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超 80 亿!美国私营监狱牟利,囚犯倒欠 “坐牢费”

发布时间:2025-09-28 14:31  浏览量:1

当监狱成为赚快钱的来源,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就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经济学课本里,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边界吵了几十年,饭店、体育馆私有化没问题,但能源、军工这些命脉行业,总有人觉得必须姓公。

可自由市场的铁杆信徒不这么想,他们觉着哈耶克的理论就是真理,除了政府警察这些底线,其他统统可以私有化。

要是祖师爷亚当·斯密看到今天美国连监狱都能承包给私人公司,估计都得惊掉下巴,承认自己当年还是太含蓄,今天就扒开这层外衣,看看美国的私营监狱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美国的基因里,就带着点“法外狂徒”的不羁,按正常国家的法律标准衡量,不少美国人多多少少都沾点事儿。

过去大家心照不宣,只要不当街闹得天翻地覆,官府也懒得较真,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

化学合成毒品的浪潮席卷而来,瘾君子数量爆炸,毒贩子更是像野草一样疯长,那时的美国政府还算有点担当,对毒品的态度就一个字:打!可这打法出了大问题。

他们不搞基层治理,也不去端掉制毒窝点,就盯着中间环节的毒贩拼命抓,结果可想而知,抓人的速度哪赶得上犯罪滋生的速度?监狱系统瞬间爆满,人满为患。

关押犯人不是请客吃饭,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笔巨款,还得配备大量警力看管,这导致监狱经费严重超支,成了财政的无底洞。

怎么办?美国人想起了土木工程行业的黄金法则:分包。

政府觉得,自己管监狱效率低下是计划经济的锅,要是交给私营公司,让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运作,肯定能降本增效。

这么一想,路子就通了,政府只需要按人头给私营监狱老板打钱,每个犯人每年支付固定费用,剩下的麻烦事一概不管,简直省心省力。

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就以缓解收容压力为名,正式开启了监狱私营化的魔盒,到2022年,私营监狱关押了11.6万名犯人,产业规模超过80亿美元。

行业两大巨头美国矫正公司(CCA)和GEO集团,年收入分别做到了18.6亿和22.6亿美元。

政府为每个犯人每年支付大约2.3万美元,这笔钱看似不少,但对追求利润的公司来说,远远不够。

钱不够,怎么办?私营监狱把目光投向了犯人本身,在资本家眼里,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些被政府视为包袱的囚犯,浑身上下都是宝。

最先被盯上的是劳动力,私营监狱驱使囚犯从事繁重工作,但支付的工资每小时仅有0.17美元。

更离谱的是,囚犯的食宿还得自己掏钱,这么七扣八扣,工资不仅清零,很多人反而倒欠监狱一笔债,相当于“付费坐牢”,这操作简直颠覆常识。

通讯也是一块肥肉,囚犯想和外界通电话?必须使用监狱提供的通讯系统,资费比外面贵上一百倍那是家常便饭。

对于那些外面没有亲人接济的犯人,监狱也“贴心”地提供了“增值服务”。

美国的医疗产业不是发达吗?正好合作搞点人体实验,2002年俄克拉荷马州监狱就爆出丑闻,与药企合作对囚犯进行未经批准的艾滋病药物试验,注射一种所谓的“胸腺核蛋白质剂”,直接导致36名试验者中7人死亡。

这哪里是改造,分明是草菅人命。

就算你侥幸获得保释,监外执行,也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保释金公司会“好心”替你垫付保释金,但后续的利息能让你还到一百岁。

监外执行要戴电子镣铐?这设备可不是白给的,月租费高达300美元,从2017年到2021年,美国电子监控市场规模暴涨了400%。

这哪里是维护正义,简直是给华尔街开辟了一个新的韭菜种植园。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私营监狱硬是把这门看似赔钱的买卖做成了暴利行业。

而一旦盈利,资本的贪婪本性就暴露无遗,为了持续增长,他们需要更多“客户”——也就是更多的犯人。

罪恶的循环

资本要增值,监狱要盈利,最关键的就是保证有源源不断的犯人送进来。

从2010年到2015年,私营监狱行业投入了1460万美元进行游说和政治捐款,核心目的就是推动立法,延长刑期、扩大监禁范围。

2005年到2017年,CCA和GEO两家公司更是砸下2500万美元游说国会,成功推动了“强制最低量刑法”,让囚犯在监狱里待的时间尽可能长。

这还不够,政府甚至和私营监狱签订了“床位保障条款”,白纸黑字保证监狱的入住率不低于90%。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监狱入住率也要搞KPI?为了凑够这90%,办法只有一个:多抓人。

这就催生了骇人听闻的司法腐败,2003年到2008年,宾夕法尼亚州两名法官马克·恰瓦雷拉和迈克尔·科纳汗,收受了私营青少年监狱承包商超过200万美元的贿赂。

作为回报,他们在五年内把大约4000名青少年送进了私营监狱,这些孩子很多只是犯了轻微过错,比如小额盗窃、逃学、甚至乱穿马路。

有的案子审判过程不到一分钟,有个14岁女孩因为创建了一个搞笑网页被判刑,一个12岁男孩因为骂了别人母亲几句就被关押数月,按这个标准,互联网上的键盘侠们恐怕都得排队去踩缝纫机了。

这种机制导致美国监禁率全球第一,总共关了超过200万人,以全球4%的人口关押了全球25%的囚犯。

但这能怪犯罪的人吗?像芝加哥、巴尔的摩、底特律这些地方,基层治理完全崩溃,黑帮横行,毒品泛滥,教育缺失,工作机会为零。

在这种环境长大,三观想不扭曲都难,犯罪成了生存的日常。

私营监狱的生意,恰恰是建立在社会治理失败的伤口之上,形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恶性循环:治理越差,犯罪越多,监狱越满,资本家越开心。

那么,这些私营监狱里面的环境究竟怎样?答案你想得到。

联邦监狱里61%的女囚报告曾遭受性侵,阿拉巴马州的朱莉亚·塔特怀勒监狱曾强迫孕妇戴着脚镣分娩。

更残忍的是,为了节省医疗开支并掩盖普遍的强奸丑闻,私营监狱甚至对女囚进行非自愿的子宫切除手术。

2020年,佐治亚州移民拘留中心被曝光对184名女性实施了这种惨无人道的手术,囚犯失去自由是惩罚,但额外的这些暴行,让人不禁想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罪犯?

可怕的狱中环境让暴力事件激增,相比公立监狱,私营监狱里囚犯之间的袭击率高出65.8%,看守人员遇袭率高出48.7%。

囚犯和看守都成了受害者,那谁赢了?当然是背后的资本。

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然后把监狱包装成“社会基础设施”,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将其证券化,到金融市场上去圈钱。

美国矫正公司(CCA)的股价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暴涨了98%,资本家们甚至把公司注册到开曼群岛这种避税天堂,利润税率低至0.3%。看到这里,你只能“赞叹”:太伟大了!

私营监狱的种种乱象,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监狱是什么?是国家暴力机器的终极体现,是法律尊严和权威的象征。

如果连这最后一道底线都能像承包鱼塘一样被私有化,那说明这个国家已经没什么不能卖了。

当资本的逻辑彻底吞噬了司法,监狱就不再是改造罪犯的地方,而是变成了消化贫困人口、为资本增值的引擎。

美国的私营监狱,根本不是什么孤立的笑话,它是新自由主义走到尽头后,社会控制系统全面崩塌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当一切皆可买卖,当利润成为唯一信仰,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和底线将会如何荡然无存。

这给所有国家都敲响了警钟: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公平与正义,绝不能完全交给追逐利润的市场。

守护社会的底线,就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唯有坚持公正法治,强化社会治理,才能避免堕入这种以人为燃料的残酷生意,走向真正和谐有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