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肺癌!研究:空气污染还会恶化睡眠呼吸暂停

发布时间:2025-10-02 18:10  浏览量:1

最近看到个挺颠覆认知的研究,米兰比可卡大学有个叫MartinoPengo的副教授,带着团队查了14个欧洲国家、25个城市的情况,对象是19325名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

一开始我以为空气污染顶多跟咳嗽、肺癌挂钩,谁能想到还能跟睡觉喘气的毛病扯上关系?
这个研究不只是看患者的年龄、性别,还把他们的体重指数、吸烟习惯都算进去了,另外还对照了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的空气质量记录。

那服务挺厉害的,靠卫星和地面站点盯着污染物,连不同城市PM10的浓度都能精准算出来。

最后得出的结果挺明确,PM10浓度每升高一个单位,患者每小时睡眠里呼吸中断的次数就平均多0.41次,本来想觉得“才0.41次,能有啥影响”,后来发现不对,一晚上睡八小时,累积下来就多好几次,长期这么着,睡眠质量肯定垮。

像北欧的斯德哥尔摩,PM10年均才8微克每立方米,那边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就轻;意大利米兰年均18微克每立方米,患者的病情就重不少。

很显然,污染对睡眠的影响,在人群层面其实挺严重的,不是小事儿。

就是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汽车尾气、工业生产都会排这个,这些小颗粒能钻进呼吸道,还会刺激气道引发炎症,平时看天气预报报PM10数值,我也就扫一眼,根本没想过这玩意儿能在睡着的时候捣乱,睡眠时气道肌肉本来就松,炎症一刺激,气道更容易堵,这不就加重呼吸暂停了吗 ?

Pengo教授也说了,就算把体重、吸烟这些影响因素都排除,长期接触PM10和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还是正相关。

这就提醒医生了,以后看这类患者,不能只问“你胖不胖、抽不抽烟”,还得问问人住的地方空气质量怎么样?更让人在意的是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不只是睡不好那么简单,它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发作,甚至2型糖尿病、抑郁症。

有数据说,没治的患者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5倍,白天犯困还容易出事故。

更何况,现在很多人本来睡眠就不够,再加上污染添乱,身体哪扛得住?

研究发现,污染对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在不同城市差别挺大,有的地方影响特别明显,有的地方就弱,甚至没影响,这是为啥呢?后来看分析才明白,跟气候、污染物构成还有医疗诊断都有关系,比如北欧湿润,空气里的水汽能粘住一部分PM10,让颗粒活性降低;南欧干燥,颗粒飘得久,影响自然大。

还有污染物的成分,柏林的PM10里工业排放多,含重金属,毒性强,哥本哈根多来自交通,成分单一,影响就轻点儿。

另外,西欧国家对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率高,能更早发现症状,东欧有些国家筛查率低,可能没及时记录,数据上就显得影响小。

克里特岛大学的SophiaSchiza教授说得挺对,这研究其实给环境医学提了个新方向,以前医生都盯着年龄、肥胖这些个人因素,现在得把环境也加进去。

以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也得考虑空气质量,比如欧盟就计划2030年把PM10的年均标准降到15微克每立方米,这都是受这类研究的影响。

无奈之下,用个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是个办法,有研究说这玩意儿能降80%的室内PM10,还能让呼吸中断次数少15%,成本不高,也容易操作,对政府来说,就得控汽车尾气、限工业排放,从源头减污染。

这研究没说透的事儿,未来还得接着查,不过有一点得说清楚,这研究是观察性的,没法直接证明“污染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只能说两者有关联。

所以Pengo团队接下来打算接着研究,比如为啥有些人对污染更敏感,还有降低污染能不能真的改善睡眠症状,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有更精准的应对办法。

这个研究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保护环境不只是为了蓝天,还为了咱们的睡眠和健康,平时多关注下住的地方的空气质量,能做些防护就做些,总没坏处。

这研究最大的价值,就是把“空气污染”和“睡眠健康”这两个看似不搭边的事儿连起来了,以后不管是医生看病,还是咱们自己护身体,都得多考虑一层环境因素,毕竟,能睡个安稳觉,才是好好生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