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500元,还被扣掉100”:班主任补贴,为何刺痛千万老师的心

发布时间:2025-09-23 07:09  浏览量:2

“每月500元,还被扣掉100”:班主任补贴,为何刺痛千万老师的心?

原创 余声 师之圈

2025年09月22日 18:04 山东

近日,一则反映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留言出现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上,引起了公众关注。该网友称,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写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班主任会议,管不完的学生“大小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班主任每月补贴500元,经过量化考核后,到手只有400元。”

这位小学教师的留言,揭开了教育系统一个公开的秘密——班主任,这个校园中最重要也最辛苦的岗位,正陷入无人愿做的尴尬境地。

“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二。

如果说湖南嘉禾县的情况还能让人勉强接受,那么吉林镇赉县的标准则令人震惊:媒体报道,在吉林省镇赉县,津贴发放情况为高中初中班主任每人每月12元,小学班主任为每人每月10元。这样的补贴标准,与班主任的付出相比,形成了巨大落差。这笔钱,在当下社会,甚至买不了一杯像样的奶茶。

这微薄的津贴,与班主任付出的巨大心血形成刺眼的对比。

班主任是谁?

他们是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校的人;是除了要上好课,还要填无数表格、应付各种检查、完成大量非教学任务的人;是学生安全、健康、心理、成绩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24小时可咨询的“客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执行者。

有人说:“班主任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还有人说:“班主任是救火队,哪里出事哪里冲”。这些话看似调侃,却真实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繁杂与重压。

班主任的时间去哪了?

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班主任的时间被大量非教学事务占据:各类APP下载、公众号关注、网络投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平台学习、家长会、家访、班会、队会、心理筛查、体质测试、贫困资助、保险购买、活动组织、论文撰写、课题申报...

教学反而成了班主任的“副业”,各种行政事务、检查评比、文书报表才是主旋律。一位班主任苦笑道:“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填表,偶尔教教书。”

班主任的补贴值多少?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假设一位班主任每月实际拿到400元补贴,每天工作10小时(这已是保守估计),每月22个工作日,那么每小时补贴约为1.8元。

1.8元/小时的“回报”,这显然不足以反映班主任的实际劳动价值。这还不包括他们承担的无限责任和心理压力。

为什么班主任不愿当了?

不是因为教师怕苦怕累,而是因为——

价值被低估: 微不足道的津贴背后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不尊重和不认可;
负担过重: 非教学任务挤压了教育教学的本职工作,让人迷失方向;
责任无限: 学生安全、成绩、心理等所有问题最终都归责于班主任;
考核苛刻: 本就微薄的津贴还要被各种量化考核克扣,寒了人心。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如果连班主任这样关键的岗位都无人愿意承担,我们的教育质量如何保障?

必须为班主任减负增酬!

减负: 减少非教学任务,让班主任回归育人本职;精简会议文件表格,杜绝形式主义;明晰责任边界,不让班主任承担无限责任。

增酬: 切实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与其付出相匹配;保障津贴足额发放,取消不合理考核;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

我们的孩子每天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班主任是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善待班主任,就是善待我们的孩子,就是善待国家的未来。

不要让班主任流汗又流泪。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和支持,而不是口头的表扬和微薄的“施舍”。只有当班主任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