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军师,徐庶能让关羽,张飞服气,为什么,就不服诸葛亮
发布时间:2025-04-19 07:28 浏览量:2
先说徐庶,他早年是个游侠,喜欢舞刀弄枪,后来才开始读书,刘备在新野的时候,徐庶才去投奔他,那时候刘备的家底还薄,手下就关张赵这些人,地盘也小,正是缺谋士的时候,徐庶一上来,就帮刘备出了不少主意。
徐庶
曹操派夏侯惇,于禁来攻打新野的时候,刘备用了徐庶的计策,在博望坡打败了曹军,这一仗虽然规模不算特别大,但实实在在打胜了,关羽张飞跟着打了胜仗,自然觉得这谋士有用。
徐庶早年也是江湖人,性格可能更对关张的脾气,都是直来直去的,没啥架子,关张虽然厉害,但对能打胜仗的人还是尊重的,毕竟战场上拿结果说话,徐庶一来就有实绩,他们自然服气。
再看诸葛亮,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才27岁,比关羽张飞小不少,他早年隐居隆中,名声是大,卧龙嘛,但毕竟没带过兵打过仗,刘备请他出山,是听了徐庶的推荐,而且三顾茅庐,对他特别看重,可关张看在眼里,可能就有点想法了,你想啊,他们跟着刘备出生入死多少年,突然来个年轻书生,主公对他比自己还亲近,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
诸葛亮
诸葛亮刚上任的时候,主要做的是战略规划,长远打算,可关张是武将,更关心眼前怎么打仗,诸葛亮没立刻拿出具体的军事胜利,他们就觉得这人是不是只会空谈。
还有一点,徐庶在刘备那的时候,刘备的势力小,关张和主公的关系更紧密,团队结构简单,徐庶作为谋士,直接参与军事指挥,和关张配合起来更直接。
诸葛亮来了之后,刘备对他的倚重是全方位的,不光军事,还有政治、后勤这些方面,诸葛亮可能更注重整体规划,比如整顿军队纪律,协调各方资源,这些工作不像打胜仗那么直观,关张可能觉得他事多,净搞些看不见的东西,不如徐庶来得实在。
另外,关羽这人傲气,张飞脾气暴,对文人本来就有点看法。徐庶虽然读书,但早年有游侠经历,身上有股子武气,和他们更合得来。
关羽-张飞
诸葛亮是典型的文人,说话做事可能更讲究条理,关张就觉得他酸腐,尤其是关羽,心高气傲,连孙权都看不上,怎么会轻易服一个比自己小,又没上过战场的书生?
张飞虽然后来对诸葛亮挺尊敬,但一开始也可能觉得这书生是靠嘴皮子上位的,不服气。
还有个实际情况,徐庶在刘备身身边时间不长,后来因为母亲被曹操抓住,不得不离开,他在的时候,刘备正处于低谷,急需人才,关张也知道厉害的谋士难找,所以对徐庶的能力接受得快。
诸葛亮来的时候,刘备虽然还没成气候,但已经有了一定的班底,关张作为元老,对新人的要求自然更高,尤其是这个新人还一来就受重用,他们心里的坎儿就更难过去。
直到后来,诸葛亮指挥了博望坡之战,火烧博望,打败曹军,关张才开始觉得这人确实有本事。
再往后赤壁之战,联吴抗曹,诸葛亮展现了外交和军事才能,慢慢才让关张心服口服,但刚上任的时候,确实因为年轻、没实绩、风格不同,让关张有抵触。
说白了,关张都是务实的武将,谁能带着打胜仗,谁能拿出真本事,他们就服谁,徐庶一来就用战绩说话,又是他们喜欢的直爽性格,自然容易接受。
诸葛亮一开始靠的是名声和战略规划,没立刻拿出看得见的成果,加上年轻、作风不同,就让这俩老将心里犯嘀咕。
后来诸葛亮用一次次的胜利证明了自己,才彻底让关张服气,不管多有本事,刚到一个团队,还是得用实际行动说话,尤其是面对老将,更得拿出硬成绩才行。
- 上一篇:王翀:一个自由青年的戏剧之路
- 下一篇:林黛玉追求贾宝玉是为了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