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印度军媒集体不报道,唯有这家媒体发出感慨
发布时间:2025-09-23 13:41 浏览量:1
很有趣的现象,印度几个知名军事媒体都未报道中国海军福建舰航母成功弹射三款主力舰载机的新闻,这与他们平时“言必称中国”的习惯大相径庭,包括“印度防务”、“IDRW”、“印度军事新闻”似乎都没“关注到”——显然不可能真的不关注,只是它们选择刻意忽视,毕竟这件事实在打击它们的读者群。
而平时报道相对“国际化”、“中立化”的《欧亚时报》是其中的例外,它第一时间详细报道了此事,并承认这是“中国海军发展的里程碑”。
除了《欧亚时报》以外,任何知名印度军媒都未报道此事
《欧亚时报》表示,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又迈出重要一步,利用其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成功弹射三种不同型号的舰载机,包括中国首型具备航母作战能力的隐形舰载战斗机歼-35。”
文章提到,“除歼-35外,中国首型完全国产化的航母舰载机歼-15T,以及舰载空警-600预警机,也在福建舰上完成了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试验。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达8万吨,是中国三艘航母中首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而在此之前,这项技术仅在美国航母上应用。”
文章特意指出,“歼-35是全球第二款上舰的隐形战斗机”,说明“中国在航母作战能力上再获重大进展”。
文章援引“央视新闻”的说法,提到歼-35在参加9月3日“胜利日”阅兵前,已完成了相关科目测试。福建舰能够用电磁弹射方式成功起飞三型舰载机,意味着中国最大航母距离正式入列又近了一步。
目前,福建舰已完成超过100天的海试,《欧亚时报》感叹道,“这代表着中国航母发展的又一突破,也是中国海军的一个里程碑。”
接着文章介绍了福建舰,表示福建舰是中国继辽宁舰(2012年服役)和山东舰(2019年服役)之后的第三艘航母。与山东舰一样,它也是国产建造,“但福建舰是首艘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的航母。同时,福建舰是全球最大的常规动力作战舰艇,排水量超过8万吨。”
作为中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它装备有三部电磁弹射器,仅次于美国“福特”级航母,是全球第二型装备电磁弹射的航母。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去年开始海试,至今已至少完成九次。
之后,《欧亚时报》援引了一些列国际专家的说法。
PLATracker联合创始人本·刘易斯对《美国海军学会新闻》表示:“虽然这些试验很可能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完成的,但选择在第九次海试期间公布画面,说明福建舰可能很快就要入列。”
据《南华早报》报道,福建舰在完成最后测试后将交付人民海军,预计母港可能设在海南三亚,这是中国两个航母母港之一。
福建舰的大部分海试都集中在测试电磁弹射系统上,因为该系统极为复杂。福建舰采用“弹射起飞、拦阻降落”模式,这意味着它跳过了传统蒸汽弹射阶段,而此前的辽宁舰和山东舰都采用滑跃起飞甲板。
电磁弹射技术可让福建舰起飞更重、载油量与载弹量更大的固定翼飞机。它不仅能加快起飞速度,提高能效,还能减少飞机起飞时对机体结构的冲击。
福建舰体量远超中国此前的航母:辽宁舰排水量约6万吨,山东舰约6.6万吨,而福建舰约8万吨。它也比法国“戴高乐”号(4.2万吨)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6.5万吨)更大,仅略小于美国10万吨级的“福特”级航母。
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估算,福建舰可搭载约60架舰载机,比辽宁舰和山东舰更多。
文章还援引官媒“玉渊潭天”的报道,“玉渊潭天”认为:福建舰服役后,中国海军的打击能力将覆盖第二岛链,在“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刘易斯指出,福建舰将帮助中国提升战略投射能力:“一旦形成战斗力,中国海军将能够在第一岛链和西太平洋,部署第五代隐形舰载机,并由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提供支援。”
文章最后,《欧亚时报》还表示,“中国还在建造核动力航母,这将显著增中国强航母舰队的远洋作战续航力与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