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合群越通透?真正活明白的人都在“独处”
发布时间:2025-09-25 06:42 浏览量:2
说实话,以前我特怕别人说我“不合群”。
公司聚餐哪怕不想去,也硬着头皮参加;
朋友组局就算累得要命,也得撑到散场。
就怕被贴上“孤僻”“不好相处”的标签,总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
直到我表哥出事后,我才彻底醒过来。
他以前是出了名的社交达人,结果父亲住院借钱时,那些酒肉朋友没一个靠谱的。
你知道的,热闹堆里的人,大多是过客。
我发现好多人跟以前的我一样,把“扎堆”当社交。
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低质量的扎堆,就是吃完喝完只剩累,除了手机里几张照片,啥收获没有。
就像我同事小王,天天饭局不断,私下却说“身边全是人,心里特孤独”。
高质量的社交不一样,是三五好友坐一起说心里话,能互相帮衬、给你启发。
咱要的是后者,不是硬凑的热闹。
表哥后来就想通了,推掉所有没必要的局,在家学烹饪、研究投资,去年开了小餐馆,日子过得特踏实。
我也跟着学,以前周末总出去凑局,现在改成看书、写文章。
说实话,独处时才真能听见自己的声音,知道想要啥。
村上春树不也这样嘛,每天早起写作、跑步,看似单调,却写出了那么多好作品。
咱普通人也一样,独处是在攒力气。
其实好多人怕独处,是被从小的观念绑住了,觉得“一个人就是没人喜欢”。
我认识个退休老教师,老伴走了,子女在国外,却把日子过得特精彩。
养花、练字、做志愿,她说“独处才是真自由”。
这话点醒了我,独处不是孤独,是跟自己对话的机会。
你试试,哪怕每天留半小时一个人待着,不看手机、不聊天,慢慢就会觉得心里敞亮。
去年我上写作班,有个大姐特不一样。
别人都在聊怎么蹭热点、涨粉丝,她就凌晨起来写自己的故事。
最后急功近利的人全放弃了,就她的作品被出版社看中了。
她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时区,别跟着别人跳”。
这话太对了。
咱打工人本来就累,再逼自己凑别人的热闹,纯属瞎折腾。
守好自己的节奏,比啥都强。
说实话,最难的是学会拒绝。
一开始我也不好意思,后来发现说“实在没空”,别人也不会真计较。
没人会因为你不参加饭局就讨厌你,真正在意你的人,懂你需要休息。
反倒是那些逼你合群的人,根本不是真朋友。
你知道的,咱的时间有限,要花在家人和值得的事上,没必要给无关的人耗着。
真正活通透的人,不用靠扎堆找存在感。
他们像树一样,扎根在自己的土里,不随波逐流。
咱不用羡慕那些热闹的人,独处蓄力的日子,早晚会有收获。
你现在还在硬凑饭局吗?还是已经开始享受独处了?
评论区聊聊,咱看看谁先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