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璇的“恋爱脑”,被“骂”醒了

发布时间:2025-09-27 22:39  浏览量:1

最近看综艺,有个词特别火,叫“恋爱脑”。

说的是一些女明星一谈起恋爱来,就好像智商掉线,什么都围着男人转,看得观众是又急又气,恨不得冲进屏幕里摇醒她们。

前有《姐姐当家》里的董璇,在和小男友张维伊的姐弟恋里不断妥协、委屈自己;后有《我家那闺女2025》里的管乐,三句话不离“想结婚”,愣是把个生活观察秀变成了大型征婚现场。

节目本来是想展示现代女性各种各样活法的,结果最火的,还是这帮女明星的婚恋那点事儿。

但有意思的是,同样被说是“恋爱脑”,大家的待遇可天差地别。

就拿那英来说,前脚刚在《花儿与少年》里秀恩爱,说离开老公浑身不得劲,后脚她老公就被拍到和别的女人举止亲密。

按说这该被嘲笑了吧?可并没有。

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心疼那英,骂她老公不靠谱,转头该听她歌听歌,该看她综艺看综艺,根本没人揪着她的家务事没完没了。

更绝的是,被骂了一个夏天“恋爱脑”的董璇,最近就因为干了一件事——签婚前协议,口碑瞬间反转,大家纷纷夸她“终于清醒了”。

这就有意思了。为啥都是“恋爱脑”,网友的态度却这么两极分化?咱们在屏幕前边吐槽、边劝分,到底是在气个啥?咱们真正关心的,又是什么呢?

综艺节目,成了“恋爱脑”的重灾区

这个夏天,就属《姐姐当家》和《我家那闺女2025》这两档节目戏最多。虽然一个看的是姐姐们的生活,一个看的是年轻闺女的状态,但吵来吵去,焦点都跑到了女明星的感情问题上。

董璇:在妥协里打转的“姐姐”

在《姐姐当家》里,董璇和她男朋友张维伊的相处模式,简直是往观众枪口上撞。

日常花钱:俩人一起消费,张维伊手机余额不足,董璇很自然地买了单,结果张维伊反倒甩脸子不高兴了。连观察室的李维嘉都忍不住吐槽:“像带了两个孩子。”

婚礼大事:董璇本来离过婚,不想再办婚礼了,但架不住张维伊特别想办,又说什么“以你的意见为主”,软磨硬泡之下,董璇妥协了。更憋屈的是,婚礼的规格一路降级:从梦想的浪漫海边婚礼,降到老家湖边,最后直接变成了在男方老家山西大同的某个酒店办。

梦想碎得稀里哗啦。

生孩子的问题:这最要命。俩人本来商量好绝对不要孩子,毕竟董璇都46了,是高龄产妇,冒险生孩子很危险。结果快结婚了,张维伊反悔了,说自己父亲去世后,特别渴望有个自己的孩子。

这么重大的事情,董璇居然……又妥协了。甚至在“陪女儿”还是“陪新婚丈夫”之间,她也优先选了男朋友。

节目里,她跟闺蜜佟丽娅聊天时,明明说得头头是道,“女人开心最重要”。可一回到实际关系里,她就不断地退让、内耗,觉得自己离过婚、有过去,对方不嫌弃就该感恩戴德了。这种把自己放得很低的状态,让看的人特别憋屈。

管乐:把“恨嫁”写在脸上的“闺女”

另一边,《我家那闺女》里的管乐,也让人看得直摇头。节目里别的女嘉宾也聊婚恋,但就属她最执着,开口闭口就是“想谈恋爱”、“好想结婚”。找朋友介绍、公开征婚,每期节目都绕不开这个主题,网友都看腻了,说她“无聊”。

她说因为原生家庭缺爱,所以特别想有个自己的家来找安全感。但观众火眼金睛,觉得这种把结婚当救命稻草的心态,非常危险。真正让她塌房的,是她疑似把粉丝亲手做的重要礼物,转手送给了相亲对象。事发后她只轻飘飘回了句“礼物在妈妈家”,这解释根本没法让人信服。

你看,在现在这个鼓吹“独立大女主”的时代,女明星一旦沾上“恋爱脑”的边,风评说崩就崩。但奇怪的是,也不是所有“恋爱脑”都这么惨。

同是“恋爱脑”,为啥有人挨骂,有人被夸?

这就得看看那些没挨骂,甚至因为“恋爱脑”被夸“真性情”的女明星了。

挨骂组:刘诗诗、林依晨,粉丝为啥“恨铁不成钢”?

刘诗诗和吴奇隆结婚十年,离婚的传闻就没断过。粉丝们拿着放大镜找证据,什么公司股权变动、微博不互动了,盼着“姐姐独美”,赶紧离婚。大家嫌弃吴奇隆年纪大,说到底,是觉得刘诗诗在事业最好的时候结婚生子,耽误了大好前程,替她不值。

林依晨更典型。结婚前是圈里有名的“拼命三娘”,为了备孕,推掉的工作据说片酬都能买几栋楼。更让路人缘崩坏的是那些传闻,比如“凌晨四点起床给公婆做早饭请安”,以及她在节目上说,老公最让她感动的话是“我不在时你可以回娘家”。

这话在网友听来,简直坐实了她在婆家地位低。虽然后来她发长文澄清,但“卑微”的标签是撕不掉了。

粉丝们不是不让偶像谈恋爱结婚,他们是“事业粉”。他们投入感情、时间和金钱,是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闪闪发光,实现他们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当你为了爱情不断让步,甚至失去自我和事业时,他们当然会失望、愤怒,有种“投资失败”的感觉。

被夸组:张雨绮、大S,为啥“恋爱脑”成了魅力?

但你看张雨绮,情路那叫一个坎坷。

第一段婚姻闪婚大22岁的导演,结果对方嫖娼,她果断离婚;第二段婚姻和富商闪婚,闹到动刀子上社会新闻。离婚后还被拍到和前夫在一起,她直接回怼:“单身女人可以接受前夫追求。” 现在她专心和小鲜肉谈恋爱,换了好几个,网友不但不骂,反而夸她“姐姐好飒”,是“爽文大女主”。

还有大S,一直都是为爱疯狂的代表。为上一段婚姻牺牲很多,生孩子差点没命。但感情没了,她说断就断,转头就能投入新的恋情,哪怕全网都在嘲她的新婚老公。她那种“老娘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劲儿,反而让人羡慕。

所以你看,关键不在于谈不谈恋爱,谈了多少恋爱,而在于你有没有在这段关系里丢掉自己。

剥开“恋爱脑”,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啥?

其实很多被称为“恋爱脑”的女明星,童年可能并不幸福,比如缺爱、家庭不完整。长大後,她们容易把爱情当成治愈童年的良药,拼命想从对方身上找安全感,结果反而更容易受伤、失去自我。

伊能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小时候过得很苦,年轻时就是个“恋爱脑”晚期患者。曾经为了一个不靠谱的初恋男友,一个电话就丢掉了出演经典电影《悲情城市》女主角的机会,结果到了香港还被放了鸽子。她说那是因为童年缺失的爱,让她误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

但为什么现在伊能静和秦昊天天秀恩爱,没人骂她“恋爱脑”了呢?因为大家看到了她除了“某某老婆”之外,更多的身份。

作为艺人:她参加《浪姐》,拼尽全力,说自己出过23张专辑,不能对不起歌迷。

作为妈妈:她支持儿子哈利穿女装,被全网夸是“梦中情妈”。

作为写作者:她写的小作文情感细腻,让人看到了她的才华。

她的生活很丰满,爱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她掌控着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爱情掌控。

说到底,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恋爱”,而是“无脑”。

我们反感的是像早期董璇那样,一再降低底线,失去自我判断力的状态。我们欣赏的是张雨绮、大S那样,即使投入去爱,也始终掌握着关系主动权,随时有勇气抽身而退的清醒。

就像苗苗,刚和郑恺结婚生娃时,也被说是“恋爱脑”、“娇妻”。但当她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种菜、养鸡、设计花园的日常时,大家看到了一个在认真生活、享受家庭的她,那个“卑微”的形象就慢慢消失了。

董璇的口碑反转,也正是因为她终于展现了这种“主体性”。在签婚前协议时,她清醒地提出财产独立,并要求如果因为怀孕无法工作,男方必须承担起对她和她的家庭(包括孩子和前夫生的女儿)的责任。这一刻,大家才觉得,那个有底线、有智慧的董璇回来了。

我们骂的,其实是害怕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对女明星的“恋爱脑”这么敏感?也许是因为,在她们的故事里,我们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害怕成为的样子。

女明星有钱有颜,按理说抗风险能力比普通人强多了。可如果连她们在爱情里都会变得卑微、失去自我,都要脱一层皮,那普通女性在现实的婚恋中,面临的困境和风险岂不是更大?

我们的愤愤不平,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表面上是为女明星,深层里,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和担忧?我们害怕在感情里迷失,害怕为爱放弃一切却最终不被珍惜。所以,我们特别希望那些闪闪发光的她们,能活出一种我们理想中的模样:可以勇敢去爱,但永远不要忘了爱自己。

“恋爱脑”这个词本身可能有点标签化,但它引发的讨论,却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女性对自我价值的探寻。我们追求的,早已不是简单的“嫁得好”,而是在任何关系中,都能保持独立和尊严,能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底气。

所以,下次再看到哪个女明星被说“恋爱脑”时,不妨想想:她在这段关系里,还是不是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只要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无论她爱得多么轰轰烈烈,那都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清醒着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