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养老金基准官宣:与社平工资并轨迎新调整

发布时间:2025-09-23 13:46  浏览量:1

9月22日,吉林省人社厅、财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敲定了2025年社保新政的核心——养老金计发基数正式跟城镇单位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并轨。全省(不含长春和农垦企业)统一按7322元/月算退休待遇,这意味着吉林终于告别了2023年9个基数“各算各的”混乱局面,2025年就剩3个计发标准,退休待遇怎么算、能领多少,从此一目了然。

以前吉林的社保基数总让人犯迷糊:缴费按一个标准,退休领钱又按另一个区域基数,跨市就业还得来回核对差异。这次并轨彻底理顺了这事儿——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上限21966元,正好是计发基数7322元的3倍;下限4393.2元,也跟计发基数保持固定比例。“相当于缴费和领钱用同一把尺子量,再也不用扒着政策算糊涂账了。”长春某机械厂退休的李师傅说,他的基础养老金直接跟全省社平工资挂钩,每月能多领的钱一眼就能算明白。

具体的基数标准分得很清晰:全省统一基数7322元/月,比去年涨了2%;长春作为省会单独列了标准,7978.25元/月,涨幅1.6%,既体现省会优势,又没拉大跟其他地区的差距;最让人关注的农垦企业,基数从2076.5元涨到2223.42元,涨幅足足7.08%,是这次调整的“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江源区今年取消了单独基数,跟着全省标准走,当地退休人员每月少说多领几十块。省人社厅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大统筹、小差异”的思路,既保证制度统一,又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

政策落地最实在的好处,是2025年1-9月刚退休的人能领到一笔补发款。因为上半年退休时新基数还没公布,社保部门都是按2024年的老基数预发待遇,现在新基数定了,得重新核算,差额从退休当月开始补。

补发金额算起来不复杂,主要看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举个例子:长春一位2月退休的女士,预发待遇里基础养老金2860元、过渡性养老金1280元,按1.6%的涨幅算,每月能补(2860+1280)×1.6%≈66.24元,从2月到9月一共补8个月,就是529.92元。灵活就业人员更简单,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直接用基础养老金乘以涨幅就行。

不过不同地区补发金额不一样:全省统一基数的地区,退休人员平均每月补85元左右;长春因为涨幅稍低,平均补68元;农垦企业退休人员最划算,基数涨幅高,平均每月能补120多元。社保部门说了,10月中下旬这笔钱会陆续到账,退休人员打开“吉林社保”APP,在“待遇明细”里就能查到具体金额。

这次调整看着是省内的事儿,其实是吉林跟上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的关键一步。这几年吉林一直在缩减计发基数数量,2023年还有9个,2024年减到4个,2025年只剩3个,每一步都是在向全国统一标准靠拢。有了统一的核算基准,以后跨省换工作,社保关系转移、待遇衔接就不用来回折腾了,比如从吉林去山东打工,缴费年限和基数都能顺畅累计。

全国统筹的好处已经显现了。今年上半年,中央调剂金及时拨到吉林,就算部分老龄化严重的市县基金压力大,养老金也没耽误发放。等到年底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建成,吉林参保人查缴费记录、办异地退休,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搞定,不用再跑社保大厅开证明。对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的吉林来说,这种“全国一盘棋”的机制,就是养老金按时发放的“定心丸”。

新政对不同参保群体的影响分得很清,有人减负,有人增收。

灵活就业人员压力小了不少。今年缴费基数涨幅只有2%,是近年最低的。按最低档次算,年缴费从10543.2元涨到10749.6元,全年只多交206.4元,每月多掏17块多。吉林市做自媒体的张女士说:“这点涨幅能接受,毕竟以后退休领的钱也跟着涨了,划算。”

企业职工得留意自己的缴费档次:收入低于4393.2元的按下限缴,眼前到手工资能多一点,但退休后待遇会受影响;收入高于21966元的,超出部分不算缴费基数,相当于少缴了保费,对高收入群体是好事。

农垦企业职工是最大受益者。7.08%的基数涨幅,让他们的养老金实实在在涨了一截。这几年吉林一直在完善农村养老保障,这次给农垦群体倾斜,也是为了缩小城乡养老待遇差距。

特殊群体有照顾:高龄、边远地区多拿钱

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吉林还给特殊群体留了“额外福利”。高龄退休人员能领补贴:80岁及以上的每月多给30元,75-79岁的多20元,70-74岁的多10元。这笔钱跟养老金调整同步发,而且不影响原本的高龄津贴——80岁以上老人本来每月就有至少50元高龄津贴,低保老人能领100元,两项能叠加拿。

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每月还能多领3元,钱不多,但也是对他们长期在艰苦环境工作的认可。还有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如果调整后待遇没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社保部门会“兜底”补足,保证不会因为政策调整吃亏。

在职职工要盯紧工资条,看看社保缴费是不是按新基数算的。别信单位说的“自愿放弃社保给补贴”,这种协议法律不认,真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吃亏。

灵活就业人员选缴费基数要量力而行,收入不稳定的先选低档次保住年限,等收入高了再调高,千万别断缴——养老保险得累计缴满15年,断了补起来麻烦。

退休人员要是对补发金额有疑问,先看退休待遇计算表,上面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数额是核算关键。实在搞不懂就打12333热线,或者带身份证去社区社保服务站查,工作人员会帮忙算清楚。

这次养老金计发基数并轨,看着是数字变了,实则是吉林养老保险制度的一次“大扫除”——扫掉了混乱的标准,理清了核算的逻辑。对吉林参保人来说,养老金的“钱袋子”不仅更稳了,怎么算、怎么领也更透明了。毕竟民生保障,就该这样明明白白、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