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专家、大厂人、交易员:Web3凭啥吸精英?
发布时间:2025-09-27 16:51 浏览量:1
一个新行业,正在吸引全世界的勇敢者
2022年周杰伦在社交平台发了条消息,说自己那价值不菲的“无聊猿”数字藏品丢了。
这事儿一出来,在交易平台上班的Rax可忙坏了,私信直接炸锅,全是问Web3是啥、无聊猿咋买卖的。
说实话,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数字藏品和Web3的区别,Rax一下成了身边人的“移动百科”,连吃饭都得抱着手机回消息。
Rax能被这么多人问,是因为他比身边人更早接触到Web3,早到2017年他还在美国留学的时候。
那时候他在食堂打工攒了点钱,大概1000多美元,差不多能买一部iPhone,他没买手机,反而买了人生第一枚比特币。
我觉得那时候敢这么干的人是真有勇气,毕竟他学金融的同学虽然常一起聊比特币,但连他们金融系教授都觉得这是高风险投资,主流圈子根本不认可这东西。
不过2017年确实是Web3第一次被很多人注意到的年份。
简单说,这就是靠区块链技术搞的新互联网形态,讲究“去中心化”,跟现在被大科技公司把持的Web2不一样。
不光是校园里的学生在讨论,远在硅谷的Madeline也注意到了动静。
她当时在Web2大厂做人力资源,发现身边陆续有人跳槽去Web3公司,这让她想起自己当年做共享经济的经历,共享经济刚出来时也被说“突破规则”,后来不也成了生活里离不开的东西?
Madeline本来就喜欢盯着有创新的领域,看到Web3这苗头,就开始自己琢磨,还认识了不少圈里人。
她后来跟我说,最难忘的是那些人聊Web3时的眼神,都发亮,那种“信仰感”特别打动人。
本来想只是随便了解下,后来发现自己也慢慢信了,觉得这行业早晚会给人带来真方便,就像《头号玩家》里那样,虚拟和现实能融到一块儿。
2021年的时候,Rax做了个挺冒险的决定,瞒着家人从设计院辞了职。
说实话,设计院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每天画图、测算,日子一眼望到头,他心里早不踏实了,尤其是看着加密货币市场起起伏伏还能往上走,更坐不住了。
辞职前他已经在给Web3项目免费干活,每天下班就扎进去,没报酬还累,但他说那段日子像有了精神支柱。
可辞职后找工作没那么容易,Rax从Binance这种头部公司,到刚起步的创业团队,一共投了200多份简历,没收到几个回复。
每次跟家人打电话,都得听一顿埋怨,家人觉得稳定工作才是正经事。
我其实能理解他家人的想法,但也懂Rax的不甘心,毕竟对着没奔头的工作,换谁都想试试新的。
不光是Rax,做经侦的Tom也想往Web3里扎。
2019年Tom因为一次调查接触到比特币,才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发现同样是管存钱,传统银行得上千人系统管理,Web3里靠区块链,十个人就能搞定,还能查得明明白白。
那时候他就觉得这技术要搞大事,每天下班就泡论坛,还把比特币白皮书读完了,说好久没这么有生活热情了。
后来Binance要建安全调查团队,名单里有个他特别佩服的专家,以前在美国国税局干过,用区块链技术追加密货币,打破了比特币匿名的说法。
Tom本来没想过自己的工作能跟兴趣搭上边,看到这专家也在,就下决心辞了职,首选也是Binance,想跟厉害的人一起干。
还有华尔街的Michael,这人更有意思。
他做了近20年交易员,2020年退休后反倒觉得无聊了,说没新东西刺激会变“笨”。
以前在华尔街,他见过不少聪明人,跟他们打交道特别充实,退休后没这机会了。
本来想就这么闲下去,后来发现Web3势头起来了,干脆复出,选了Binance。
他说2017年就持有过BNB,看着这公司在行业里起起伏伏还能留下来,觉得靠谱。
而且在Binance能折腾的事多,不像华尔街,看股票的就只看股票,做交易的就只做交易,没什么新鲜感。
Madeline后来也进了Binance,2022年她因为家里的事离开硅谷大厂,找工作时收到不少offer,但跟Binance联合创始人何一聊了30分钟后,就定了主意。
她没记住太多细节,就记得何一讲Web3未来的样子,有期待也有要求,那种领导者的感染力特别强。
她说以前在硅谷和中国互联网创业潮里见过这种劲儿,知道跟着有方向的团队走准没错。
直到2023年,Rax终于收到了Binance的offer。
那天他正跟女友吃饭,手机弹出邮件,看到“录用”俩字,激动得把筷子都扔了。
老实讲,看到这儿还挺感慨的,Web3好像真不拒绝勇敢的人,你敢闯,它就真给机会。
Rax进Binance后做市场运营,负责“Binance钱包”项目,这是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交易钱包。
刚拿到产品初版时,他说“基本没法用”,后台收到几千条用户反馈,好多留言语气都挺冲的,他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回。
没过多久,何一也加入进来,要求每条反馈都得回应。
这活儿可没那么简单,Rax说那时候跟“开荒”似的,吃饭、洗澡都得拿着手机协调信息,生怕漏了啥。
他还说何一也会亲自回用户消息,经常跟进进度,一点不像创始人,还说自己是“首席客服”。
说实话,创始人能做到这份上真少见,给员工的表率作用太重要了,先回应用户,再解决问题,这思路没毛病。
产品上线前两个月最难熬,但靠着快速改版本,最后成了全球交易量第一的去中心化钱包,占了主流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Rax说,这不是靠某个人“英雄主义”,是大家一起高频回应用户、明确负责人、快速做决定才成的。
不过最让Rax有成就感的,不是市场成绩,是真帮到了人。
他通过用户反馈认识了个斯里兰卡的同龄人,这人一开始语气特别冲,天天留言提问题,满是质疑。
Rax每次都耐心回,慢慢帮他解决了问题,这人也卸了心防,跟Rax说了自己的事。
2022年斯里兰卡经济乱了,货币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
这人本来考上大学了,交不起学费只能放弃。
后来用Binance钱包做任务、交易、领空投,慢慢攒够了学费,又能回学校了。
Rax说以前没想过,自己因为喜欢进了Web3,还能帮到远在国外的陌生人,这种感觉比拿业绩还开心。
Tom在Binance做安全,干的还是跟金融犯罪相关的事。
他说虽然换了行业,但目的跟以前在执法部门一样,都是打击加密资产犯罪。
他们团队里好多人以前都是各国执法机关的,虽然远程办公,但特别有秩序。
有一次他们帮着处理了个绑架案,罪犯要加密货币当赎金,虽然这事跟Binance没直接关系,但公司还是马上给了信息支持,后来还收到了当地执法部门的感谢信。
Tom说在Binance比以前自由多了,能掌握关键信息,还能主动帮忙,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这八年里,他们团队帮全球执法部门处理了24万多次请求,还办了400多场培训,说自己还像跟执法机关一伙的,联系没断过。
Madeline现在在Binance负责招聘,她面试时总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常年坚持的习惯?”她觉得不管是运动还是看小说,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有“韧性”,这才是Web3需要的。
而且她觉得这行业没什么“35岁魔咒”,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敢突破,都有机会。
公司还搞了“新芽计划”,专门培养Web3新人,帮更多人进这个行业。
Michael最近还参与了Binance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合作,这家资管公司管理着1.6万亿美元的资产,他们一起做了机构级的数字资产方案。
Michael说自己在华尔街干了20年,现在又站在了金融新风口上,挺幸运的。
他还说,Web3这事儿,就是勇敢者的游戏,现在才刚开头。
老实讲,看了这些人的故事,才明白Web3为啥能吸引这么多勇敢者。
从周杰伦丢数字藏品引发关注,到现在能帮普通人解决实际问题,这行业虽然还有争议,但确实在慢慢落地。
不管是放弃稳定的Rax,还是跨界转型的Tom、Michael,他们都在凭着勇气折腾,而这折腾里,藏着的就是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