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年凄凉的人,八成做过这三种事,不必同情
发布时间:2025-09-27 16:19 浏览量:2
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尽世态炎凉,抚慰孤单的心。
很多年前,在路上碰到乞丐或流浪汉,总会觉得他们可怜,心里会想:怎么没人管管他们,难道他们没家可归吗?
特别是在冬天,实在不忍心看他那样,每次都会递些食物过去,略尽绵薄之力,想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能感到一丝暖意。
后来和前辈们谈及这个话题,他们给我讲了很多他们当年的经历,因此我对这些人的印象有所改观。
此言不无道理,可怜之人确有可恨之处。
有些乞丐是假装的,有些是不愿干体力活,只想这样讨口热饭吃。至于流浪的人,有些确实可怜,有些则是自己造成的。
譬如说,有位当婆婆的女性,家里有两个儿媳。大儿媳为人本分、孝顺、顺从,小儿媳则有些任性,对婆婆既不关心也不尊重,然而这位婆婆却偏爱小儿媳。
婆婆的这个做法,大儿媳的心渐渐冷了,小儿媳却觉得婆婆这样没什么不对,而且,自己本来就没想过要赡养婆婆,一直觉得年纪大的婆婆是个负担。
同为儿媳,待遇却不一样,由此可以想见婆婆晚年的生活。
然而不少婆婆并未察觉自身过错,总认为大儿媳不够懂事,每逢婆媳碰面,便对她态度冷淡。
任何人都不傻,不会一直单方面付出,也不可能总是热脸贴冷屁股。
由此可见,一个人往后的生活有好有坏,原因都在于自己。晚年凄凉的人,多半是犯了这三种错,不必可怜。
偏心,让孩子们遭受不平等待遇
明理的父母,能够公平对待,不过分偏袒某个孩子,不会让其他孩子觉得父母偏心,这样再怎么孝顺也无意义。
父母买任何东西,都会想到每个子女,不会觉得谁不需要或不值得,不觉得钱不必花在谁身上。
儿女都是自己身上的肉,与儿女组成家庭的人同样受到尊重,不会因为学历、家境或脾气等因素而区别对待。
既然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就要平等相待,从不有所区别。
能做到这点的父母,晚年会很幸福。他们能好好教育子女,就不会在年老时被嫌弃、被推开。
而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往往很孤寂,晚辈们大多疏远他们,最终只能成为无人照顾的老人。
刻薄,除了自己事情外都不参与
一个格局不大的人,或许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处不好,更不用提亲戚了。
就是说,孤独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关键时刻连个陪伴自己的人都没有,无助之情可想而知。
活着时无人问津,死后亦不会有访客前来。
譬如说,我的发小的爷爷奶奶平时很少和外人来往,对自己孩子也并不亲近,甚至还要让自己的儿子和结婚二十多年的儿媳离婚。
结局是儿子和儿媳离了婚,老爷子走的时候很冷清,后事草草办完,一辈子就这样画上句号了。
对别人好一些,这没什么不好。自己跌倒了,也更容易有人扶起,而不是连个能抓的地方都没有。
像对谁都冷淡的人,晚年往往很不好过,不但要忍受孤独,还会无人照料,时常会感到绝望。
贪心,在金钱方面没有一点底线
为人需讲原则,不该做的事就别做,不能只顾自己,不要为了一点钱财就没了底线,不能一次次伤害他人。
你要明白,有些人现在派不上用场,不代表将来也毫无价值。
人活着,要学着多观察,多积攒经验,做事多思考,别太冲动,别只看眼前,也就是说,眼光不能太短浅。
一个人都做过些什么,人品怎样,有过接触的人都很清楚。
太贪心,一看见钱就挪不开步子的人,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遇见就想着躲开,力求没有来往。
做亏心事还是尽量避免吧,这类事情看似能带来眼前好处,可过后往往会惹来诸多麻烦,甚至可能一直纠缠不清。
总结:
有些老人晚年生活困顿,这多是自己先前行为的结果。
有能力时,若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肯助人,只认钱,这样下去,自然交不到朋友,日子也过不好。
人啊,任何时候都不要过于狂妄,总要为自己留有余地。
这样,当需要帮助时,总会有人伸手相助,不会出现看见你的人都对你漠不关心,只想着看你的笑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