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迹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发布时间:2025-10-05 13:29 浏览量:3
从提交上市申请到通过聆讯,仅仅耗时10天,国内一机器人概念股港交所上市进程提速。
据报道,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迹科技”) 10 月 3 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有望于近期挂牌。9月22日,云迹科技更新招股书,通过18C规则(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申请上市。
若云迹科技上市成功,公司将成为港交所“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迈出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
AI智能体破局者
当全球科技界热议AI大模型时,具身智能正悄然推动AI能力从数字空间向物理世界延伸。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赋予机器理解环境、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的能力,使AI从“思考的大脑”落地成为“行动的身体”。
作为以“智能体”形态率先落地的企业代表之一,云迹科技已率先完成AI系统从“辅助工具”向“自主协同”的关键跨越。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AI Agent(AI智能体)系统与机器人本体技术的团队,具备“大脑+四肢”全栈能力,而所谓“四肢”是指机器人及功能套件,负责物理世界的任务执行;“大脑”则是AI智能体应用系统,如HDOS,提供智能分析、调度与决策支持。
具体来看,首先在感知层面,机器人的多模态传感器需要实时采集环境数据(视觉、语音、位置等);其次在认知层面,机器人需要通过AI解析用户意图与场景需求;进一步在决策层面,机器人需要自主规划最优服务路径,如调度机器人或虚拟助手响应;再到执行层面,通过机器人自主、流畅完成整体操作;最后在反馈层面,需要将数据回流优化模型,持续迭代服务能力。
目前,公司已实现从单一功能到场景定制、再到复合智能协调,并已形成以“具身智能 +AI”为核心护城河,在巩固“具身智能 +AI”技术壁垒的同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与新场景落地。
云迹科技的智能体应用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HDOS,云迹科技的离身服务智能,作为智能虚拟助手,具备AI礼宾服务、服务订单管理、投诉预警以及强大的报告和分析工具等功能;YJ-Platform,这是一个将HDOS集成到客户现有工作流程中的平台。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2024)》指出,复合多态机器人作为伴随需求应运而生的机器人类型,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对性能和优势的一种选择,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正在不断推动着具身智能的发展,成为具身智能的途径之一。
在AI赋能下,可以说,云迹科技的复合多态机器人已成为当下AI智能体的破局者,更是形成了“越用越聪明”,甚至有情商能主动服务的进化闭环,这为云迹科技机器人的场景拓展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此前经历8轮融资
云迹科技成立于 2014 年,专注于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与商业化,主打酒店场景。其服务机器人产品,覆盖酒店送物、迎宾、外卖配送等场景,并向医院、楼宇、政务大厅等场景延伸。
公司专攻酒店配送机器人赛道,共推出三代配送机器人产品,分别为“润”系列、“格格”系列和UP系列。公司创办人为支涛,曾担任北京英维思科技的CEO以及上海埃蒙特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截至 2024 年底,其机器人进入全球超 3.4 万家酒店,单日在线峰值 3.6 万台,累计服务超 5 亿次。
随着全产业链协同深化与生态体系完善,具身智能将对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及服务业的服务流程进行重塑,进而推动传统产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在这一进程中,云迹科技等创新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具身智能有望达成“局部普及”到“广泛应用”的跨越。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2—2024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61 亿、1.45 亿、2.45 亿元,年复合增速 23.2%;2025 年前 5 个月为8833 万元,同比增18.9%。经调整,其净亏损由 2022 年的 3.65亿元收窄至 2024 年的1.85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若按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算,云迹科技以9%的全球市场份额和12.2%的国内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按 2024 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整体市场占有率为6.3%,继续位列行业第一。另外,在酒店场景细分市场份额约为 13.9%,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除了服务机器人之外,云迹科技也推出了机器人及功能套件、AI 数字化系统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作为其 “服务智能体” 的重要延伸。 据有关机构预计,到2029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至13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3%,公司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
自成立以来,公司共进行了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2.02亿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联想创投、腾讯、启明创投、携程、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河南科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