着几个亲随就奔了牛头山。初见岳飞时,他连个像样的盔甲都没穿,敞着怀露出一身腱子肉,倒像个山野猎户。
听说金弹子在阵前叫阵,高宠把枪往地上一戳,说了句:"末将不才,愿去会会这金贼。"岳飞刚要叮嘱几句,他已经翻身上马,冲出门去。到了阵前,金弹子见来了个黑脸汉子,大声喝道:"南蛮何人?报上名来!"高宠大笑:"爷爷高宠,今日特来砸你这金疙瘩!"
两人一交手,那才叫火星四溅。金弹子双锤齐下,带着破空声砸向高宠头顶;高宠不躲不闪,举枪往上一磕,"当啷"一声,两柄铁锤竟被挑得向上扬起。金弹子心头一惊,这力道比自己还大三分!再看高宠,枪如游龙,上下翻飞,专找他锤法的破绽。两人战到五十合,金弹子渐渐招架不住,额角见汗,双锤越舞越慢。
阵中岳飞看得清楚,忍不住喝彩:"真乃吾之樊哙也!"旁边牛皋直拍大腿:"这小子比咱老岳家的岳云还猛三分!"正说着,高宠一枪扫中金弹子护心镜,差点把他挑下马。金弹子见势不好,拨马就跑,高宠要追,被金兵乱箭射回。这一仗下来,金弹子再也不敢轻易出阵,岳家军士气大振。
有人可能会说,后来岳云不是也打败金弹子了吗?没错,但这里面有个细节得说道说道。岳云战金弹子那会儿,是靠了"车轮战"消耗,先有严成方、何元庆等人轮番上阵,耗掉金弹子不少体力,岳云才趁机取胜。可高宠不一样,他是实打实正面硬刚,凭真本事碾压。为啥他能做到?咱掰扯掰扯。
第一,天生神力。高宠那杆錾金虎头枪净重八十一斤,比金弹子的双锤总和还重,普通人扛都扛不动,他却能舞得虎虎生风。就像民间传说里讲的:"力大砖飞,功到自然成",没这把子力气,根本接不住金弹子的雷霆之击。
第二,家传枪法。高宠的枪法源自高家枪,讲究"快、准、狠",尤其擅长破重兵器。他知道金弹子靠力量压制,特意用巧劲化解,枪头专往锤缝里钻,让金弹子空有一身力气使不出来。这就叫"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巧一寸妙"。
第三,胆识过人。别的将领见金弹子气势汹汹,多少有点发怵,可高宠压根没把他放眼里。上阵前还跟牛皋开玩笑:"若我赢了,可得请我喝三坛老酒。"这份胆识,让他一上来就占了心理优势,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可惜高宠的辉煌太短暂。打败金弹子后没几天,他在巡查时发现金兵粮道,竟单人独骑去劫粮。途经金军营寨时,遇上十二辆铁滑车,每辆重逾千斤,从山上冲下来势不可挡。换作别人早吓跑了,高宠偏要硬刚,一枪挑一辆,连挑十一辆,到第十二辆时,战马不堪重负,栽倒在地,一代猛将就此殒命。
临死前,他还大笑道:"某家今日杀得痛快,值了!"岳飞赶到时,见他枪插在地,人倚枪而立,竟似活着一般,忍不住泪如雨下:"高将军若在,金贼何足惧哉!"后来民间流传一首诗叹他:"铁滑车下显威名,力战金兵气若虹。可恨天公不假寿,空留遗憾在人间。"
说起来,高宠在岳家军里就像一颗流星,来得快去得也快,可就这短暂的闪耀,却让所有人记住了他。相比之下,金弹子虽然厉害,终究是输给了岳云的车轮战,而高宠实打实的正面硬刚,更显得难能可贵。老百姓为啥喜欢他?就因为他身上那股子"不服输、不怕死"的狠劲,还有那股子"管你是谁,敢犯我大宋就揍你"的血性。
如今再看这段故事,咱不难发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高宠这样的猛将,靠的不仅是武艺,更是一股精气神。他知道金弹子不好惹,但偏要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本事告诉敌人:大宋有的是能打的汉子!这份担当,这份勇气,才是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合上书页,耳边仿佛还响着高宠纵马持枪的呼啸声。他走了,但他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民间传说里,留在了老百姓的茶余饭后中。或许这就是英雄的意义:哪怕生命短暂,也要像烟花一样,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让后人永远记住,曾经有这么一位猛士,为了家国大义,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说到底,江湖也好,战场也罢,从来都不缺厉害角色,但像高宠这样既有力气又有胆气,既会打仗又有血性的汉子,真真是百年难遇。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什么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的英雄,怎能不让人怀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