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公关太“蠢”,20家韩媒统一发稿谴责中国网友遭反噬

发布时间:2025-09-27 06:05  浏览量:2

2025年9月下旬,韩国演员全智贤主演的迪士尼剧集《暴风圈》卷入争议漩涡。

剧中一句“中国偏好战争”的台词,连同将香港棚户区标注为中国大连并施加灰暗滤镜的处理方式,瞬间点燃中国观众怒火。

事件发酵后,至少20家韩国主流媒体整齐划一转载了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敬德的评论文章。

徐敬德声称中国网友通过盗版渠道偷看《暴风圈》,并指责其“看完后故意找茬”。他嘲讽中国观众恐惧韩剧全球影响力,建议网友应向迪士尼抗议而非针对演员。

“偷看盗版”那个事,刚开始就吵得挺厉害,网上有人说中国观众用盗版看《暴风圈》,后来一查,服务器在首尔。

很多海外华人本来就在Disney+合法看剧,正好赶上《暴风圈》开播,微博抖音上那些片段到处都是,不少还是官方自己放的。

韩流营销的老路子,国内市场的钱想要,责任又不想担,前脚刚火,后脚就推锅,这些操作,好像一直都是这样。

全智贤团队那边一直没出来说话,社交账号评论给关了,广告商反应倒是快,路易威登海蓝之谜的广告都撤了,伯爵门店的模特也直接换了。

这都不用明说,代言损失估计两个亿,都是真金白银,圈内人都在讨论这几个大牌的动作,艺人经纪公司就跟没看见一样。

网友都说这态度不行,品牌下架,社交平台关评论,代言直接就砍,这些动作跟韩媒的激动反应一比,反差太大了。

版权那事儿根本不是重点,剧里面贬损中国,连伊拉克都写错了,全世界的网友都在抵制。

全智贤海外的社交平台下面全是要求道歉的留言,剧本身的问题明摆着,韩媒非要把矛头对着中国网友,就是不谈剧本身的偏见。

文化尊重这个事大家一直抓着,剧的内容一出来,质疑的声音就没断过。

全智贤跟中国市场这段过往,现在想想挺有意思,当年靠《来自星星的你》火得不行,广告费都是几千万起。

后面也没什么代表作,就靠一个“韩流白月光”的设定,营销撑起来的,甚至网上还一直传她有中国血统,传了好多年,她自己也从没认过。

这次舆论一变,以前那种模糊不清的态度全暴露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这次的公关算是栽了个大跟头,完全低估了中国观众的判断,大家早就不只是看个热闹了,剧的评分掉得厉害,豆瓣都4.2了。

大家抵制的是价值观,不是韩流这个东西,韩媒还用十年前那种甩锅的套路,反应慢了不止一拍,市场早就不是那个市场了。

这一出下来,韩流在国内市场刚有点回暖的苗头,一下子又凉了,视频平台都传出要大范围排查韩剧,娱乐公司的股价也跟着掉。

限韩令这些年,好不容易松快一点,又碰上这种事,全智贤这次就像是压在韩娱身上的最后一块石头。

文化输出,跨国传播,说到底还是得尊重,《暴风圈》里反派的中文配音,李白的诗句都读错,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这不是创作自由,是一种傲慢。

中国网友抵制也不是小心眼,根本上是想要一个平等的对话,谁也不想被看轻。

全智贤这个事,以后肯定会成为娱乐圈反复提起的案例,想靠信息差搞营销,早晚得出事。

全世界的文化交流,不可能只靠单方面输出,真正的信任还是得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踩着别人往上走,摔下来是迟早的事。

韩国娱乐圈自己内部也在反思,有些制片人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绕开这些文化雷区,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自己委屈,这种拧巴的状态,外面的人看得清清楚楚,韩流在国际上走路越来越难。

中国市场这边,观众自己成长了很多,不是什么都接受,也不是一棍子打死,能分清剧的质量跟文化立场,理性的抵制也是为了给好内容留出空间,但前提就是你得尊重本地的文化。

最新的动静是,《暴风圈》剧组在考虑删掉那些有争议的片段,全智贤团队也在找公关公司想办法挽回形象,信任这东西,一旦塌了就不好修了,事后补救的成本比事前预防高太多,这阵风波闹下来,公关的道理就一条,只有真诚才行。

全智贤的广告都撤了,城市里那些空着的大广告牌,在夕阳底下看着挺扎眼,韩流当年那么火,现在退场的样子有点难看,全球化这条路,桥墩子只有平等才能立得住,行业里的人,都在琢磨下一步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