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文化苦旅》|历史与旅行的深邃对话!

发布时间:2025-09-30 07:59  浏览量:1

文化的足迹:历史与旅行的深邃对话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探索自我,理解世界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以最平凡的姿态出现,却又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着后世。

文化,是一种记忆,一种沉淀,更是一种传承。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旅行,不只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看自己。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每一个历史的痕迹,都是文化的烙印,每一个文化的烙印,都是历史的见证。

历史,是一本无字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眼去看,用脚去走。

文化,是一种力量,它能穿透历史的尘埃,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旅行,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广阔,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人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历史,是一种记忆,一种沉淀,更是一种启示。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经典散文集,以“文化大散文”的形式,串联历史、地理与深厚的人文哲思,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书中,作者踏访敦煌莫高窟、都江堰等人类文明的瑰宝,通过这些古迹来探问我们文化的根基在哪里,文明是否仍在延续。

这本散文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全书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踩互损之中,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之间。

★人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我们就能找到终点,价值和生命的终点。

❉❉❉❉❉❉

这本散文集对散文特别是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指引着大家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

作者写作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然年老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其次,应该是作者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慰藉。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文化苦旅》余秋雨

01

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有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02

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恃,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另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

03

在人类历史上,一切高度文明的城堡被攻克后,下场总是特别悲惨。因为胜利者知道,城堡里边已经形成了一种远远高于自己的文明秩序。改下来后,无法控制、无法融入,无法改造,除了毁灭,别无他途。

04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文化苦旅》

“世界总是给人以新鲜感,正因有了未知才有了好奇心,才有了探索世界的欲望。愈是探索发现世界越大,我们越渺小,就更加想在有生之年了解到更多。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来了去了对世界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又是有意义的,这个只能每个人在心里感受,对于我来说,也许就是对世界抱有好奇心,用一颗探索之心感受世界、了解世界,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吧。”

05

文人总未免孤独,愿意找个山水胜处躲避起来;但文化的本性是沟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层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种聚会,哪怕是跨越时空也在所不惜,而庐山正是这种企盼中的聚会的理想地点。

——余秋雨《文化苦旅》 ​​​ ​

06

人世间确实为脆弱和虚荣的人群设置了一系列栏杆和缆绳,道破他们的易断和不实,一开始也许会让人若有所失,深感惶恐。其实,让脆弱暴露脆弱,让空虚展现空虚,让生命回归生命,反而会带来根本的轻松和安全。

——《文化苦旅》 ​​​

07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08

哭是哭了,唱是唱了,走还是走了。我相信,那些多情女子在大路边滴下的眼泪,为山西终成“海内最富”的局面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09

山西人机智而不小心眼,厚实而不排他,不愿意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弃义,这可称之“大商人心志”——在南方商家中虽然也有,但不如山西人坚实。

10

没有焚毁的,是天一阁本身。这幢楼像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再大的灾难也承受得住。但它不仅仅是承受,而是以满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姓范的和不是姓范的,看得他们一次次低下头去又仰起头来,登天一阁的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苦旅》记载了余秋雨老师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怡人的江南小镇的文化足迹。旅途中夹杂的许多情感:喜悦、激动、愤慨、沉痛……最终汇聚成一个苦字,中国史上诉说羇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之味浓得化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