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罪,如何质证更有效果?
发布时间:2025-09-23 21:48 浏览量:2
文:邹玉杰律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在刑事辩护实务中,强迫交易罪的庭审质证是决定案件走向的关键环节。
质证的核心在于通过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进行审查,瓦解控方的证明体系。
本文将系统梳理该罪质证的核心要点与策略。
强迫交易罪的成立需同时具备四个要件,质证活动须围绕这些要件是否存在漏洞展开:
1.客体要件:
是否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与他人人身财产权利?需质疑所谓“强迫”行为是否真正破坏了公平交易环境。
3.客观要件:
是否存在“暴力、威胁”手段及“情节严重”的后果?这是质证的核心战场。
3.主体要件:
被告人身份、责任能力是否认定准确?
4@主观要件:
是否具备直接故意?需审查是否存在“明知故为”的证据。
(一)被害人陈述:重点审查真实性与可信度
被害人陈述虽关键,但常带有主观情绪与夸大倾向:
1.真实性比对:
仔细对比其在派出所初次笔录、补充笔录与庭审陈述的前后一致性,寻找叙述中矛盾、夸张或不合常理之处。
2.背景调查:
深入挖掘交易背景。双方是否存在经济纠纷、历史恩怨或被害人先行违约?
这些因素可能削弱“强迫”的纯粹性。
3.意志违背程度:
交易完成后被害人是否仍部分履行合同?这关系到“强迫”与“交易”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二)证人证言:聚焦证明力与可信性
周边商户、顾客等证人的证言需谨慎看待:
1.利害关系审查:
证人与双方是否存在亲友、雇佣或敌对关系?这直接影响其证言倾向。
2.感知条件质疑:
证人所在位置、光线、噪音等环境因素是否足以让其清晰感知事件全貌?其证言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
3.相互印证情况:
多位证人证言之间、证言与被害人陈述、物证之间是否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矛盾?
(三)被告人供述:严守合法性底线
被告人口供是高风险证据,需重点审查取证合法性:
1.非法取证排除:
强烈关注讯问时间、地点是否异常。笔录内容是否与被告人文化水平显著不符?
如有疑点,应果断申请非法证据排除。
2.同步录音录像:
对可能判处重刑的案件,核对是否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如控方无法提供或录像存在中断,应质疑笔录真实性。
3.供述稳定性:
审视被告人从认罪到翻供或从不认罪到认罪的变化过程,探究其心态转变的合理原因。
(四)物证、书证:强调关联性构建
物证书证是静态证据,需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强迫”:
1.交易凭证(合同、转账记录):
这些仅能证明“交易”存在,需质疑其与“强迫”行为的直接关联性。价格是否公允?若市价合理,则对认定“强迫”不利。
2.医疗记录:
伤情鉴定报告与描述的暴力手段是否吻合?轻伤与轻微伤的性质认定直接影响“情节严重”的成立。
3.监控录像:
要求播放完整录像,审视事发前后全过程,观察肢体冲突程度、言语交流内容,核查是否存在剪辑或断章取义。
(五)电子数据:验证真实性与完整性
短信、微信等威胁证据是关键,但需严格审查:
1.身份确认:
涉案账号是否确为被告人本人持有并使用?需核对IP地址、设备信息等身份标识。
2.内容解读:
语言是明确威胁,还是商业磋商中的情绪化表达?需结合完整上下文进行理解。
3.提取合法性:
是否由侦查人员依法定程序提取并制作《电子数据提取固定笔录》?程序瑕疵可能影响证据效力。
1.猛击“情节严重”要件:
通过质证医疗费票据的真实性,攻击所谓“较大损失”的计算依据是否充分,否定或降低其严重程度。
2.区分罪与非罪界限:
将犯罪行为与一般商业纠纷”、“民事欺诈”甚至“软暴力讨债” 区分开来,质疑“暴力、威胁”程度是否达到刑事犯罪标准。
3.瓦解证据链条:
不孤立质疑单一证据,而是着力寻找不同证据之间的矛盾与断裂,如证人证言与监控录像的矛盾,从而瓦解控方的逻辑体系。
4.准备与灵活并存:
庭前详细阅卷,制定质证提纲,但庭审中需灵活机动,抓住对方证据的最新薄弱点发起有效攻击。
强迫交易罪的质证,是一场围绕证据三性展开的攻防战。
辩护人需秉持怀疑精神,像侦探一样审视每份证据,通过精准打击瓦解控方证明体系,为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保障司法公正构筑坚实防线。
唯有将质证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才能在复杂的庭审环境中把握主动权。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药都刑辩·十三邀
#亳州市最厉害的刑事律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