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工资停发,特朗普操盘大庆典,全球关注美国走向

发布时间:2025-10-07 10:33  浏览量:1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0月3日,华盛顿传来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美国130万现役军人本月工资发不出来了。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简短但震撼的发布会上确认,联邦政府停摆已蔓延到军队,军人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有媒体拍到穿着迷彩服的士兵家属在社区食品银行外排队,镜头一度让人以为这发生在经济危机中的第三世界国家。

如果不是权威媒体现场报道,恐怕没人会相信:全球军费开支第一的美国,居然会让自家军人拿不到工资。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2024财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882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近40%。130万现役军人、60万文职雇员,这套庞大的机器,从二战后就未曾停摆。

但2025年10月,历史性的“暂停键”被按下。根源很简单,国会没批预算,两党博弈,政府关门,军饷也随之冻结。这不是美国第一次政府停摆,但让军饷全面断供,历史上极为罕见。

2023年、2018年、2013年,美国都出现过政府停摆,但军人薪水基本能保障。这一次,底线被突破。

美国的盟友们看着这一幕,心头难免浮现疑问:一个连军人都养不起的超级大国,还能在全球扮演“安全守护者”吗?

10月初,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先后以“个人原因”离职。

两名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同日辞职,路透社直言,这是美军近20年来最罕见的高层动荡。

五角大楼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军方高层对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管理方式本就积怨已久,欠薪危机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统计,2025年10月以来,军属向社区食品银行申请救助的比例同比增加了22%。一名现役军官对《纽约时报》坦言:“我们为国家站岗,但家里冰箱是空的。”

就在军队焦虑、社会舆论哗然时,特朗普于10月5日突然公布一项大动作,将在海军250周年纪念日(10月13日)举办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庆典。

根据美联社披露的活动方案,数艘航母、驱逐舰、核潜艇将组队巡航,海军陆战队实弹演习、空军战机编队飞行表演、数十万人参加盛典,预算高达数千万美元。

特朗普的理由很直接:展示美国军力,提振士气,向盟友和对手释放“美国依然强大”的信号。

美方内部解读,这既是对外安抚,也是对内转移焦点。民主党高层则抨击这是一场“昂贵的政治秀”,无助于解决军人实际困境。

作为北约核心、全球主要军事同盟体系的领导者,美国军队的稳定牵动着欧洲、亚太甚至中东的安全神经。

法新社在10月6日分析文章中指出,欧洲多国对美国国内财政僵局表达担忧,北约东翼正值乌克兰危机压力加大,华盛顿如果连自家军饷都难保,谁还能指望它为欧洲安全兜底?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美军驻扎国政府,10月初已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表达关切。日本防卫省一名官员对共同社表示,美军“财政不稳”将影响地区威慑力。

这场风波背后,是美国内部政治、全球盟友、对手乃至资本市场的多重博弈。对美国来说,军饷危机是国会山两党博弈的直接后果,也是财政赤字与庞大军费“不可调和”的矛盾爆发点。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显示,2025财年联邦赤字预计超1.8万亿美元,债务总额逼近40万亿美元。

2025年10月,美国各地军事基地门口,军人家属排队领取救济粮的照片在网络刷屏。

退伍军人协会呼吁国会尽快恢复军饷发放,舆论场上不乏“军人也是纳税人和父母、他们理应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这样的呼声。

与此同时,军方高层频繁辞职,内部士气低迷,五角大楼不得不紧急出台临时补助措施,试图稳住局面。

特朗普式的“历史性大庆”能否转移民众视线?从美国历史和现实逻辑来看,大规模军队庆典或许能一时提振士气,但难以遮掩军饷问题背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

2025年10月13日,全世界将聚焦美国海军庆典。有人期待看到航母列阵、战机轰鸣的壮观场面,也有人质疑,这场盛典是不是一场华丽的“烟幕弹”。

真正值得追问的,是130万军人的薪水何时到位?美国如何走出财政困境,重建军队和国家信任?

超级大国的强大,不只在于航母和导弹,更来自制度韧性和对公民、军人的尊重。美国军饷危机,是一次警钟,也是一次自我校验。未来如何,全球都在看。

参考来源: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关于军饷危机的官方声明(2025年10月3日)

特朗普宣布:将主持“史上最大”海军庆典,庆祝250周年纪念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