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大战罗永浩,一场「自杀式危机公关」翻车的始末
发布时间:2025-09-17 08:01 浏览量:1
罗永浩和西贝这场轰轰烈烈的隔空大战,终于走向落幕。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吐槽,自己和同事去西贝吃饭,“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次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称,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9月12日,西贝发布公开信,开放后厨,召开名为“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的全员大会。当晚,罗永浩在时长近一个小时的网络直播中,回应了西贝预制菜事件。12-13日,大量媒体、顾客探访西贝后厨,西贝上演“自己锤自己”的惨剧,发现大量超长待机半成品,包括两年保质期的西蓝花、18个月保质期的烤鱼……另有隔夜菜、转基因油,疑似漏勺疏通下水道等事件,点燃了大规模信任危机。
9月15日中午,西贝餐饮发布道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多款菜品调整为门店现做,后删除重发,区别是引用的贾国龙表态截图“顾客虐我千百遍”中的“虐”字新添加了引号。9月15日,在西贝发布道歉信后,罗永浩发布长文,称决定放弃追究西贝。
关于预制菜定义标准的讨论,公众对西贝和餐饮行业的不信任情绪,仍在继续。西贝此次自杀式公关,究竟如何演变成了一场舆情灾难?
灾难级“登味公关”的败退
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餐饮行业和消费者所认定的“预制菜”概念存在差异。
去年六部门出台的《通知》表示,针对零售端,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等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西贝和餐饮从业者正是以此为根据反驳。
但标准化工艺的核心正是“预制”。在消费者看来,瞬时锁鲜且保质期长达几年、“简单加热的冷冻食品”、中央厨房制作菜肴,就是预制菜。而由于消防考虑,大型商场基本禁止使用明火,商场连锁餐饮品牌基本全部都是“加热半成品”。
根据公开信息,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目前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在预制菜定义尚不明确的背景下,卖预制菜不是问题,机制不透明、硬刚到底的态度、高价却没有匹配相应的食材和售后,是大问题,没有人会在意10块钱一份的拼好饭是不是有机食材。看看之前315晚会时,全网维护蜜雪冰城的盛况就知道,低价就是用户心中最牢不可破的护盾。
对于人均100多块的西贝而言,贵就是原罪,不得当的公关应对加速事件发酵,已经远远超出了“预制菜”问题本身,并将品牌推向了公众情绪的对立面。全员大会将罗永浩视为“敌对靶子”,也并没有意识到此刻真正的对手是谁。事件发生后,罗永浩账号在7天内涨粉30万。
事实上,网络舆情之所以汹涌,一步步扩大化,走向难以控制、全民质疑西贝的程度,“自己觉得自己没问题”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无疑“居功至伟”。
灾难公关的第一波始于贾国龙的首次回应,他公布了罗永浩当日5人消费830元的具体信息,表示“我们一定一定会起诉罗永浩!”“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的。”“西贝门店里没有一道是预制菜!”针对批评者个人、情绪化来回强硬炮轰,直接将原本关注度低的事件变成了全网热点。罗永浩随即回应称悬赏10万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灾难公关的高潮在于“开放厨房参观”。《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布了“罗永浩套餐”的制作工艺,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家门店允许消费者参观菜品制作过程。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以信息知情权的全方位无限扩大,把每家门店变成战场,把自己变成了敌方的友军,将品牌送入失控的流量狂欢,为全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槽点和二创素材。9月14日中午西贝发布通知,全国门店暂停后厨参观。
灾难公关的第三波是创始人的再次发声。罗永浩原本在9月13日表示休战,9月14日,贾国龙在餐饮行业群中发消息称,“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绕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后半段则是“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但他打醒了我,算变相帮西贝进步。”罗永浩得知此事后放话,“这事儿没法揭过去了。”
此次发声再次点燃战火,道歉信中同样透露着一股怨气和居高临下的“登味”。一句“顾客虐我千百遍”点燃了许多消费者的怒火。
一系列举措,与危机公关所强调的安抚大众情绪、及时回应、诚恳致歉等原则完全相反。这或许与创始人本人个性有关。多位与贾国龙有过接触的人士表示,他本人个性“很直、强硬、不听劝”,传统大家长式的行事风格注入公关应对,火上浇油。该事件暴露出,头部品牌西贝在应对外部危机时,公关传播策略、管理方式均不够现代化。
此事对西贝品牌形象的伤害是长期的。据了解,2024年西贝卖出了超4000万份儿童餐。定位于“家庭带娃吃饭首选”的西贝,被发现与其宣称的“食材纯天然”“百分百现做”“干净又卫生”相去甚远,对中产家庭忠诚度是巨大的打击。贾国龙称事发前两日西贝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开放后厨舆论关注最为集中的12日,他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与西贝合作的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也被卷入舆论风波当中,创始人华彬表示“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就没有危机,是贾国龙怒了要硬杠网络黑嘴”,后向罗永浩道歉。华与华曾服务过海底捞、蜜雪冰城、华莱士、东鹏特饮等品牌,十年从西贝收取咨询费6000多万元,为西贝打造了“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品牌形象。其创始人华彬个人简介截图在网上广为流传并被调侃。
罗永浩在长文中说,自己五十岁后看到无数的中年人,尤其是取得了一些事业成就的,可以为了所谓的“面子”做出多愚蠢、多糟糕、多不顾后果的事,恰如此次“登味事件”的注解。
战绩可查,罗永浩总是赢?
被网友赠送新称号“平西王”的罗永浩,实业创业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在互联网骂战这个领域,几乎从无败绩。
作为一名在男性用户群体中具有相当号召力的网红企业家、KOL大V,较真“维权斗士”人设、强烈的个性色彩、高频金句输出之外,罗永浩几乎每一次都能精准拿捏到公众情绪的痛点。
2011年9月,罗永浩一条“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上”的维权微博,被转发3000多次,评论超1100 条,两个月内,他发布上百条微博死磕维权,2011年11月,罗永浩在西门子公司北京总部外,用铁锤砸烂了包括自己的冰箱在内的三台冰箱,一个月后,西门子中国总裁盖尔克道歉。
约战方舟子,使得老罗微博粉丝大涨;创办锤子手机时,多次吐槽苹果手机、小米手机;与王自如直播对峙,全面碾压大胜;在直播间用“铁公鸡”“老东西”称呼俞敏洪,称东方甄选是“最欺压年轻人的现象级公司”,也迎合了不少粉丝对董宇辉的怜爱。
不难看出,老罗的多次“怒撕”,都在一定程度上抓到了网友最关注的热点争议点,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清晰的证据罗列加上犀利的辩论口才,配合自己擅长的直播视频等方式,站上法律道德舆论的制高点,总能一次次大胜,为大部分民意代言、而非“逆民意而行”——这一点恰恰是老一辈企业家们的弱项。
而上述“碰瓷”及发声,也能一次次转化为流量红利,助力老罗本人在全网积累粉丝,或是为下一次创业提前铺垫,成为直播带货、“真还传”还清8.24亿的基础。此次西贝事件,便直接为其视频播客导流吸粉。
回顾整个西贝事件,民意倾向尤其明显,罗永浩表示“以往可能是各一半,这次90%都站我”。可以明显看到的是,互联网上的主流意见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两派,餐饮品牌创始人、企业家大都站贾国龙和西贝,包括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吉祥馄饨创始人张彪、朱光玉火锅联合创始人李扬、霸蛮牛肉粉创始人张天一,以及已经删博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
消费者基本都站队罗永浩。这种截然相反的割裂,间接说明传统餐饮行业从业者落后于互联网时代,低估了舆情发酵的速度,需要与用户更多的深度沟通,也折射出双方在年龄代际、认知方面的多重差异甚至鸿沟,并可能演变成下一次类似的危机。
而整个事件,虽然对贾老板和西贝造成了较大打击,但对整个行业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清晰规范透明化。
9月15日,预制菜争议、国家即将出台标准,利好头部品牌,引发板块大涨。数据显示,得利斯(002330.SZ)涨停,收盘报5.45元,涨10.10%;龙大美食(002726.SZ)、惠发食品(603536.SH)、国联水产(300094.SZ)均上涨5%以上,20余股当日录得逆势上涨。
外部危机已经被点燃,但罗永浩不是终极BOSS,如何与消费者重新建立起信任和沟通,将是西贝及其同行最大的挑战。(娱乐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