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机铁芯到人形机器人,年内股价大涨230%!震裕科技:制造进阶,营收激增,回款难解

发布时间:2025-09-30 20:41  浏览量:2

绑定宁王的喜与忧。

作者 | 贝壳XY

编辑 | 小白

初闻新能源汽车,似乎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之久。时至今日,这一行业不仅经久不衰,反而展现出愈发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双增长,增长均在25%以上。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37.3%和36.7%,增速持续迅猛。

看到这组数字,风云君赶忙扒拉扒拉A股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看看有没有未曾覆盖过的“漏网之鱼”——别说,还真发现一家!

震裕科技(300953.SZ),主营三电领域的精密结构件,是宁德时代眼前的“红人”,近几年业务持续拓展,二级市场股价也屡创新高,年初至今涨幅已接近230%!

那么,这家公司的真实质地究竟如何,一起来瞧瞧?

深耕精密模具,领跑电机铁芯与锂电结构件

01 高精度级进模具起家,国内前十大电机铁芯模具供应商

电机,俗称“马达”,作为关键动力源,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高效转换,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用电器、航空航天、能源产业等多个领域。

很多人以为电机就是个“转圈圈”的东西,实则不然。电机里最关键的部分,叫做定转子铁芯,它长得像一堆叠叠乐的铁片,薄如蝉翼,却决定了电机的效率、噪音、寿命、甚至是你电动车的百公里电耗。

(注:定转子铁芯)

这堆铁片,并不是随便冲出来的,而是通过高精度级进模具冲压而成,每片厚度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数十分之一。并且,模具还得承受住每分钟上千次的冲压磨损,精度一旦下降,铁芯就变形,电机就“心脏病”,整车就“趴窝”。

可以说,谁掌握了铁芯模具,谁就掌握了电机的“心脏手术刀”——震裕科技,就是这个“手术刀”的制造商。

震裕科技创始人蒋震林,早年曾在国营厂担任模具钳工,1994年开始自建工厂搞模具,从家电电机铁芯模具起手,逐步切入技术要求更高、天花板更高的新能源汽车赛道。

历经数十年研发迭代,公司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精度已达到0.002mm,高于行业标准,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海外厂商的长期垄断,现已进入多领域龙头的供应链中,成为国内前十大压缩机生产企业电机铁芯模具的主要供应商。

02 从模具到产品,国内电机铁芯龙头

当然,震裕科技并不满足于只卖“手术刀”,它开始亲自下场“做手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公司相继启动了电机铁芯机结构件项目和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

也就是说,震裕科技从卖模具,到卖模具冲出来的产品。毕竟模具只能卖一次,产品却能月月卖、年年卖、跟着电机一起卖。

凭借在模具领域积累的客户资源,公司电机铁芯业务快速放量。目前,震裕科技已成为比亚迪全系纯电及全系混动平台电机铁芯供应商,2024年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同时也为理想、问界、极氪、沃尔沃等多家主流车企供货。

震裕科技现已成为国内电机铁芯龙头企业,2023年这一业务实现收入17.11亿元,相较2017年增长近16倍,2024年因某客户转为来料加工模式,收入小幅回落至15.09亿元,但仍明显高于其他几家同业厂商。

同时,自产自研模具的优势在成本控制上也得到体现。2024年,震裕科技的电机铁芯毛利率为18.85%,明显高于同行,且是业内少有的盈利能力正增长的公司。

随着新能源车企相继推出双电机版本车型,单车电机装机量由2019年的1.1个上升至2023年的1.4个,电机铁芯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震裕科技将持续受益。

03 绑定宁德时代,锂电结构件市占率快速提升

另一个同步向下游延伸的业务是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也是通过模具冲压完成,产品包括锂电池的外壳、盖板等,占锂电池成本的16%-20%。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快速崛起,近些年锂电池结构件需求持续攀升。据东吴证券测算,预计2025年全球结构件市场空间约481亿元,未来3年复合增速将保持在15-20%左右。

行业早期竞争激烈,但随着客户绑定与工艺门槛提升,格局逐步清晰。震裕科技凭借模具技术优势,较早切入宁德时代供应链,并陆续开拓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客户,市占率快速提升。

2024年,公司锂电结构件创收42亿,同比高增近30%,快于行业增速。据东吴证券测算,其市占率现已超过20%,较2021年提升逾10个百分点,仅次于龙头科达利(002850.SZ),是宁德时代该品类第二大供应商。

截至目前,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也跃升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占比接近60%,较2019年上升超30个百分点。

营收6年翻10倍,但现金流累计失血超50亿

过去多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起势,震裕科技三大业务协同发力,最终交出了不错的成绩。

营收方面,从2019年的7.5亿增长至2024年的71.3亿,6年时间近乎翻了十倍,增速惊人。2025年上半年延续增势,同比增长近30%至40.5亿元。

但利润端的表现稍有曲折,2022-2023年连续大跌,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5月交付给宁德时代的部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客户工时损耗和产品报废损失,导致公司计提大额存货减值,并赔偿宁德时代4,464万元。

好在这次意外并未影响双方的后续合作,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恢复至2.5亿元,相较2019年增长超2倍,2025年上半年更是同比大增60%至2.1亿元,趋近上年全年水平,这其实也从侧面反应出客户关系的稳定性与强黏性。

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新客户以降低单一大客户依赖。2024年,来自宁德时代的收入占比为41.55%,相较2022年下降约8个百分点。

不过,面对宁德时代这类大客户,公司的回款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达36.74亿,占到当年总收入的五成以上,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常年为负,2019-2024年至今累计净流出24.47亿。

再扣除不菲的资本开支外,同期自由现金流累计为-51亿元,失血惨烈。

不仅是震裕科技,就连龙头科达利前些年也是现金流入不敷出,失血数十亿。近两年,随着竞争格局日益稳定,两家公司的现金流均有所改善,震裕科技失血程度明显减缓,而科达利则已进入“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但从偿债角度来说,公司仍面临不小的压力。截至2025年6月末,手握货币资金不到11亿元,但长短期借款却高达42.52亿,现金缺口较大,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仍处于64.1%、37.9%的高位水平,且显著高于科达利。

新增长点: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逐步放量

再来说回业务层面,除了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外,公司正凭借在精密结构件方面的技术积累,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赛道,产品布局涵盖丝杠、线性执行器、灵巧手精密零部件等。

拿丝杠来说,作为一种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大规模量产后丝杠成本可达2万/台,成本占比超20%。

丝杠主要分为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梯形丝杠三种。其中,行星滚柱丝杠具有更高负载、更小体积、更优传动比等优点,精度要求相对更高,加工难度也相对更大,特斯拉Optimus的14个直线关节就采用的是行星滚柱丝杠方案。

据东吴证券测算,随着特斯拉方案逐步成熟,各厂商采用行星滚柱丝杠方案数量逐步提升,当前开普勒等厂商已开始使用直线关节,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为350万台,对应行星滚柱丝杆市场规模455亿元。

目前,国内丝杠市场主要由瑞士Rollvis、GSA及法国Ewellix等海外企业主导,据观研天下统计,2024年三者合计份额达65%以上。国内产业刚起步。具备精密加工能力的企业有望率先抢占市场,震裕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有券商指出,震裕科技的现有精密加工能力可覆盖丝杠60%的技术壁垒点,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目前,公司已具备设计、生产及检测的全套反向行星滚柱丝杠生产成熟工艺,完成量产SOP验证,建成两条行星滚柱丝杆半自动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日平均产能提升到120套。

客户拓展方面,现正处于某海外大客户的供应商导入流程审核阶段;国内目前已采用或正在研发使用线性执行器模组和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基本实现批量供货、送样、技术交流等全覆盖。

线性执行器也已迭代至第三代产品,并已向国内外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本体客户送样,具备量产能力。

灵巧手精密零部件领域,公司已实现微型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微型行星齿轮组及微型蜗杆齿轮等组件的交付,微型传动模组已取得国内外客户小批量订单,未来有望逐步贡献业绩。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