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签单数千万!好莱坞动捕巨头杀入具身智能,腾讯、字节系大佬带队

发布时间:2025-09-29 01:27  浏览量:1

一家为《权力的游戏》、《金刚狼》等好莱坞大片提供动捕技术的公司,仅用8个月就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数千万元签单,比去年全年增长5倍!

这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是全球动捕巨头诺亦腾在具身智能赛道的一次关键布局。近日,诺亦腾分拆的机器人数据公司"诺亦腾机器人(Noitom Robotics)"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尔法公社、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Pre-A轮融资也正在推进中。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家新公司的豪华阵容:前腾讯Robotics X Lab具身智能中心负责人韩磊(T13)担任首席科学家,前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硬件负责人、罗永浩"细红线"硬件负责人许安民加盟,还有来自商汤、百度、阿里等大厂的前高管纷纷加入。

►从好莱坞特效到机器人数据:一个意外的拆分

诺亦腾机器人的故事,要从一通改变命运的电话说起。

作为占据全球70%专业动作捕捉市场份额的行业巨头,诺亦腾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影视特效领域的隐形冠军。好莱坞巨作包括《权力的游戏》、《金刚狼》、《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等。

2023年,国际顶尖机器人公司突然向诺亦腾提出上百套动捕设备的采购需求。这个数量让业内震惊——过去十多年,即便是好莱坞大制作,按项目采购也不过几套,最多十几套。

2025年初,诺亦腾做出重要决策:将机器人团队独立分拆,成立诺亦腾机器人,专注于为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产业提供全链路数据解决方案。

诺亦腾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戴若犁坦言,从服务电影游戏行业进入机器人数据赛道,自己是被动被"抓进来"的。但这个看似偶然的商业需求,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与大语言模型可以从互联网获取海量文本不同,物理世界的交互数据极度稀缺。动作捕捉技术能够将人类动作高精度地迁移到机器人身上,成为了当下较为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无论是硬件销售、数据服务还是直接的数据授权,都将成为巨大的市场。

►为何顶级大厂精英纷纷押注这条新赛道?

诺亦腾机器人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其汇聚的顶尖人才。

首席科学家韩磊是前腾讯Robotics X Lab具身智能中心负责人(T13级别),这位北京大学博士在机器人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累计发表过60余篇顶级期刊会议论文。他主导的"四足机器人全场景运动控制研究"登上过《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封面,在业内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

硬件团队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硬件工程副总裁许安民曾是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硬件负责人(4-1级),也是罗永浩"细红线"的硬件负责人。这位消费级硬件领域的老将还曾是华为终端fellow(顶尖技术专家),在锤子科技等多家公司带队推进过现象级产品的研发。

产品线由CPO栾青博士负责,他曾是微软高级研发及高级产品经理,回国后在商汤数字空间事业群担任副总裁,主导搭建了为众多应用及手机厂商提供AR特效服务的"SenseAR"引擎,并推出了业内首款可控数字人平台"如影"。

戴若犁本人的背景同样亮眼。这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是国内早期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者之一,拥有力学、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背景。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大空间多人半物理仿真虚拟现实平台",被业界专家评价为"当前世界上体验最好的完全沉浸式VR体验解决方案"之一。在行业内,戴若犁有相当的号召力,圈子里人称"小戴师兄"、"戴博士"。

这支汇聚了腾讯、字节、商汤、百度、阿里等大厂前高管的团队,正在瞄准一个巨大的市场。

►一条稀缺数据的商业化破局之路

诺亦腾在动捕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其进入机器人数据市场提供了独特优势。诺亦腾机器人已具备从软件到硬件的全域研发能力,拥有200余项专利软著,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在胡润研究院《2019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中,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27位

在具体业务层面,诺亦腾机器人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产品布局。公司利用NVIDIA ISAAC构建起具身智能数据工厂,帮助机器人企业接入动作捕捉和高精度追踪数据流,实现机器人本体在仿真与真实环境中的驱动。

近两年,他们接到了国内近30家机器人厂商的订单,包括达摩院、智元、千寻、字节、小鹏、腾讯。除此之外,还有李飞飞在内的一众高校的机器人研究所、地方政府牵头的机器人共建基地等等。

最令人瞩目的是其商业化速度——2025年前八个月,诺亦腾机器人已经实现了数千万元的签单,相比去年全年增长了5倍。这个成绩对于一家刚刚独立运营的公司来说,堪称惊人。

这种快速增长得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势头。根据《"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将显著提升。政策支持为机器人数据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空间。

然而,关于数据收集的最佳策略,行业内仍存在争议。一些人主张效仿自动驾驶的成功经验,大规模收集真实世界数据;另一些人则担心在模型尚未成熟时盲目收集数据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机器人应用场景比自动驾驶更加复杂多样,简单照搬经验并不可行。

诺亦腾机器人正在探索一条独特的道路。通过将成熟的动捕技术与机器人需求相结合,公司既能发挥在动捕领域的技术优势,又能精准对接机器人行业的实际需求。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初步验证。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商业选择,更代表着整个动捕行业向更广阔应用领域的拓展。

从娱乐到智能制造,从虚拟到现实,这场由好莱坞动捕技术引发的机器人数据革命才刚刚开始。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与生活场景的关键时期,诺亦腾机器人或将成为激活整个产业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