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年度“责任答卷”:去年受托资产首超29.56万亿元,员工队伍回暖,16.68万亿元赋能实体
发布时间:2025-09-30 21:25 浏览量:2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在服务实体经济与践行社会责任的双向赛道上,中国信托业正以务实行动力书写发展答卷。
9月29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4—2025 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全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突破29.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慈善信托新增规模同比增长超30%,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3200亿元。与此同时,员工队伍回暖向好,多项指标印证信托业已从“规模恢复”迈入“价值提升”的新阶段。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宪明表示,2024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从“开局起步”走向“全面深化”;进入2025年,行业更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未来,行业将在规范中稳健转型、于创新中寻求突破。
16.68万亿元投向实体经济
《报告》显示,2024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全行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达29.56万亿元,同比增幅23.58%,这一增速标志行业转型成效持续释放。
资金信托成为核心增长极,规模达2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02%。其中,28.81%直接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另有46.17%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支持实体经济,二者合计规模达16.68万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突破10.27万亿元,同比激增55.61%,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核心引擎”。
“这背后是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发力。”业内分析人士柏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4年信托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呈现“直接+间接”双路径格局,基本覆盖实体经济各重点行业。
中诚信托财富中心慈善信托部负责人沈苗妙介绍道,2024年信托业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12万亿元,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0.77万亿元,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67万亿元,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14万亿元,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0.76万亿元,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与精准资源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规模3376亿元,同时信托业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服务信托等新模式。
此外,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信托业创新数字信托产品服务。信托公司也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浪潮,加快数智化转型。
慈善信托新增备案规模同比升30.07%
2024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为信托公司进一步发展公益慈善信托、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法制基础。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载体,2024年慈善信托迎来“量质双升”的爆发期。
《报告》显示,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备案539单,较上年增加85单,同比增长18.72%;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较上年增加3.84亿元,同比增长30.07%,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85.07亿元。
从发展特点看,2024年慈善信托呈现三大突破:一是关注领域更多元,除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传统领域外,延伸至社区治理、罕见病救助、老年认知障碍干预、女性发展等细分场景;二是财产形式更丰富,股权、闲置不动产、知识产权许可费等非现金资产纳入信托财产,提升资金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三是与其他信托业务协同紧密,如与家族信托融合,实现慈善财富传承与慈善理念传递;和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联动,吸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
紫金信托李媛还表示,信托业通过开通线上参与渠道、与慈善基金会合作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拓展路径。信托公司还持续打造慈善信托品牌,设立大额慈善信托,扩大慈善信托的影响力。
员工增加321人
行业发展,人才为本。
在中国信托业协会此前发布的《2023-2024 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曾提到,截至2023年末,信托业员工人数为17563人。再往前的2022年末,64家信托公司共有员工20691人。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曾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减员的最大动力就是业务转型和业绩压力。信托公司从业务转型的需求出发,一方面大量裁撤合并传统业务团队人员及中后台人员,另一方面大量招聘与新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才。“而从运营成本的角度出发,经营困难是行业转型面临的普遍问题,减少人力投入,压缩经营成本也是正常现象。”
现如今,《报告》最新披露,截至2024年末,信托公司员工总数达17884人,较2023年增加321人。同时队伍结构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特征。其中,40岁及以下员工占比超六成,体现出信托业以中青年从业人员为中坚力量。
在学历层次上,硕士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逐年增长,充分表明信托业的人才队伍正朝着高素质、专业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外贸信托黄瀚指出,在人才配置方面,行业注重内部流动与外部引入相结合。部分机构通过设立科研实践平台,积极引进跨学科背景的高端人才;常态化轮岗机制逐步建立,推动人才在不同业务条线间有序流动;另有机构围绕高端人才发展规划,分类分层构建专业化、结构化的人才体系。相关举措有助于打破职能壁垒,提升人才资源的整合效能。
“总体来看,信托行业正以系统的人才战略、扎实的培养举措和温暖的关爱文化,持续提升人本价值,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黄瀚说。
谈及未来,《报告》表示,我国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既要发挥行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也要逐步探索、确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是信托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高质量的信托从业人员,是信托业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