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掘金地图:11月发布前布局这些标的
发布时间:2025-09-22 19:29 浏览量:1
师爷的核心分析逻辑围绕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这一主线展开,并以此辐射至全球机器人本体公司动态和投资策略。
其内在逻辑是:特斯拉的进展是当前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和风向标,其产业链的审厂、技术迭代和订单预期,直接决定了市场情绪和投资节奏。与此同时,其他全球玩家的融资和商业化动作为行业提供了额外的验证和催化。投资策略则基于上述产业动态,在不同市值和产业链环节的公司中进行布局,以捕捉产业从0到1的巨大机遇。
明显当前板块最核心的焦点,师爷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订单传闻与官方表态(市场情绪波动源)传闻:市场传闻特斯拉机器人已获得11万台意向订单,应用场景为药企工厂。
官方回应:马斯克否认了“药企工厂”这一具体应用场景,但对“11万台意向订单”的真实性及“2026年实现万台级规模”的目标未予直接回应。这种“否认细节、不否认宏观目标”的态度,为市场留下了想象空间,也导致了行情的短期分歧与调整。
产业链进展与技术迭代(产业实质推进的关键)审厂与扩圈:9-10月,特斯拉对中国供应链公司的审厂及技术交流持续进行。涉及公司包括科达利、绿的谐波、荣泰、正泰、恒立液压等。这表明供应链准入流程正在加速。
话语权提升:中国区机器人团队在特斯拉内部话语权提升,使国内供应链公司与特斯拉的接触更加频繁。
技术方案更新:在减速器、传感器、执行器、电机等核心环节,技术方案更新频繁,为第三代机器人产品的发布做准备。
市场行情与投资观点(资本市场的反应与判断)短期波动:因订单信息的分歧(如上述传闻与回应),荣泰、拓普等白马股在周四周五出现股价调整。
长期乐观:对机器人板块长期行情持积极态度,核心支撑逻辑是审厂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
核心锚点:重点锚定2024年11月上旬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方案的发布。在此之前,特斯拉产业链仍是市场关注的核心抓手。
特斯拉之外,其他全球机器人公司的进展为行业趋势提供了额外验证,并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
Figure AI:进展:已开始在产品端(C端)场景收集生产数据,这是商业化的重要一步。
融资:完成了10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约39亿美元。
意义:作为全球出货量靠前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其巨额融资和商业化进展对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锚定意义。
米数科技:预期: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
基于以上产业动态,师爷给出了明确的投资策略和标的分析。
核心策略:在当前阶段,优先配置各领域龙头及市场辨识度高的公司(大票)。原因是这些公司当前股价中隐含的机器人业务估值(期权价值)不高,但到2026年有望观察到实际的量能和订单,风险收益比较好。
公司名称主业逻辑(基本盘)机器人业务逻辑(增量/期权)关键数据与进展科达利锂电结构件需求增速预期上调至25%-30%。若收入上调5%,2025年利润有望达23亿。在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布局积极,进展顺利。按主业20倍PE算,市值450-460亿(当前436亿)。机器人业务提供额外溢价。正裕科技新能源业务占比大,行业增长提速。结构件净利率有望从执行器产品自2025Q1向特斯拉送样,已进入导入流程最后阶段。不考虑机器人,主业可支撑近200亿市值。机器人送样进展是关键催化剂。长盈精密传统结构件及精密零件Figure产业链:单机价值量超预期,明确为1万美金。特斯拉产业链:总价值量约4万人民币/台。价值量显著高于其他传统零部件公司(如荣泰、兆威科技的千元级)。赛克(未提及主业)新获特斯拉约100套减速器订单。尽管数量不大,但是明确的边际增量,证明其技术获得了认可。此部分公司主业强健,同时其技术能力(如车规级电子、精密制造)可自然延伸至机器人领域,形成了“汽车+机器人”的布局。
科博达:
主业:灯控业务全球领先,份额持续提升,远期展望74亿营收。域控制器业务发展迅速,远期估值空间大。
机器人预期差:实控人高度重视AI和机器人。公司车规级电子产品能力(控制器、执行器)可覆盖机器人需求。作为特斯拉供应链核心客户,若拓展机器人控制器,配套单价或达万元。据较详细的估值推演,机器人业务落地后目标市值可达470-540亿。
敏实集团:
机器人布局:产品线非常全面,涵盖智能皮肤、结构件、一体化关节、无线充电、头部解决方案五大类,均有中样。2025年一体化关节已有小批量订单。客户覆盖约20家海内外公司,包括特斯拉。
AI服务器液冷:新业务,凭借台湾合资公司背景,与工业富联、广达等ODM大厂关系密切,潜力被低估。
实控人回归:实控人2025年11月禁期结束,回归后有望在战略和资源上为公司赋能。
永盈电子(均胜电子):
机器人进展:以特斯拉、北美Tier1为主要战略客户,在电子皮肤、灵巧手、头部传感器等产品持续送样和共同开发。董事长亲自带队推进。
技术合作:与国内电子皮肤龙头泰山科技战略合作并入股,补足电容式技术,实现压阻、磁电、电容全技术覆盖。
地域优势:美国工厂即将投产,为就近配套北美客户提供产能支撑。
核心催化剂:2024年11月上旬的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发布。关键流程:密切关注特斯拉对中国供应链的审厂(Qualification) 进展和结果,这是订单落地的先决条件。
核心环节:重点关注执行器总成(含电机、减速器)、传感器(力觉、触觉)、控制器等高价值量核心环节的竞争格局和技术突破。
投资节奏:短期波动源于消息面和情绪,长期趋势由产业化实质进展驱动。当前时点,布局有明确主业支撑且机器人业务有实质进展的龙头公司,是核心策略。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发布节点:定于11月上旬发布,中国供应链话语权提升,9-10月审厂密集期(涉及科达利、绿的谐波等10余家企业);产业化进程加速:FigureAI的C端数据收集及米数科技Q4上市预期形成行业共振;订单边际变化:赛克新获特斯拉100套减速器订单(9月15日确认),建阳股份力矩传感器进展将于国庆前发布。当前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化前夜,建议采用龙头+弹性品种组合:
70%仓位配置特斯拉供应链确定性标的(科达利、拓普);20%仓位布局新技术突破企业(建阳股份、绿的谐波);10%仓位参与港股低估修复(敏实集团)。核心观测点:11月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技术参数公布及2026年量产规划,若单机价值量超4万元,板块估值体系将重构。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转发给您也在寻找金股财富密码的兄弟哟。✅
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您这个四个动作都是对师爷的肯定,师爷都心存感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