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评:教育不能为功利主义所绑架
发布时间:2025-09-25 15:12 浏览量:1
9月24日,张雪峰在多平台的主账号被禁止关注。各平台标注的原因颇为一致:“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这一消息迅速引爆网络,不少网友直呼“大快人心”。这位曾以“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走红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如今走到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图源:红星新闻
一直以来,张雪峰的教育指导充满极端功利化色彩,其不断强化“天坑专业”的概念,将数学、物理、化学、土木等基础学科和重要工程学科视为“就业陷阱”。这种片面导向如果成为主流,将动摇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根基。尽管有观点认为,他帮助普通家庭避免了“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但这种辩护看似有理,实则短视,其商业模式更值得深究。
首先,其建议的“实用性”建立在极不稳固的基础上。行业瞬息万变,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五年前,张雪峰曾大力推荐土木工程专业,称其“就业稳定、前景广阔”;而今年,他却对咨询土木专业的考生冷嘲热讽“报志愿早干嘛去了”。这种前后矛盾的指导,恰恰暴露了其功利化建议的短视本质。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用静态眼光将专业与当下就业行情粗暴绑定,无异于刻舟求剑。
其次,这种论调将严重侵蚀国家科技创新的根基。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没有人学数学、物理、化学,国家的科技进步将成为无源之水。从芯片制造到人工智能,从航天工程到生物医药,任何高精尖技术都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撑。如果人人都追逐“热门专业”,无人甘坐基础研究的“冷板凳”,国家的创新体系将面临断层危机。
再者,当所有人都遵循同一套“成功学”公式时,所谓的“就业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好比所有人都上补习班提高了分数,但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张雪峰式的指导只是在制造新的“内卷”,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更值得深思的是其商业模式的悖论。张雪峰一边以“普通人家代言人”自居,一边却推出高达17999元的“圆梦卡”志愿填报服务,已然将教育咨询变成奢侈品。当“打破信息差”的崇高口号,最终演变为“制造焦虑-收割流量-高价变现”的商业链条时,其初衷便值得怀疑。
那些认为张雪峰“拯救底层人民信息差”的拥护者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上万元的天价咨询费。张雪峰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只是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提供了又一条“抢占先机”的路径,并未真正惠及最需要帮助的群体。翻看张雪峰的商业版图:其名下关联10家企业,间接投资超140家企业。从考研导师到教育公司老板,他已从一个批判者变成了规则制定者。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容被急功近利的商业逻辑所绑架。此次多平台的封禁措施,可视为对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的一次必要矫正。长远来看,唯有摒弃功利至上的思维,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才能真正惠及每一个普通家庭和孩子。
撰文 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