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本质就是自恋
发布时间:2025-10-08 09:50 浏览量:1
文|幸福娃
原来绝大多数的恋爱脑,其实只是患上了自恋病。
自恋其实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叫浮夸型自恋,就是那种特有优越感,用鼻孔看人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的人;而另外一种叫脆弱型,主要表现为持续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肯定。
而我们所说的恋爱脑基本就是后者,你从来不是爱上了某个人,你只需要一个证明你魅力,承载你幻想的课题。
当你说爱上一个人时,你说的是你终于找到一个容器,可以盛满你所有盛大又丰容的幻觉。
其实,大多数人的恋爱脑,是偶像剧里的浪漫情节,甚至就纯粹只是想在心里放个人,放个符号,不然每次听到悲伤情歌的时候,每次独自旅行的时候每次特别孤独。
很多的怀念与情怀,只是为了填补自我价值感的缺失,而且我们这么想要爱,这么想要被爱,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
爱,很难,绝大多数人连爱自己都做不到,于是我们就只能成为“情感奸商”。
就是在一段感情里,给对方一些廉价的情绪价值,一些无聊的关心,妄图用这些交换给对方真金白银的真正的爱推卸责任,让对方帮你完成这些连你自己都根本做不到的爱自己。
更残酷的是,对方恰好也抱着这样的心态,两个“奸商”向彼此索取对方根本就没有的东西,那么就只能一起堕入痛苦的自恋深渊。
现代人爱无能的终极原因,就是从来不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总是试图向外求,大家都在一场盛大的偷懒和逃避当中,没有人意识到得到爱的唯一途径就是让自己成为爱本身,也没有人意识到真正适合恋爱的只有那批不缺爱的人,没有这种奸商。
我们每个人本质上是缺失的,这也是人类欲望的缘起所在,但消费主义最小化之处就在于他劫持了这种缺失感,并且提供了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虚假承诺。
他会告诉你,幸福,爱都可以通过购买和占有来获得,所以我们就会将它商品化。
你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真实的活人,而是被你变成了一组可量化的属性,财富,颜值,社会地位对我好等等。
我们不是在一个完整的人,而是在购买一套可以满足我自身欲望的特质组合包,而且消费文化还有一点特别多,他会告诉你一切都有可及性和无限选择。
因为眼前这个商品有点瑕疵或者不能立即满足你的需求,那就换一个把这摧毁。
可我们都忘了,真实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一定是有棱角的,是复杂的,矛盾的,甚至会带来痛苦的,只接纳肯定性,不允许否定性是一种是深入骨髓的毒,这种毒只会让我们离真实的爱越来越远。
若你是个体的幸福,那我们随时都能自己安顿,所以请先承认自己的缺失,不再期望他人来填补,请放弃对平滑完美的幻想去拥抱真实的自己。
有缺憾的复杂的他者,请开始从消费爱情,变为创建爱情,因为主动定义属于自己的关系形式和价值,而不是被动接受社会脚本。
当然,这条路必然更难、更是真正幸福的路径。
爱人,是需要能量的,是自爱的流动盈余,自顾不暇的人,给不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