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今天的素质,就是未来中国文明的天花板
发布时间:2025-09-28 13:16 浏览量:1
500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5000年后、五万年后又会怎样?
物质层面的答案无人能知——科技如何演进、经济如何扩张、社会如何组织,这些都难以预料。
但有一件事却并非完全不可预测:那就是中国人的素质与文明程度。
这一点,我们不必遥望未来,因为已经有现成的参照物:台湾。
台湾社会今天的素质与文明,正是未来中国人的极限。借用《创世记》的说法:台湾人的“形象”和“样式”,就是未来中国人的“形象”和“样式”。台湾的素质,就是中国文明的天花板。
一个社会文明的高度,取决于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水平,塑造了社会风貌、政治文明与思想格局。
今天台湾人所展现的,就是未来中国人所能抵达的最高点。再往后,不论多少年、多少世纪,都不会有实质突破。
既然台湾的今天就是未来的中国,那么,台湾的未来如何呢,台湾的未来是否继续影响或预示中国的未来?
不,台湾的今天就是台湾的明天,台湾的未来就是台湾的现在。台湾人今天的素质,就是台湾人未来的素质;台湾今天的文明,就是台湾未来的文明。为什么历史在台湾实现了终结?原因有二。
第一,台湾社会已经实现了遵循自然秩序的发展,自由环境已然具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换言之,今日如何,明日仍旧如何——文明的形态已定型。
第二,台湾人本质上仍是中国人。无论他们是否承认与大陆的联系,他们的精神与文化根基仍在中国传统之中。他们与大陆共享龙的文明,都是龙的子民。台湾人虽穿上现代社会的外衣,却没有走出中国文明的旧轨。
少年时,我和许多人一样,对台湾抱有仰慕。经济发达、影视流行、文化时髦,一切都比大陆先进得多。那时觉得台湾人素质应该很高。
及至有所了解、并在接触了台湾人之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文明的外壳之下,仍是中国人的心智模式,仍是中国式的局限。
后来我找到了原因,至今天看得更加清楚:他们虽然接触了现代文明,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仍是他们的主流思想和精神根基,这塑造了他们的文明底色和心智灵魂。他们仍没有脱离龙的传人的历史命运,而且他们也没有逃脱的自觉,他们仍安于这种文化,对真理无动于衷。
也就是说,台湾虽然在现代制度上完成了更新,却在心灵与文明上未能完成断裂与飞跃。台湾因此没有真正的“超越”,他们的思想灵魂,只是在另一条路径上重复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台湾人和大陆人的素质差别,其实就是席上与席下的差别,在本质上差别不大。
因此,大陆的传统乃是他们的传统,它们共享同一脐带。而传统构建历史,历史塑造未来。不必对未来过度幻想,因为未来就在历史当中。中国文明的根本未变,也不可能改变,因此未来也不可能彻底不同。
今天大陆经济高速增长,但国民素质真比上世纪六十年代高吗?真比唐宋、明清更深刻吗?知识量当然增加了,知道了二次函数、牛顿定律、质能方程、量子力学等等,但见识与思想并未脱胎换骨。这是中国的命运,也是台湾的镜像: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甚至制度革新,但并不能带来文明与灵魂的升华。
500年后的中国即便如此,我们仍可畅想500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那时,经济更加繁荣,科技在美欧日的牵引下持续进步;交通更发达,医疗更先进,许多当下的疑难杂症已被攻克。甚至,中国男足或许能进入世界杯前八——人口基数让这种概率并非虚妄。
然而,也不宜对未来作“无限美好”的遐想。比如,医学能治愈一些疑难疾病,却也会诞生新的难题;财富水平再高,生存竞争与工作压力依旧存在。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社会规律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改写。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素质格局。为便于把握,我可给出一个粗略的数据参考:
假设人口仍为14亿,届时具备常识素质的人口可能超过半数,大约14亿×51%即7亿多人,相较当下仅千万量级的群体,有巨大提升,增加了近51个百分点。
但这只是知识普及,而非文明超越。鉴于东方处在世界的边缘,因此一直将是龙居之地,故传统文化的惯性与“龙的传人”的自我认同,仍是文明底色。
真正追求真理、拥有信仰的人仍是少数,走向迷信的人愈发成为主流。信仰人群也许会在7亿“常识”人群中达到30%,即2亿左右;即便考虑到14亿整体人群,信仰人群也难达4亿,国家仍将以无神论与迷信为主流——正如今日的台湾。而既然今天的台湾就是未来的台湾,那么未来的中国,完全可以在今日台湾的镜面上看见自己的模样。
总之,要看未来,只需凝视台湾。因此,不必对未来抱持浪漫的幻想。台湾人的素质,就是未来中国人的天花板;台湾的文明,就是中国文明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