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涨了66%+!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已至?
发布时间:2025-09-26 16:48 浏览量:1
虽然最近军工、芯片、固态电池等主题轮流登场,但9月以来的A股“C位”妥妥被人形机器人占据了。
截至9月25日,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今年以来大涨超66%,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今年以来涨超45%,板块势头强劲,9月内更是多个交易日单日涨幅飙过3%,显示出较强的爆发力。
从资金面来看,从8月底以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就在持续净流入,板块的成交额也活跃在历史高位,市场情绪相当积极。
数据来源:wind、广发基金;数据截至:2025.09.25
因此,今天,就和广发基金投顾团队一起来聊聊: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投资价值。
问题栏:
1. 人形机器人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如何?
2. 今年以来行情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3. 未来还有行情吗?有哪些具体可投的标的?
从特斯拉说起,
看看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
这次行情最大的催化剂,当属特斯拉的“大动作”。马斯克在9月10日的峰会上放出重磅消息:
正在完成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的设计,手部灵活性将堪比人类,还有能够导航和理解现实的人工智能思维,未来将会实现大批量生产;将在Optimus上投入比任何其他事情都多的精力;人形机器人缺乏供应链,必须从零开始打造,这需要大量的垂直整合。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特斯拉要全力搞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了,未来如果真的实现量产,那就需要大量高端零部件,而这个需求很可能会被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接住!
而具体的人形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大家可以参考这张图的拆解: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上 游
在A股中,我们又可以把这些上游零部件公司,分成两类:
1. T2/3级别公司:生产原材料、基础零部件
典型的包括: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丝杠、轻量化材料等。
这些厂商大多原本是给汽车和机械行业做零部件的,现在可以“无缝衔接”在机器人身上。其中,技术壁垒更高的环节(丝杠、减速器)涨幅更为明显。
2. T1级别公司:将T2/3级别公司生产的零部件,集成为功能模块
这之中,很多公司原本就是某新能源汽车龙头的供应商,而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也能迁移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因此市场对它们拿到机器人订单的预期更高。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5.09.05-2025.09.25
中 游
而中游环节,主要以机器人本体厂商为主。
他们将上游的零部件和模块,集成为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一般每家都有固定的供应商链条,可以认为,是偏“硬件端”的。
而大家关心的互联网大厂也属于中游,他们所做的一般是:与本体厂商合作,为机器人提供大脑的大模型算法,可以认为,是偏“软件端”的。不过,目前大脑的具身智能通用模型还处于发展初期。
下 游
下游环节,就是应用端了。
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将人形机器人分类为:医疗型、科研型、教育型、服务型、家用型、工业型、通用型等多种场景。
虽然中国电子学会在8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但这部分还处于“初期阶段”,落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学会《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觅途咨询、华源证券研究所
今年以来的两段超额行情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其实有2段主要的超额行情,分别发生在年初1-2月以及6月下旬至今。
阶段1
1月7日-2月26日,大涨52.20%
这波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就俩字:预期。
量产指引乐观其实,马斯克早在2022年就发布了Optimus原型机,但市场一直反响不大,因为这个行业不确定性极高、预期混乱,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难以判断其发展节奏。
而转折点发生在今年1月,马斯克在直播中直接甩出具体量产时间表:“如果顺利,明年将产5-10万台人形机器人,后年再翻10倍”,他随后在业绩会上还再次确认了这个数据。
这直接让原本观望的机构增强了信心,由此开启一季度的机器人主升浪行情。
春晚机器人火出圈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今年春晚火出圈的“扭秧歌”人形机器人。
这个节目不仅展示了国产机器人的灵巧性,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次现象级的市场宣传,让亿万普通观众直观感受到“人形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给人形机器人板块带来非常大的关注度。
阶段2
6月23日至今:大涨近40%
如果说第一波是市场预期的建立,那第二波就是从产业面的实质推进了。
海外利好频出:6月底马斯克对机器人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市场传闻要砍单,短期了压制市场情绪,随后在7月份逐渐利空出尽,并在8、9月份开始密集的正面动作(我们也整理在下表中了),带动近期的行情加速上行。
虽然说现在的贸易战存在很多变数,但微观层面上,其供应链的“中国基因”却异常深厚。
1. 合作历史是良好的“信任资产”:
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早已培育出一批高效、可靠的中国核心供应商,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2. 技术同源与成本优势构成“双重护城河”:
我们前面提到过,人形机器人的许多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电机、丝杠等)与电动汽车供应链高度重合。这意味着,现有的中国汽车供应商具备“无缝切换”的天然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在保证质量过关可靠的同时,成本相比海外发达国家也有明显优势。对于追求大规模量产和盈利而言,另起炉灶、更换供应商的经济账并不划算。
除此之外,马斯克本人,对于国际贸易也一直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其立场与其他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存在明显分歧。
7月8日,某机器人公司拟控股某上市公司,点燃了当时比较低迷的机器人板块情绪,同期,春晚表演机器人的企业也积极推进上市流程。
产业大会提振情绪:8月8日的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5日的北京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接连举办。
不仅在技术上集中展示最新成果,更通过“运动会”这种具象化形式,让大众直观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潜力,持续增加机器人的曝光度,并延续了国产链IPO提速带来的积极情绪。
投资指南:
如何把握人型机器人的机遇?
那人形机器人的行情未来怎么看?还有投资价值吗?
——短期看事件,中期看资金,长期看订单。
1. 短期:消息面催化密集
正如我们前文说的,马上进入的四季度,还有一系列产业重磅事件待上演:
海外链:9月的国内供应链审厂、年末股东大会(预计将重磅发布Optimus v3)等。国产链:相关企业的IPO进程。2. 中期:流动性宽松环境
近期我们反复提到,典型的成长风格行业,在股价上能否有所表现,是高度取决于市场交投活跃度的。
当前,A股每日成交额稳定在万亿以上水平,融资余额也在净流入趋势内,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比较乐观,这些都是比较有利于成长风格表现(例如机器人等)的市场环境。
数据来源:wind、广发基金;数据区间:2025.06.01-2025.09.25
3. 长期:订单能否落地是关键
整体来看,当前行情仍是由市场预期驱动的。
所以,从板块长期发展来看,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国内公司最终未能进入海外链的核心供应链,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大额订单,行情的根本逻辑可能就会受挫了。
因此,在热闹的消息面中,大家还是要保持一份冷静,尽量多聚焦技术壁垒高、基本面稳健的公司。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具体的投资标的。
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两只机器人指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简称:机器人产业)和中证机器人指数(简称:机器人)。
从行情表现来看,国证的机器人产业指数高于中证机器人指数,年内收益跑赢7%。
不过,要单独提一下,这两只都是机器人主题的指数,不完全是人形机器人概念,所以我们还需要额外关注指数的“人形”含量。
(Ps:实际上,比较纯粹的“人形机器人”指数,是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但它并没有咱们投资者可以直接一键购买的指数基金标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从与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在成份股上的重合度看,可以发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人形含量相对更高。
风险提示:广发基金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的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投顾协议、策略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顾业务详情及风险特征,选择适合自身的组合策略,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