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冬,我们姐弟去大舅家借6斤大米,回家母亲打开布袋哭成泪人
发布时间:2025-07-19 18:03 浏览量:1
本文纯属虚构
「小霞,带着小军去你大舅家,就说家里断粮了。」
母亲李秀英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娘,大舅会给咱们吗?」十三岁的小霞紧抱着饿得皮包骨头的弟弟。
「试试吧,不试哪能知道。」
那是1976年的冬天,雪花纷飞如刀。
谁也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当小霞和小军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母亲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布袋子,慢慢打开一看,瞬间哭得撕心裂肺……
布袋里到底装着什么?为什么六斤粮食会让坚强的母亲崩溃大哭?而当她发现藏在米袋深处的那个秘密时,全家人都被震惊了!
011976年的那个冬天,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我们家破旧的土坯房。屋里冷得像冰窖,墙角结了厚厚的霜花。
母亲李秀英坐在空荡荡的粮缸旁,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她用颤抖的手一遍遍地刮着缸底,试图找到哪怕一粒米渣子。可是缸底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娘,我饿……」八岁的弟弟小军蜷缩在破棉被里,小脸蜡黄蜡黄的,眼睛大得吓人。
这已经是我们家断粮的第三天了。
母亲听到弟弟的话,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赶紧背过身去,不想让我们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可是她的肩膀在颤抖,整个人看起来摇摇欲坠。
「再等等,娘想想办法。」母亲的声音哽咽得厉害。
我看着母亲瘦削的背影,心里酸得不行。这几天为了让我和弟弟能吃上一口热汤,母亲几乎什么都没吃。她总是说自己不饿,把仅有的一点粥汤都让给我们。
「秀英,孩子们怎么样?」里屋传来父亲虚弱的声音。
父亲陈志国在煤矿出了事故,右胳膊被机器夹断了,现在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医生说至少要养三个月,可是家里哪有钱买药?只能用破布简单包扎一下。
「还行,你别担心。」母亲擦干眼泪,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
可我知道,母亲的心里比谁都着急。
前两天,母亲已经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那只下蛋的老母鸡,卖了八毛钱;外公留下的那个茶壶,卖了五毛钱;就连母亲唯一的银手镯,也当了一块二毛钱。
可这点钱根本不够用。买药花了八毛,买粮食花了一块,现在家里只剩下两毛钱了。
「娘,要不我去街上要饭吧?」我小声说道。
「不行!」母亲立刻转过身来,眼神坚决,「咱们家再困难,也不能去要饭。那样会被人瞧不起一辈子的。」
我知道母亲是个要强的人。结婚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向任何人低过头,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家里真的是一粒米都没有了。
「秀英,不行就去找你大哥吧。」父亲在里屋说道,声音里带着无奈和痛苦。
大哥?就是母亲的大哥——我的大舅李大强。
母亲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她在原地站了很久,眼神里有挣扎,有痛苦,也有说不出的委屈。
三年前外公去世的时候,母亲和大舅因为分家产的事闹得很不愉快。大舅觉得母亲多分了外公留下的两间好房子,母亲却认为自己出嫁后还要照顾外公多年,理应多得一些。
那次争吵很激烈,大舅红着眼睛指着母亲说:「李秀英,你一个出嫁的女儿,还想分这么多家产?爹偏心你我忍了,可你也不能太过分!」
母亲也不甘示弱:「李大强,你别忘了这些年是谁在照顾爹!你在县城上班,一年回来几次?现在倒来争家产了?」
从那以后,姐弟俩就断了往来。逢年过节都不走动,见面也不说话。
可是现在,除了大舅,还有谁能帮我们呢?
母亲在屋里踱来踱去,眉头紧锁。她时而看看躺在床上的丈夫,时而看看饿得直哭的小军,眼神里满是煎熬。
「娘,要不我们去试试吧?」我小心翼翼地说道。
母亲停下脚步,看着我。她的眼神里有太多的情绪,有屈辱,有不甘,也有母爱的无奈。
最终,母亲重重地叹了口气:「小霞,带着小军去你大舅家。」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母亲的声音在颤抖。我知道,这对她来说是多么艰难的决定。
「就说……」母亲停顿了一下,声音更加沙哑,「就说家里断粮了,想借四斤米。」
四斤米,在那个年代,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可是对我们来说,这四斤米就是救命稻草。
母亲从破棉袄兜里掏出仅有的两毛钱,她的手在颤抖:「路上给小军买个烧饼,别饿着了。」
这两毛钱是母亲给人缝补衣服攒下的血汗钱。她的手指上扎满了针眼,有些地方还在流血。
我接过这两毛钱,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钱,更是母亲的希望,是全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记住,」母亲拉着我的手,认真地说道,「到了你大舅家,要有礼貌。不管他们说什么,都不要顶嘴。」
我点点头,心里却五味杂陈。
「还有,」母亲又补充道,「如果你大舅不在家,就直接回来。千万不要和你大舅妈多说话。」
我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大舅妈王翠花是出了名的刻薄,嘴巴毒得很。上次在街上遇到她,她指着我们说:「看那两个孩子,长得一副讨债相。」
可是现在,我们确实要去「讨债」了。
母亲找出一个洗得发白的布袋子,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破洞才递给我。
「拿着这个袋子,」母亲说道,「借到粮食就装在里面。」
我接过布袋子,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能借到粮食,忐忑的是不知道大舅会怎么对我们。
「姐,我不想去。」小军紧紧抱着我,「大舅妈会骂我们的。」
「没事,姐姐保护你。」我轻抚着弟弟的头发,「咱们去借点粮食,回来就能吃饱饭了。」
可是我心里也没底。三年了,大舅会原谅母亲吗?他会帮助我们吗?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舅不帮我们,我们还能去哪里?
母亲看着我们姐弟,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愧疚。她蹲下身子,轻轻抱了抱我们。
「乖孩子们,」母亲的声音颤抖着,「都是娘没本事,让你们跟着受苦了。」
「娘,不是您的错。」我安慰道。
可是我知道,母亲心里的痛苦比我们任何人都深。
天空开始飘雪花了,越下越大。透过破旧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这样的天气出门,对我们这样瘦弱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可是我们别无选择。
母亲最后看了我们一眼,眼神里满是不舍和担忧。她想说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万一大舅不肯帮忙怎么办?万一我们在路上出事怎么办?
可是不去试试,我们全家人都要饿死了。
就在我们准备出门的时候,邻居李大婶敲响了我们家的门。
她探头进来,看到我们的样子,叹了口气:「秀英,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没事,让孩子们出去走走。」母亲勉强笑了笑。
李大婶是个好心人,可是她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前几天她还来我们家借过盐呢。
「秀英,要不我家还有点粗粮……」李大婶试探着说道。
「不用,不用。」母亲赶紧摆手,「我们家还有。」
母亲宁可带着我们去求大舅,也不愿意接受邻居的接济。她觉得那样会让全村人都知道我们家的窘境。
李大婶看出了母亲的固执,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叮嘱道:「那你们路上小心点,这雪越下越大了。」
等李大婶走后,母亲再次检查了我们的衣服,确保我们穿得够暖才放心。
「记住,」母亲最后嘱咐道,「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平平安安回来。」
我用力点点头,拉着小军的手准备出门。
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大舅给我们的东西,会让我们全家人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舅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布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母亲看到后会哭得那么伤心?
02
雪下得越来越大,鹅毛般的雪花打在脸上生疼。我拉着小军的手,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前行。
从我们村到县城大舅家,有十五里山路。平时走要三个小时,雪天更是步履维艰。小军才八岁,个子又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
「姐,我走不动了。」小军的嘴唇都冻紫了,小手冻得像胡萝卜一样。
我看着弟弟瘦弱的身子,心疼得要命。他穿着一双打满补丁的棉鞋,鞋底都磨穿了,雪水渗进去,脚指头肯定冻得没知觉了。
「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有烧饼摊了。」我安慰道。
其实我也累得不行,腿肚子都在打颤。可是为了给弟弟鼓劲,我只能装作很轻松的样子。
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路边的烧饼摊。摊主是个胖胖的中年人,正在炉子前忙活着。香喷喷的烧饼味飘过来,让我们饥饿的肚子咕咕直叫。
「大爷,烧饼多少钱一个?」我怯生生地问道。
摊主抬头看了看我们,眼神里闪过一丝同情:「一毛钱一个,孩子。」
一毛钱一个,我们只有两毛钱,买两个就没钱了。可是看着小军饿得直打颤的样子,我还是咬咬牙:「给我们来两个。」
摊主特意挑了两个最大的烧饼,还在炉子上多烤了一会儿:「趁热吃,暖暖身子。」
我付了钱,把一个烧饼递给小军。他接过烧饼,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吸气,可还是舍不得吐出来。
「姐,你也吃啊。」小军把自己的烧饼掰了一半给我,「我们一起吃。」
看着弟弟懂事的样子,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心疼姐姐了。
我们坐在烧饼摊旁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烧饼很香,里面还有芝麻,这是我们这几天吃过的最好的东西了。
「孩子们,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摊主关心地问道。
「去县城。」我简单回答,不想多说。
「这么大的雪天,去县城干什么?」摊主继续问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我们是去借粮食的吧?那样太丢人了。
「看亲戚。」我撒了个谎。
摊主点点头,没有再问。可是他看我们的眼神里满是担忧:「路上小心点,这雪越下越大了。」
吃完烧饼,我们继续赶路。肚子里有了点东西,走路也有力气了一些。可是雪越下越大,路越来越难走。
「姐,你说大舅会帮咱们吗?」小军边走边问。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三年了,大舅和母亲都没有说过话,他还会认我们这两个外甥外甥女吗?
「应该会吧,」我不确定地说道,「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可是我心里也没底。上次在街上遇到大舅,他看到我们,立刻就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的样子。
「要是大舅不帮咱们怎么办?」小军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我想过无数次,可是到现在也没有答案。如果大舅不帮我们,我们还能去哪里?
「不会的,」我安慰弟弟,也是安慰自己,「大舅是个好人,他不会见死不救的。」
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县城的轮廓。可是这时候,小军已经累得走不动了。
「姐,我真的走不动了。」小军一屁股坐在雪地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我看着弟弟的样子,心疼得不行。他的小脸冻得通红,嘴唇发紫,整个人都在发抖。
「来,姐背你。」我蹲下身子。
「不行,姐,你也累了。」小军摇摇头。
「没事,姐不累。」我强装着笑容。
其实我也累得不行,可是看着弟弟的样子,我怎么能说累呢?
我背起小军,继续往前走。他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可是背在身上还是很沉。没走几步,我就开始喘粗气。
「姐,你放我下来吧,我自己走。」小军在我背上说道。
「不用,马上就到了。」我咬着牙坚持。
又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县城。可是我已经累得快虚脱了,浑身都在冒汗。
大舅家住在县城最好的区域,是一栋两层的砖瓦房。院子里还种着几棵果树,即使在冬天也能看出这家人的富裕。
跟我们家的土坯房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我站在大舅家门口,心里忐忑不安。三年了,我们第一次来这里。不知道大舅看到我们会是什么反应。
「姐,我们真的要进去吗?」小军也有些害怕。
「要进去,」我深吸一口气,「咱们是来借粮食的,不是来要饭的。」
我整理了一下衣服,确保看起来尽量体面一些,然后敲响了院门。
「咚咚咚。」
敲门声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特别响亮。
「谁呀?」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大舅妈,是我,小霞。」我小心翼翼地回答。
院子里安静了一会儿,然后传来脚步声。脚步声很慢,还夹杂着一些抱怨的嘟囔声,虽然听不清楚,但语气很不友善。
门开了,大舅妈王翠花出现在门口。她四十多岁,比母亲胖一些,穿着一件崭新的蓝色棉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还涂着雪花膏。
看到我们姐弟,她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怎么是你们?」大舅妈的声音很冷,上下打量着我们,眼神里满是嫌弃,「这大雪天的,你们来干什么?」
「大舅妈好。」我礼貌地打招呼,小军也跟着问好。
可是大舅妈没有回应我们的问候,反而更加不耐烦了:「你们娘怎么不自己来?让两个孩子大冬天的跑这么远?」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母亲拉不下脸来吧?
「又是来打秋风的吧?」大舅妈的话更加刺耳,「你们家是怎么回事?三天两头的就有困难?」
我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
「大舅妈,我们家没粮食了。」小军怯生生地说道,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没粮食?」大舅妈冷笑一声,声音提高了八度,「那是你们不会过日子!当初分家的时候,你们娘可是什么都要,一点都不客气。现在好了,要来了也不会过,又来找我们了?」
这话说得我们很难堪。确实,分家的时候母亲和大舅闹得很不愉快,可是那都是大人之间的恩怨,为什么要牵扯到我们孩子身上?
「还愣着干什么?进来吧!」大舅妈最终还是让开了门,「站在门口让邻居看见,还以为我们家不待见亲戚呢!」
虽然让我们进门了,可是大舅妈的话里明显带着不情愿。
我们跟着大舅妈走进院子,院子收拾得很干净,地上铺着青石板,比我们家的土院子强太多了。
屋子里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地上铺着地毯,墙上贴着崭新的年画,炉子烧得旺旺的,整个屋子暖和如春。桌上还放着一盘花生米和几块点心,这些在我们家都是奢侈品。
「坐吧。」大舅妈指了指一个小板凳,语气还是很冷淡。
我们坐下后,大舅妈也没有给我们倒水,就这么冷冷地看着我们。
「说吧,又来要什么?」大舅妈直截了当地问道。
「大舅妈,我们想借点粮食。」我鼓起勇气说道。
「借粮食?」大舅妈的声音又提高了,「你们家还过我们什么吗?借了东西什么时候还过?」
这话说得我无言以对。确实,我们家从来没有借过大舅家什么东西,自然也谈不上归还。
「我爹胳膊断了,不能干活。」我解释道。
「胳膊断了不会去医院?」大舅妈毫不客气,「还是说,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这话直戳我们的痛处。确实,父亲受伤后因为没钱,根本没去过医院,只是在家里简单包扎了一下。
「翠花,你别这么说孩子们。」正说着,里屋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是大舅的声音!我的心里涌起一丝希望。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既感到温暖,又感到震惊……
03
大舅李大强从里屋走出来,他比母亲高一些,穿着一件黑色的中山装,看起来很有精神。可是当他看到我们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惊讶,有心疼,也有一丝尴尬。
「小霞?小军?」大舅走到我们面前,仔细打量着我们,「你们怎么来了?」
「老李,他们说是来借粮食的。」大舅妈抢着说道,语气里满是不满,「这大雪天的,也不知道他们娘怎么想的,让两个孩子跑这么远。」
大舅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蹲下身子,轻轻摸了摸小军的头:「瘦了这么多……」
我看到大舅眼里闪过一丝心疼,心里涌起一丝希望。也许大舅还是关心我们的。
「大舅,我爹胳膊受伤了,干不了活。家里已经断粮三天了。」我鼓起勇气说道。
「断粮三天?」大舅的脸色变了,「那你们这几天吃什么?」
「喝米汤。」小军小声说道,「可是现在米汤也没有了。」
大舅听到这话,眉头紧锁。他看了看我们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又看了看妻子,似乎在考虑什么。
「老李,你可别心软。」大舅妈看出了丈夫的想法,立刻说道,「当初分家的时候,他们可是一点情面都不讲。现在有困难了,就想起我们是亲戚了?」
「翠花,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大舅的语气有些无奈。
「过去的事?」大舅妈的声音提高了,「你忘了你的妹妹是怎么说你的吗?她说你就是个小气鬼,只知道算计!」
我听到这话,脸红得要命。母亲确实说过这样的话,是在气头上说的,可是没想到传到了大舅这里。
「大舅妈,那都是误会……」我想要解释。
「误会?」大舅妈冷笑道,「什么误会?你们娘从来没有解释过,现在来一句误会就完了?」
正说着,从里屋又走出来一个十六岁的男孩,这是我的表哥志刚。他看到我们,脸上立刻露出不屑的表情。
「哟,这不是我的好表妹表弟吗?」志刚的语气满是嘲讽,「怎么,又来我们家『做客』了?」
「志刚,不要胡说。」大舅呵斥道。
「我胡说?」志刚毫不客气,「爹,您忘了吗?当初姑姑分走了外公留下的最好的两间房子,还分走了那些值钱的东西。现在没钱了,就来找我们了?」
志刚说的没错。母亲确实分到了外公留下的好房子和一些值钱的东西,可是那些房子现在也塌了一间,东西也都卖光了。
「我们不是来要东西的,」我解释道,「我们是来借粮食的,以后会还的。」
「还?」志刚大笑起来,「拿什么还?你们家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吗?」
这话说得我无地自容。确实,我们家现在除了一张破床和几件破衣服,什么都没有了。
「志刚,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大舅有些生气了。
「爹,我说错了吗?」志刚撇撇嘴,「您看看他们的样子,像是能还得起债的人吗?」
大舅妈在一旁附和:「就是,志刚说得对。咱们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白白给他们?」
我听着这些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是我不能哭,不能在他们面前丢脸。
「大舅,如果您不方便,我们就先回去了。」我站起身来,准备带着小军离开。
「等等。」大舅叫住了我们。
他在原地踱了几步,眉头紧锁,似乎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翠花,去把那袋……」大舅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妻子和儿子的脸色,「去把储藏室里的那袋好米拿出来。」
「老李!」大舅妈惊叫道,「那可是咱们过年准备的!」
「我知道。」大舅打断了妻子的话,「可是他们毕竟是孩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大舅妈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可是看到丈夫坚决的表情,最终还是妥协了。
「你会后悔的。」大舅妈丢下这句话,气冲冲地走进了里屋。
志刚看到母亲的反应,也很不高兴:「爹,您这是惯着他们。今天给了,明天他们还会来的。」
「那也没办法。」大舅的语气很坚决,「我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外甥外甥女饿死。」
过了一会儿,大舅妈拿着一个厚实的布袋子走出来。这个布袋子比我们带来的大很多,而且看起来很沉。
「拿去吧。」大舅妈把布袋子重重地放在桌上,「里面有六斤好米,够你们吃一阵子了。记住,就这一次,以后不要再来了。」
我赶紧走过去,双手接过布袋子。布袋子确实很沉,里面装得满满的。
「谢谢大舅!谢谢大舅妈!」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谢谢大舅!」小军也高兴地道谢。
可是大舅突然又转身走进了里屋,我听到里面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大舅又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
「这里还有五块钱,」大舅把布包递给我,「拿回去给你们爹买点药,好好养伤。」
五块钱!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足够买一个月的粮食了!
「大舅,这太多了……」我不敢接。
「拿着!」大舅的语气很坚决,「告诉你娘,让她别跟我见外。毕竟是一家人,有困难就要互相帮助。」
大舅妈看到丈夫连钱都拿出来了,脸色更加难看:「老李,你这是……」
「翠花,」大舅的语气很认真,「他们是我妹妹的孩子,也就是我们的孩子。你忍心看着他们受苦吗?」
大舅妈听了,虽然还是不情愿,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我接过钱包,感觉手都在颤抖。这些钱和米,对我们家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的恩情。
「大舅,这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哽咽着说道。
「别说这些,」大舅摆摆手,「快回去吧,别让你们娘担心了。」
我们告别了大舅一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走。雪还在下,但我们的心情却格外温暖。
有了这六斤米和五块钱,我们至少可以撑过这个冬天了。
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当我们回到家,母亲打开这个布袋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为什么母亲看到米会哭得那么伤心?这里面到底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04
走出大舅家的院子,我和小军都激动得不得了。不仅借到了六斤好米,还有五块钱!这简直超出了我们最大胆的想象。
「姐,我们真的成功了!」小军兴奋地说道,「娘看到这些一定会很高兴的。」
我点点头,一手抱着沉甸甸的米袋子,一手紧紧攥着那个小钱包。这些东西对我们家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情。
「小军,你说娘看到这些会怎么样?」我边走边问。
「肯定会哭,」小军认真地说道,「不过是高兴得哭。」
我也这么想。母亲这几天愁得吃不下睡不着,看到这些粮食和钱,她一定会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雪还在下,但比来的时候小了一些。我们走得很快,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姐,你说大舅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小军好奇地问道。
我想了想,「因为血浓于水吧。虽然大舅和娘闹过矛盾,但毕竟是亲兄妹,他不会真的不管我们的。」
「那大舅妈为什么那么不高兴?」小军继续问道。
「可能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也很珍贵吧。」我解释道,「大舅妈说了,这是他们过年准备的好米。」
确实,从大舅妈的反应可以看出,这六斤米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还有那五块钱,大舅肯定是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了。
「那我们更要感谢大舅了。」小军懂事地说道,「等爹的伤好了,我们一定要报答大舅。」
我也这么想。这次的恩情太大了,我们一辈子都要记着。
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经过了来时买烧饼的那个摊子。摊主还在那里,看到我们,主动打招呼:
「孩子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我们要赶在天黑前到家。」我礼貌地回答。
「你们这是……」摊主看到我抱着的布袋子,好奇地问道。
「我们借到了一些粮食。」我简单说道,不想多说具体数量。
「那就好,那就好。」摊主点点头,「这大雪天的,有粮食就不用担心了。你们快回家吧,别让家里人担心。」
我们跟摊主告别,继续赶路。有了米和钱,我们走路都有劲了。
「姐,你说爹看到这些会怎么样?」小军问道。
「肯定会很感动,」我想象着父亲的表情,「可能还会哭呢。」
「为什么会哭?」小军不理解。
「因为……」我想了想该怎么解释,「因为这说明大舅还是关心我们的,他们兄妹之间的误会可能就解开了。」
确实,这次大舅肯帮助我们,说明他心里还是有亲情的。也许这次事情过后,母亲和大舅能够重新和好。
「那就太好了!」小军高兴地说道,「以后我们又有舅舅了。」
我也很高兴。这些年没有舅舅走动,逢年过节家里冷冷清清的。如果能和大舅家重新和好,那就太好了。
天色越来越暗,雪也渐渐停了。我们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到家。
「姐,你再摸摸这个米袋子,」小军说道,「感觉比平时的米袋子重好多。」
我也有这种感觉。这个袋子不仅装得满,而且米的质量很好,比我们平时吃的粗粮要重很多。
「大舅给了我们好米。」我说道,「还给了钱,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嗯,」小军点点头,「大舅真是个好人。」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心情格外轻松。这是这么多天来,我们第一次感到这么开心。
天完全黑了下来,远远的,我们看到了家里的灯光。
「到家了!」小军兴奋地喊道。
我也很激动,紧紧抱着米袋子和钱包,快步走向家门。
很快,我们就能看到母亲高兴的样子了。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当母亲打开这个布袋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为什么看到这些好米,母亲反而会哭得更厉害?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秘密?
05
母亲正坐在门口张望,雪花落在她瘦削的肩膀上,让她看起来更加单薄。看到我们回来,她赶紧迎上来,眼圈都红了。
「小霞!小军!」母亲的声音颤抖着,「你们可算回来了,娘都担心死了。」
「娘,我们没事。」我安慰道,「而且,我们不只是借到粮食了,还有更大的惊喜!」
母亲听到这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她看到我怀里的布袋子,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真的?大强真的给了?」母亲不敢置信地问道。
「真的,大舅不仅给了我们六斤好米,」我兴奋地说道,「还给了我们这个!」
我把那个小钱包拿出来,母亲看到后更加震惊了。
「这是……」母亲声音都变了。
「五块钱!」小军抢着说道,「大舅说让爹买药,好好养伤!」
母亲听到这话,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抖着双手接过米袋子和钱包,整个人都在发抖。
「太好了,太好了……」母亲反复说着,「你们受苦了,在外面冻坏了吧?快进屋暖暖身子。」
我们跟着母亲进了屋。父亲听到声音,也从床上撑起身子。
「秀英,孩子们回来了?」父亲的声音很虚弱,但能听出来很激动。
「回来了,志国,」母亲擦着眼泪说道,「大强不仅给了孩子们六斤好米,还给了五块钱!」
父亲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哽咽着说道:「大强……大强他这是……」
「爹,大舅说让您好好养伤,有困难就去找他。还说让娘别跟他见外,毕竟是一家人。」我把大舅的话一字不差地转达给父母。
父亲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我们……我们怎么对得起他啊……」
母亲抱着米袋子和钱包,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小心翼翼地把钱包放在桌上,然后准备查看米的质量。
「咱们看看大强给了什么好米。」母亲满怀期待地说道。
我和小军也围了上来,想看看大舅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好米。
母亲慢慢解开布袋子的绳结,当她打开袋口往里面看的时候,整个人突然愣住了。
她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这是……」母亲的声音颤抖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我们赶紧凑近去看,只见袋子里装的并不是普通的大米,而是一粒粒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糯米!
「糯米?!」我和小军都惊讶地叫了出来。
在那个年代,糯米可是稀罕物,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买。大舅居然给了我们这么多糯米!
「大舅他……他怎么知道我们想吃糯米?」我疑惑地说道。
母亲没有回答,只是呆呆地看着袋子里的糯米,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娘,您怎么了?」我赶紧问道。
母亲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什么决定。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糯米……这糯米是你们外婆生前最爱吃的。」母亲的声音低沉而哽咽。
「外婆生前最爱吃糯米?」我和小军都愣住了。
「是的,」母亲点点头,「你外婆在世的时候,每年过年都会用糯米做年糕。她说,吃了年糕,新的一年就会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我想起外婆在世时,每年过年都会给我们做年糕吃。那软糯香甜的年糕,是我们最期待的年味。
「可是……可是外婆已经去世这么多年了,大舅为什么还会给我们糯米?」小军不解地问道。
母亲看着我们,眼神复杂。
「因为……因为你们大舅他一直记得你外婆的喜好。」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知道我们家里困难,所以给了我们最好的糯米,希望我们能过个好年。」
听到这话,我和小军都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原来,大舅一直记得外婆的喜好,也一直记挂着我们这个家。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表达着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娘,大舅他……他真好。」我哽咽着说道。
母亲点点头,眼泪又流了下来。
「是啊,大舅他真好。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我暗暗下定决心。
那个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那些珍贵的糯米,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温暖。
虽然外面依旧下着大雪,但我们的心里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