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悲情——短命的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母(上)

发布时间:2025-10-08 05:07  浏览量:1

不幸的头彩

1943年11月24日,在中太平洋吉尔伯特群岛马金环礁附近海域,当美国海军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空母舰转向逆风,准备放飞搭载的飞机时,日本海军伊-175号潜艇的指挥官田端直海军大尉发现在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所有潜艇指挥官都梦寐以求的机会。不久,一枚鱼雷洞穿了护航航母单薄的船腹,在经过23分钟后的挣扎后,利斯康姆湾号终于为浩渺的太平洋增添了一具残骸,而在此之前仅仅11个月前,她(西方海军用“她”称呼军舰)还是造船厂船台上一个还没有被命名的船壳。

利斯康姆湾号是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第一艘被击沉的护航航空母舰,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除运气不佳的CVE-56外,还有另外5艘美国护航航空母舰被敌军击沉,她们是:布洛克岛号,于1944年5月29日在大西洋被德国U-549潜艇击沉;冈比亚湾号,于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岛海战中被日军巡洋舰的炮火击沉;圣洛号,于1944年10月25日,被一架日本自杀飞机击沉;奥曼尼湾号,于1945年1月4日被一架日本自杀飞机重创,后被凿沉还有俾斯麦海号,于1945年2月21日在硫磺岛附近被一架日本自杀飞机击沉。

尽管这些护航航母的损失令人感到痛心,并且让美军在物质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这些都比不上1943年11月第一艘护航航空母舰被击沉带来的巨大震动,同时,在二战中也没有别的航空母舰,无论是护航型、轻型还是舰队型航空母舰,在战斗中遭遇如此巨大的伤亡--在全部900名船员中共有超过600人阵亡,即70%的舰员在20分钟内死亡,是二战中美国海军单舰伤亡比例最高的军舰之一。

马金环礁登陆示意图1943年11月20日

新船旧人

利斯康姆湾号是美国在二战中建造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的第二艘,该级护航航母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最多的一级护航航空母舰,共造了50艘。其中5艘在战争中被击沉。更让人惊讶的是,这50艘航母是在一年时间内建造的,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利斯康姆湾号是用海军军用船体第1137号建造的,当她的躯壳被置于华盛顿州温哥华凯撒造船厂的船台上时,被更名为第302号船体。她最初是一艘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辅助航空母舰,舰名是埃米尔号。

利斯康姆湾号于1942年12月12日开工建造,1943年4月19日下水。船厂为她的诞生举行了特别的仪式,由美国海军工程部队的创始人本·莫雷尔海军准将的夫人克拉拉·莫雷尔女士主持。出席仪式的还有沃尔特·克雷布斯夫人,她是下水仪式的首席女傧相;兹特泽维茨海军上尉,他是温哥华地区船厂的军方质量监督员,英国驻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领事詹姆士·麦克唐纳,这位领事在仪式上发表了祝词。当来自威斯敏斯特长老会教堂的佩里·霍弗神父为新船祈祷后,莫雷尔夫人走上靠近船体的讲台,按照传统将一瓶香槟酒撞向船头,在酒瓶破碎的一刹那,船体开始移动并缓缓地沿船台滑入哥伦比亚河。就在同一天,拖船将没有动力的船体拖到下游160公里处阿斯托里亚(俄勒冈州)海军基地以完成最后的栖装,并在那里交付海军。

1943年8月底,这艘新船的命运已经改变了。1943年6月28日,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牛顿海军上将批准将原本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 29艘辅助航空母舰移交美国海军使用,她们的舰种名称也由辅助航空母舰改为护航航空母舰。埃米尔号也由此成为美国海军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空母舰。根据美国海军的舰船命名惯例,护航航空母舰都以海湾、岛屿和海峡名称命名,或者使用美国历史上重大的军事行动、战役和战斗的地点命名。1943年7月15日,已从ACV-56变更为CVE-S6的利斯康姆湾号完工了,栖装工程在阿斯托里亚完成。8月7日,利斯康姆湾号被交给美国海军。她的航海日志第一页写着:“11时05分,根据命令…..这艘船被命名为美国海军军舰利斯康姆湾号......舰长为威尔茨海军上校。”

利姆康斯湾号护航航空母舰(CVE-56),甲板上载满飞机。运输飞机也是护航航空母舰的任务之一。

像所有护航航空母舰一样,利斯康姆湾号是用一艘商船的船壳改建而成的。她的主要职能是,第一,为运输船队护航;第二,派出飞机为两栖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离的空中支援:第三,运送飞机给各地的海军基地或海上的舰队航空母舰。因此,她的船体并不是很大,装载的武器也只够用于自卫,航速也不高。这艘军舰全长156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7800吨。飞行甲板长 130米,宽27米,有两部升降机,一部在飞行甲板前端约1/5处,另一部在飞行甲板后端约1/3处,只在左舷前部飞行甲板上装有一部弹射器,这部弹射器的滑轨一直延伸到船头。

她的自卫武器包括一门装在舰尾露天炮位上的127毫米单管舰炮,8座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和安装在飞行甲板下左右两舷平台上的20门20毫米机关炮。这些是该舰主要的防空武器。利斯康姆湾号的主机为两座往复式蒸汽发动机,分别配置在两个独立的轮机舱内,以提高生存性,双轴推进,每台主机输出功率为4500马力,总共可以为军舰提供9000马力的动力,使她达到16节的最高航速。续航力为10200 海里/15节。

利斯康姆湾号共有舰员960人,其中大多数人才刚刚离开美国海军新兵训练营,其他人,例如气象组舰员,曾在黄蜂号(Wasp CV-7)航空母舰上服役过,黄蜂号于1942年9月在南太平洋被一艘日本潜艇击沉。还有部分舰员曾在运气不佳的重巡洋舰昆西号(Quincy CA-39)上服役,该舰于1942年8月在萨沃岛海战中被击沉。另有少部分船员曾在充满传奇色彩的企业号(Enterprise CV-6)航空母舰上服役。还有部分船员亲历了日军于1941年12月7日对夏威夷的突袭,这其中就有舰上的三级厨师多利斯·米勒。

米勒于1941年8月3日被调到美国海军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上,并在该舰服役到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那天。米勒当天6时起床,当他正在整理要洗的衣物时,突然传来了各就各位的警报声。他立即赶往他的战位--位于船身中部的防空炮弹药库,他发现那里的一切都已经被一枚鱼雷摧毁了,因此他跑向甲板。由于他身体强壮,被指派将身负重伤的舰长带离军舰。米勒随后操作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对敌机猛烈开火,直到打完所有的弹药,而且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在接到弃舰令后,米勒离开了军舰。米勒这样描述在战斗中操作机枪开火的情景,他之前从没有接受过使用这种武器的训练:“这并不难。我只是扣动了扳机,它就开火了。我以前观察过别人是如何操作这种武器的。我猜我用它打了 15 分钟。我认为我击中了一架日本人的飞机。他们俯冲到离我们非常近的地方。”

黄蜂号航空母舰(CV-7),1942年9月25日在瓜岛海域被日军伊-19号潜艇击沉

米勒于1942年4月1日接受了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的表彰。1942年5月27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亲自为米勒颁发了一枚海军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

1942年5月27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亲自为米勒颁发海军优异服务十字勋章

1942年5月27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亲自为米勒颁发海军优异服务十字勋章

无论老兵还是新兵,也不论是老海员还是新水手,所有人都将舰长视为整条船上最重要的一员。56岁的伊文·戴·威尔茨海军上校是利斯康姆湾号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舰长。他在中途岛海战中曾是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航海长,在这场海战中,约克城号被日军潜艇击沉。在调任利斯康姆湾号舰长前,威尔茨正负责指挥水上飞机母舰阿尔伯马尔号,他在舰员中有很高的威望。不过,这条新舰的舰长和舰员来自三艘被击沉的车舰,似乎也照示了她的最后命运。

整装待发

经过一个月的试车后,利斯康姆湾号完成了所有的初步测试,首次以自己的动力航行并在阿斯托里亚周边试航。她于9月8日抵达普吉特湾,进入布雷默顿海军基地进行消磁作业,同时调试了罗盘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她用了四天时间接受进一步的船体测试,然后驶往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该舰在西雅图试射了20毫米机关炮,并一直停泊到1943年9月17日,随后离港驶往旧金山。利斯康姆湾号停靠在阿拉梅达海军航空站的码头上补充燃油,并接收了更多的船员。她停靠的下一站是圣迭戈,该舰在南加利福尼亚海岸外进行了更全面的试航训练和操演。

10月11日,当这艘护航航空母舰停泊在圣迭戈补充燃料的时候,亨利·马斯顿·马利尼克斯海军少将登上了这艘军舰,他将负责指挥一支航母分队,而利斯康姆湾号是他的旗舰。

亨利·马利尼克斯是美国海军学院1916级毕业生中总成绩名列第一的学员,被同届的军校同学称为“我们杰出的年轻海军将领之一”。一战中他在一艘驱逐舰上服役,帮助设计了海军的首部船用柴油机,并随后成为一名海军飞行员,并曾指挥过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马利尼克斯于1943年8月28日被晋升为海军少将。一名曾在他身边任参谋的海军军官后来回忆说,“作为一个男人,你不会找到一个比他更优秀的...”和马利尼克斯一起登舰的还有他的参谋长约翰·克罗姆林海军上校。

克罗姆林上校也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员和海军军官,曾随企业号航空母舰参加了1942年的圣克鲁斯海战。他有四个弟弟,兄弟五人都是海军现役军官。"他的为人和海军少将一样好,"一名海军军官这么评论克罗姆林,“你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他求教。”作为参谋长,克罗姆林的工作是领导第24航母分队参谋部高效地运转,协助马利尼克斯指挥整个舰队。10月11日10时,马利尼克斯在利斯康姆湾号上升起了他的将旗。

美国海军F4F“野猫”式战斗机群,该型战斗机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主力战斗机。

现在,斯康姆湾号开始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训练和试航。10月14日,这艘航母迎来了自己搭载的飞行中队,由12架 F4F“野猫”式战斗机以及16架TBM-1C“复仇者”式鱼需攻击机组成的第39混合飞行中队(VC-39)。这个中队的指挥官是马歇尔·毕比海军上尉,他负责该中队的空中作战指挥,并领导该中队的36名飞行员和41名地勤人员。当VC-39中队的战机在航母上完成了起降训练后,利斯康姆湾号于1943年10月22日启程前往珍珠港--这是她的首次战斗出航。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