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要脸的圣人“准提”
发布时间:2025-09-22 16:07 浏览量:6
在《封神演义》的圣人阵营里,准提道人绝对是争议最大的一位。作为西方教二教主,他身负“圣人”尊位,却因一系列功利至上、毫无底线的操作,被读者戏称为“最不要脸的圣人”。他的行为看似围绕“西方有缘”的教义,实则处处透着投机与掠夺,将圣人的体面与教派的道义抛诸脑后,成为封神世界里“厚黑学”的典型代表。
一、“有缘”为幌:强行度化的“掠夺式扩张”
准提道人最令人诟病的,是将“你与我西方有缘”这句看似温和的话语,变成了强行掠夺人才的“霸王条款”。在封神大战中,这句话不是邀请,而是不容抗拒的“宣判”,暴露了他为壮大西方教不择手段的本质。
- 对孔宣的“降维拿捏”:孔宣身为“世间第一孔雀”,修有“五色神光”,能刷落万物,连杨戬、哪吒等阐教精英都束手无策,更让姜子牙的封神大业陷入停滞。准提道人闻讯赶来,明知孔宣心向截教、不愿归西,却压根不做道义劝说——先是以圣人修为压制孔宣,再用“与西方有缘”的名义,强行将这位顶级战力收为自己的坐骑“孔雀大明王”。这种“打服了再谈缘分”的操作,哪里是圣人度化,分明是强者对弱者的强制掠夺。
- 对截教弟子的“批量收割”:封神之战本是阐、截两教的“封神量劫”,西方教本是局外势力,准提道人却借着“助阐教破阵”的由头,在诛仙阵、万仙阵中大肆“捡漏”。截教弟子不论愿否,只要有几分修为、有利用价值,都被他以“有缘”为由强行度化。比如在万仙阵中,他见截教门人众多,竟直接施展法术,将大量截教弟子卷往西方,美其名曰“归我门来”,实则是把截教的“人才储备”当成了扩充西方教的“免费资源”。这种破坏战场规则、坐收渔利的行为,连阐教圣人都暗自不齿,更遑论普通修士。
二、无底线“洗白”:为扩势力纵容恶行
圣人本应是“惩恶扬善、维护天道”的标杆,但准提道人却为了利益,连穷凶极恶之徒都能公然“洗白”,彻底突破了正邪的底线。
最典型的便是对马元的处置。马元是截教门下的妖道,修行功法极其残忍——他专以人心为食,在战场上杀害无辜士兵,挖出心脏煎炒烹炸,行径令人发指,连阐教弟子都怒斥其“天理难容”。当马元被杨戬设计擒获后,按封神规则本应受天诛、入封神榜,准提道人却突然现身,不仅阻止了对马元的惩处,还当众宣称“马元根行不错,与我西方有缘”,强行将这位食人恶魔带回西方,封了个“马元尊王佛”的头衔。
此事在三界引起轩然大波: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魔头,仅凭“对西方有用”,就摇身一变成了佛界尊者,这无疑是对“善恶有报”天道规则的公然践踏。准提道人此举,彻底暴露了他的核心逻辑——只要能壮大西方教,哪怕是恶贯满盈之辈,也能被他包装成“有缘人”,圣人的道德标尺在他这里,完全成了服务于教派利益的工具。
三、投机钻营:借“助阐”之名行“谋私”之实
准提道人参与封神大战的本质,是一场精准的“投机生意”。他从不主动挑起争端,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雪中送炭”,借帮助阐教之名,行扩充西方势力之实,把“趋利避害”的算盘打得精响。
- 避重就轻的“参战策略”:面对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万仙阵,准提道人从不会单独应战,而是联合元始天尊、老子等阐教圣人共同出手。他清楚圣人之间实力相当,单独对上通天教主未必有胜算,便借着“联手破阵”的名义,既降低了自身风险,又能在破阵后名正言顺地分走“战利品”(即截教弟子)。这种“搭顺风车”的做法,看似符合“合纵抗敌”的逻辑,实则是利用阐教的困境为自己谋利。
- 毫无立场的“利益优先”:准提道人嘴上说着“顺应天道”,实则只认“西方利益”。截教弟子赵公明、三霄娘娘等人虽为阐教对手,但行事光明磊落,从未滥杀无辜,准提道人却对他们的结局毫不在意;反观马元、孔宣之流,或残忍嗜杀,或心有不甘,却因“有利用价值”被他极力拉拢。在他眼中,没有绝对的正邪,只有“对西方教是否有用”,这种彻底的功利主义,与圣人应有的“超然立场”格格不入。
四、根源:西方教的贫瘠与圣人的“双标”
准提道人之所以如此“不顾脸面”,根源在于西方教的先天贫瘠。相较于阐教(背靠元始天尊,弟子遍布三界)、截教(通天教主广收门徒,势力庞大),西方教地处偏远,门徒稀少,若不借着封神量劫的机会“抢人抢资源”,根本无法与其他教派抗衡。
而他敢如此肆无忌惮,还仗着“圣人身份”的庇护——封神世界里,圣人是天道规则的制定者之一,彼此之间相互制衡,没人会为了这些“小事”轻易打破圣人的平衡。准提道人正是摸透了这一点,才敢游走在规则边缘,用“看似合规”的“有缘”说辞,掩盖自己掠夺、投机的本质。
可即便有“振兴教派”的借口,他的行为也终究突破了圣人的底线。其他圣人虽有争斗,却仍守着基本的道义:老子清静无为,极少插手纷争;元始天尊虽偏袒阐教,却从不对恶徒妥协;通天教主虽护短,却也讲究“有教无类”的初心。唯独准提道人,把“圣人”的尊位当成了谋利的工具,把“教义”变成了掠夺的幌子,也难怪会落得“最不要脸的圣人”这一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