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的老师和学生啊,文徵明《答陈道复》

发布时间:2025-09-29 20:49  浏览量:1

尘土劳劳未隐身,经营深愧郄嘉宾。纸窗竹榻相将老,杂树幽花次第春。

未恨凝尘空四壁,更能邀月作三人。凭君莫笑规模俭,政恐光华不称贫。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作品,名为《答陈道复》。陈道复就是明代著名画家陈淳,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创者。文徵明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都能画。他是陈淳的老师,陈淳从小跟他学习诗文书画。

文徵明曾经说过一句话,“陈淳非吾徒也。”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导致老师都不认学生了。非也,由于陈淳天分极高,中晚期的风格已经摆脱了文徵明的影响,有了独立面貌。文徵明发自肺腑地喜欢这位弟子,不愿意和他抢风头。从这首诗中也能看到,文徵明对陈淳特别呵护。他很包容陈淳的创新,觉得这位弟子在书画上前途不可限量。多好的老师和学生啊,那就赶紧读下这首诗吧。

陈淳早期风格和文徵明很像,都属于工细清新的风格。陈淳中年开始研究写意技法,寻找艺术创作的新方向。有人不理解陈淳的转型,文徵明作为老师表示全力支持。有了老师的鼓励,陈淳的画风从细腻变为畅快洒脱。

文徵明很谦虚,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为了求取功名曾经奔波劳碌。郄嘉宾是东晋名士郄超,文徵明说自己远不如古人。为什么文徵明拿自己和郄超比较,其中一个原因是郄超不但功成名就还是著名书法家。文徵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为了科举努力,他创下一人落榜9次的记录。在明代文化名人里,他是落榜第一人。文徵明从26岁到57岁,将近30年的时间里备受打击。他知道不被认可的痛苦,表达出他理解陈淳的选择。

文徵明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就是避免让人觉得他自持身份要压陈淳一头。他怕引起陈淳的逆反心理,先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文徵明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并不高,纸糊的窗子,竹子做的床榻,陪伴他很多年了。为什么他还要参加科举呢?岂不是他的行为和他的精神需求产生了矛盾。文徵明解释了其中了原因,他向往隐逸生活,只是受到世俗观念影响觉得求取功名才是文人的唯一出路。他想告诉陈淳,他错了。像闲花野草那样自由生长,甘于淡泊也是不错的选择。

千万不要因为家徒四壁,到处都是灰尘而感到遗憾。李白在月下独酌的时候,举起酒杯邀请天上明月同饮,这才是文人本色。他对陈淳的创新精神表示理解和支持,没有必要因为世俗言论停止创作。在他看来,陈淳的才情堪比李白,肯定会走出一条新路。

生活简朴那是安贫乐道,没有必要羡慕享受荣华富贵的俗人。文徵明完全站在陈淳的立场,帮他发声,这样老师你一定很羡慕吧!

如何评价杜甫、韩愈的文学成就,他赋诗一首

他所求不多,只愿安稳度日,姜夔《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