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英暗藏玄机,投资310亿英镑,是合作还是数字殖民英国?

发布时间:2025-09-25 15:48  浏览量:1

当特朗普以“美国皇帝”般的姿态主导美式政治时,英国这个与美国同根同源的盟友,正顶着脱欧后的经济压力,用一场高规格国事访问上演“精准示好”。

这场看似外交礼遇的背后,实则是英美资本深度捆绑、科技与能源领域重新洗牌的大棋局,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双方的利益算计。

特朗普的政治逻辑向来直白,他试图打破美国总统的权力边界,将其异化为近乎“家天下”的世袭统治。

这种心态不仅体现在政策决策中,更渗透到外交场合的规格诉求里,而英国恰好抓住了这一点。

要理解英国的“示好逻辑”,首先得看清其政治体制的特殊性,英国首相只是行政执行者,真正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国王。

访问

这种“虚君实相”的传统既保留了王室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也让国王在闭门政治中拥有隐性影响力。

如今去英国旅游的人,无论是温莎古堡的庄严,还是白金汉宫的仪式感,核心体验都围绕王室展开,首相的存在感远不及王室。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场精心设计的访问流程,特朗普搭乘“空军一号”抵英后,转乘直升机直接前往接待点,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亲自接机,这份礼遇在英国的国事访问中并不常见。

接待

更令人瞩目的是温莎古堡的国宴,王室特意启用了封存多年的几千块银器,铺设了长达50米的宴会桌。

要知道,温莎古堡自1070年由威廉一世改建,历经近千年风雨,见证过无数王室重要时刻,选择在这里宴请特朗普,无疑是用“千年历史背书”来满足其对“尊贵感”的追求。

宴会

但特朗普的“商人本性”并未因高规格礼遇而淡化,此次访英,他身边随行的不是传统政客,而是甲骨文老板、OpenAI的奥特曼,以及英伟达的老黄。

很显然这几位都是科技大佬,特朗普此次带着“商业团队”想来是谈合作的,而非单纯的外交访问。

最耐人寻味的是马斯克的“缺席”。,作为电动汽车与AI领域的巨头,马斯克一直渴望打开英国市场。

甲骨文老板

其旗下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虽有增长,但英国市场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同时他主导的AI项目也需要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可即便如此,他仍未出现在随行名单中,不过,马斯克也并非毫无退路,凭借在新能源与AI领域的技术积累,他仍能在全球市场找到其他突破口,只是英国暂时与他无缘。

奥特曼

对于温莎古堡内的觥筹交错,与古堡外的抗议声形成了鲜明对比,英国民众似乎最懂如何“精准吐槽”这个“同根同源”的盟友。

抗议人群举着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合照海报,而反对特朗普访问英国的广告车在街头循环播放批评内容。

抗议

但抗议声并未阻挡英美资本合作的步伐,双方在访问期间正式签署《科技繁荣协议》,这才是此次访问的核心。

根据协议,微软与英伟达承诺向英国投资310亿英镑,聚焦于AI领域,表面上看,这笔投资似乎能为陷入经济衰退的英国注入活力。

但细想便会发现隐患,AI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究竟是创造就业还是导致失业?

310亿英镑

目前,英国各行业已有大量基层从业者面临岗位调整压力,AI的大规模引入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人工岗位。

而这笔投资,本质上是美国科技资本对英国高端产业市场的“全面入侵”,AI、数据中心等领域,都将成为美国企业的“新赛场”。

除了科技领域,核能合作是此次访问的另一大重点,特朗普对小型化模组化核能技术(即先进核能)的推崇早已不是秘密,此前他就曾赴日本推广该技术,此次访英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但这里存在一个疑问,英国并非能源短缺国家,自身拥有成熟的石油产能,欧洲地区也有法国等国家掌握先进的核能技术,为何还要选择从美国引进技术并建设核电厂?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英国用“能源订单”换取美国在科技与经济领域支持的“交换条件”。

为了让合作落地,美国霍泰克国际公司联合法国电力公司及房地产合作伙伴TTAKES集团,共同投资150亿美元。

计划在英格兰中部原科塔姆燃煤发电站的旧址上,建设由小型模组化核反应堆供电的数据中心。

而这个数据中心未来将专门处理英国的AI相关数据,也就是说,美国不仅能通过核能合作赚钱,还能掌握英国AI领域的核心数据,

从整体来看,英国在这场合作中并非毫无收获,其国内一家铀浓缩公司获得了向美国市场供应先进低浓缩铀的机会,这对英国的核能产业而言,是打开美国市场的重要一步。

但相较于美国的“全面收益”,英国的所得显得有些“杯水车薪”,美国通过《科技繁荣协议》与核能合作,成功占据了英国几乎涵盖了所有高端产业领域。

这场访问落幕时,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特朗普得到了“皇帝般”的礼遇与商业利益,英国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美国资本则实现了对英国高端产业的渗透。

但长远来看,英国在科技与能源领域的“依赖症”可能会愈发严重,而特朗普的“权力扩张”逻辑,也将继续影响美国的外交与商业布局。

报道

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背后,藏着的是国家间权力与资本的深层博弈,而最终的代价,或许将由普通民众与中小企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