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个性化教学!南山区多维知识图谱项目工作部署会召开,高木科技助力五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9-22 21:01  浏览量:1

9月16日,“南山区多维知识图谱赋能个性化教学”项目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部署会顺利召开。南山区教科院、高木科技与深圳市南山区五所试点校齐聚一堂,复盘实践成效,共绘新学期发展蓝图,持续以AI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地。

政策领航,锚定人机共育核心

自项目启动以来,始终紧跟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方向,南山区将多维知识图谱技术作为破解”群体教学与个体需求失衡“的关键抓手,逐步构建起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体系。南山区教科院石义琦副院长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绝非技术的简单加,核心在于践行”人机共育“理念。教育中应借助 AI缩短知识漏洞弥补周期,让教师能够聚焦育人本质。他对各校项目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其既要当好组织者、管理者,更要成为业务的研究者,深入课堂与数据之中,才能真正推动教学变革。

同时,石院强调还需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提分到提能的转变,明确分数是能力的基础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要在提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二是从题海到提效的转变摒弃机械刷题模式,聚焦每道题的实际效能,通过 AI精准筛选题目减少重复练习;三是从统一作业到个性化作业的转变,缩短个性化作业周期,推行周周清、单元清等模式,及时解决学生知识漏洞;四是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打破“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通过预留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自我管理能力。

实践落地,成效数据见证变革

项目启动后,5所试点校迅速响应,依托已构建成熟的多维知识图谱与知识路径矩阵(KPM),率先在数学、物理、化学三学科落地应用,各校累计覆盖多个班级,推动学生完成大量 AI 个性化学习任务,累计完成11万人次AI个性化学习任务,2万人次错题反思,6万人次举一反三。

5所试点校实践成效显著,学生学习状态发生深刻转变,自主规划学习、主动查漏补缺的能力显著提升,学习内驱力与自我效能感持续增强;各校学业质量均实现稳步提升,知识薄弱点弥补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成果转化率大幅增长。暑假期间,五校联合高木科技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活动,通过定制”复习旧知+预习新知“双轨内容、细化每日学习任务节点、实时跟踪学情数据并动态调整推送内容等举措,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众多学生主动坚持假期自主使用平台学习。家长对项目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始终保持高位,纷纷反馈系统为孩子学习提供了精准助力,为项目深化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家校基础。

针对前期实践成果与发展需求,会议明确新学期攻坚规划,聚焦”应用成效向质量课程、科研成果转化"三大方向精准发力:

在常态化实施层面,推行“周周清”专项机制,开展每周1次AI诊断练习,破解“群体教学与个体需求失衡”"新知授课与长尾问题冲突”等痛点;

在课堂生态升级层面,深化“30+10“教学模式与"AI+高阶思维“课堂范式,通过真实任务设计与问题链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能力;

在成果转化层面,系统推进实践经验向教科研成果跃升,依托平台数据支撑教师申课题,实现技术应用与教育科研的双向赋能。

高木科技将持续提供技术支撑与资源更新,与五校共同探索从“备考工具“到”教学基础设施”的深度转型。未来,项目将进一步拓展学科覆盖、完善资源体系,让知识图谱真正成为个性化教学的“智能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