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账号被封禁!这次真的“遇到事了”

发布时间:2025-09-29 11:39  浏览量:1

还记得那个放话“8、9月看不到我直播就是出事”的张雪峰吗?一语成谶

9月24日,这个坐拥四千万粉丝的教育顶流,在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四大平台的主账号同步被禁止关注。平台给出的理由异常统一:“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

事发后,张雪峰本人对媒体的回应只有一句“是账号问题”,便匆匆挂断电话。与此形成微妙反差的是,其工作室对外表示“正在反省”。这轻描淡写的解释,完全无法平息外界的种种猜测。

一、四面楚歌:账号被封禁,商业版图浮现

尽管主账号被限制,但细心的网友发现,“张雪峰讲家庭教育”、“峰学蔚来教研中心”等相关矩阵账号仍在直播带货。当网友们涌入直播间询问具体情况时,主播们均选择视而不见,未作任何答复。

这起事件瞬间引爆网络,不少网友直接联想到他今年6月的直播。当时他眼角含泪、双手合十,预言自己“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可能随时会退出直播。如今看来,这番告别词如同提前写好的剧本。

封禁背后,是张雪峰庞大的商业帝国。企查查信息显示,张雪峰(本名张子彪)名下关联10家企业,其中8家为存续状态,间接投资的企业更是超过140家

从考研导师到教育公司老板,再到跨界创投,他已完成了从“普通人家代言人”到商业巨擘的转身。

二、争议漩涡:“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狂欢与反噬

张雪峰的走红,始终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他的一系列惊人言论,堪称其“流量密码”:

他曾将文科专业总结为“服务业”,并用一个“舔”字概括;他公然宣称“把孩子打晕也别报新闻学”;他评价“哈工大最牛,哈理工狗屁都不是”,引发轩然大波后道歉了事。

这些言论在为他收割巨大流量的同时,也让他多次被官媒点名批评。有评论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张雪峰的教育指导充满极端功利化色彩,其不断强化“天坑专业”的概念,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视为“就业陷阱”,这种片面导向如果成为主流,将动摇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根基

更讽刺的是,他五年前曾大力推荐土木工程“就业稳定、前景广阔”,而今年却对咨询该专业的考生语带嘲讽。这种前后矛盾,恰恰暴露了其功利化建议的短视本质

三、商业悖论:普通人家代言人VS万元天价咨询

张雪峰最受诟病的,莫过于其商业模式的悖论。

他一边以“普通人家代言人”自居,一边却推出高达17999元的“圆梦卡”志愿填报服务,已然将教育咨询变成奢侈品。当“打破信息差”的崇高口号,最终演变为“制造焦虑-收割流量-高价变现”的商业链条时,其初衷便值得怀疑。

那些认为张雪峰“拯救底层人民信息差”的拥护者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上万元的天价咨询费

他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只是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提供了又一条“抢占先机”的路径。

四、教育反思:焦虑营销与价值导向的平衡

此次账号被封,早有征兆。

今年5月,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涉高考违法有害信息查处工作,重点打击“绝密押题卷”等夸大宣传行为。

张雪峰团队当时主推的“高考预测卷”被指踩中红线——其宣传“5月1日印刷完成押题卷”,但实际高考命题5月才启动封闭工作,相关宣传涉嫌虚假信息。

政策出台后,其团队火速删除所有涉预测卷的宣传视频。

官媒对此评论道,此次多平台的封禁措施,可视为对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的一次必要矫正。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容被急功近利的商业逻辑所绑架。

张雪峰的“倒下”,是一个现象级网红的退场,更是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全民反思。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在现实压力下,如何坚持教育的长远价值而非短期功利?这些问题,不会因张雪峰的退场而消失。

正如官媒所言:“唯有摒弃功利至上的思维,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才能真正惠及每一个普通家庭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