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伍保卫科工作厂长侄女私带饭菜被我拦住!后面我却因她被提拔
发布时间:2025-05-26 00:32 浏览量:2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刘厂长,对不起,这不符合规定,外来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厂区食堂。"我站在食堂门口,拦住了那位提着保温饭盒的年轻女孩。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舅舅是这个厂的厂长!"女孩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那是我退伍后在化工厂保卫科工作的第三个月,还处在试用期。同事们都躲着这种得罪人的活,可我偏偏撞上了。
记得那天天气挺热,我穿着深蓝色保安制服,汗水已经浸湿了后背。厂里的食堂位置不错,有大树遮阴,中午时分总有凉爽的风吹过。
"对不起,规定就是规定,不管您是谁。"我挺直腰板,就像当年站岗时一样。部队养成的习惯,做事总得有个章程,领导说了算,但是纪律更说了算。
"你这人怎么这么死板?我就是想给我舅舅送个饭!"女孩急了,脸都涨红了。
我没说话,只是摇摇头。在部队时老班长教育我们:"站岗就是站规矩,宁可得罪人,不能违反纪律。"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女孩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舅舅,食堂门口有个保安拦着我不让进,你快来一下!"
十分钟不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大步走了过来。我瞄了一眼他的工牌——刘厂长。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站得笔直。
"小王啊,这是我侄女,刚大学毕业来厂里实习,让她进去吧。"刘厂长笑呵呵地说。
"报告厂长,按规定外来人员不能进入食堂,她如果是实习生,应该办理临时工牌。"我习惯性地用上了部队的说话方式,虽然已经退伍两年了。
"老弟,你这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啊?"刘厂长语气变了。
站在一旁的老李使劲给我使眼色,意思是让我行个方便。但我还是坚持道:"厂长,要不您先给她办个临时工牌,我马上放行。"
刘厂长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然后意外地笑了:"行吧,我带她去行政处办手续。"
他们走后,老李一巴掌拍在我背上:"老张,你完蛋了!得罪厂长,这工作怕是保不住了。"
"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做得没错。"我心里有点发虚,但嘴上还是硬气。
"你啊,还当自己在部队呢?这里是地方单位,讲究的是人情世故。"老李摇摇头。
那天晚上回宿舍,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刚退伍那会儿,啥也不会,除了站岗放哨、叠被子和出操,啥也不懂。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工作,可别因为这事丢了。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五点起床。这习惯是部队带来的,雷打不动。洗漱完毕,做了三十个俯卧撑,穿戴整齐去上班。
刚到保卫科办公室,科长就叫我过去。我心想:完了,这是要开除我啊。
"小张啊,刘厂长昨天跟我提起你了。"科长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低着头:"科长,我知道错了。"
"错什么错?厂长表扬你呢!"科长乐了,"说你原则性强,作风正派。保卫科正好缺个班长,你来当吧。"
我一下子蒙了:"啊?不是...刘厂长不生气吗?"
"他生什么气?他说厂里就缺你这样不怕得罪人的干部。他侄女后来也理解了,说你有军人作风。"科长拍拍我肩膀。
就这样,我因为"得罪"了厂长侄女,反而提了拔。这让我想起在部队时,排长说过的话:"做人做事,不怕得罪人,就怕对不起良心。"
那会儿我在东北服役,冬天冷得要命。记得有次半夜值班,零下三十多度,我站岗时差点把耳朵冻掉。老兵小王递给我暖宝宝,说:"哥们,别硬撑,这玩意贴脖子后面,暖和。"
提拔后不久,我在厂门口碰到了刘厂长侄女小刘。她有点不好意思:"张班长,那天是我不对,谢谢你坚持原则。"
"职责所在,别客气。"我点点头。在部队养成的习惯,说话简短直接。
"我舅舅其实挺欣赏你的,说你是条汉子。"她笑着说。
后来才知道,原来小刘是被安排来厂里锻炼的,她爸是市里领导。刘厂长那天其实是在考验我,看我是不是个有原则的人。
"小张,你当过兵?"一次午饭时,刘厂长问我。
"是的,在东北服了五年兵役。"我回答。
"怪不得这么有骨气。"刘厂长笑着说,"当兵的就是不一样。"
在部队那会儿,什么苦都吃过。大冬天五点起床,在操场跑步,裤腿都能冻得梆硬。夏天训练,汗水浸透迷彩服,晚上洗了根本干不了,第二天又得穿着半湿的衣服出操。
有次拉练,负重三十公斤,走了四十多公里山路。我的脚磨出了血泡,但硬是咬牙坚持到了终点。班长看了我的脚后,难得表扬道:"老张,有股子倔劲,好!"
在厂里当了班长后,我负责带新人。有个刚来的小伙子老是迟到,我罚他绕厂跑三圈。他不服气:"张班长,你以为这是部队啊?"
"不是部队,但规矩就是规矩。"我严肃地说,"早上八点上班,七点五十就该到岗,提前十分钟是最基本的。"
这是我在部队学到的: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出早操提前五分钟到,站岗提前十分钟换岗,这些小习惯,让我受益终身。
科里的老同事王大姐总笑话我:"小张啊,你这都退伍几年了,还是一股子军人味。"
"当兵的印记,这辈子都洗不掉。"我笑着回答。
记得有个周末,厂里组织联欢会,让我表演个节目。我想了想,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军体拳。打完后,掌声雷动。
"张班长,再教教我们呗!"年轻同事们围上来。
就这样,我当起了业余教练,每周末带着十几个同事练军体拳。刘厂长知道后,还特意来观摩,说这活动好,强身健体还能提升团队凝聚力。
有天下午,小刘来找我:"张班长,听说你们这周末要组织拓展训练?"
"对啊,主要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能带上我吗?"小刘眼睛亮晶晶的。
就这样,她也加入了我们的活动。训练中她摔了一跤,把膝盖磕破了,但硬是咬牙完成了所有项目。我有点意外:"没想到你这么能吃苦。"
她笑了:"跟你们这些当过兵的比,我差远了,但总得学着点儿。"
在部队的生活其实很单调。每天按部就班,起床、出操、训练、吃饭、休息,日复一日。但正是这种简单重复的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力。
"张哥,你说当兵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小刘有次问我。
我想了想:"学会了吃苦耐劳,也明白了集体的力量。"
确实,在部队最难忘的是那份战友情。记得有次我发烧到39度,半夜咳嗽不止。老乡小李二话不说,背着我走了两公里山路去连部医务室拿药。回来后,他守在我床前一整晚,每隔两小时给我量体温、喂药。
"哥们,别客气,咱们当兵的就是一家人。"小李拍拍我的肩膀。这话简单,但暖心。
厂里有次出现安全隐患,我带队连夜排查,一干就是十二个小时。刘厂长亲自送来热水和盒饭:"小张,辛苦了。"
"不辛苦,在部队训练比这强度大多了。"我接过盒饭,想起了在军营吃的大锅饭。
那时候伙食条件比现在差多了。馒头硬得能砸核桃,咸菜是最常见的菜,肉食少得可怜。每到发津贴的日子,战友们最爱的就是去小卖部买点零食改善生活。
不过苦中也有乐。记得有次放电影,是周星驰的《功夫》,全连战友笑得前仰后合。那个晚上,连队的空气中都洋溢着快乐。
"张哥,你们连队条件怎么样?"有次吃饭,小刘好奇地问。
"比起现在的条件,可差远了。"我笑着说,"冬天洗澡要去三公里外的澡堂,每周只能洗一次。夏天虽然能用冷水冲,但蚊子多得要命,晚上睡觉都得把被子蒙在头上。"
"那你为啥还坚持了五年?"
"年轻人嘛,有冲劲。再说了,吃苦是福,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反而最珍贵。"我夹了口菜,"现在的兵营条件好多了,听说都有空调了。"
有天下班后,我在厂门口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的老班长徐强。他转业到附近一家单位工作,听说我在这儿,特意来看我。
"老张!"他一把抱住我,力道大得差点把我勒断气。
"班长!你怎么来了?"我又惊又喜。
"来看看我最倔的兵!"老班长哈哈大笑。
我们找了个小饭馆,点了几个菜,要了瓶啤酒。
"听说你小子干得不错?保卫科班长?"他给我倒了杯酒。
"托班长的福,当兵学的那点东西没白费。"我举杯。
"记得你刚入伍那会儿,瘦得跟猴似的,站军姿都直不起腰来。"老班长笑着回忆。
"班长你可没少罚我俯卧撑!"我也笑了。
"那是磨炼你!看现在,不挺好的吗?"
我们聊起了当年的事——他罚我站岗三小时因为我叠的被子不够整齐;我第一次打靶,十发十中,他亲自给我倒了杯水;野外拉练时我扭了脚,他二话不说背着我走了五公里...
"老班长,你知道吗,我这工作还多亏了你教的那句话。"我说。
"哪句?"
"宁可得罪人,不可违反纪律。"
老班长拍拍我肩膀:"好样的!当兵的骨气不能丢。"
回到厂里,我越发珍惜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很有成就感。每天穿上制服,我就有种穿军装的熟悉感。
转眼三年过去,我从班长升为副科长。刘厂长有次找我谈话:"小张,保卫科科长快退休了,公司准备提拔你接班。"
我有点吃惊:"厂长,我资历还浅..."
"资历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力和品行。"刘厂长拍拍我的肩膀,"你退伍不褪色,这点很难得。"
听到这话,我想起了当年老连长送我们退伍时说的:"脱下军装,不脱军人本色。"
有次周末,我约了几个退伍老兵聚会。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干得不错——小李在物流公司当经理,老王开了家健身房,小张在学校当保安队长。
"来,为咱们这帮老兵干一杯!"小李举杯。
酒过三巡,话匣子打开了。大家聊起了当兵时的糗事——小李第一次站岗睡着被连长逮个正着;老王洗澡时被人拿走衣服,只能裹着毛巾跑回宿舍;我第一次上战术课,把东南西北都搞混了...
"老张,听说你因为拦厂长侄女反而升职了?"小李打趣道。
"狗屎运!"我笑着说,"其实就是坚持原则罢了。"
"这就是当兵的好处,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到哪都吃得开。"老王感叹。
回家路上,我不禁想起了这几年的经历。从一个懵懂的新兵,到勇闯地方社会的退伍军人,再到如今即将成为一家工厂保卫科科长的我。如果没有那段军旅经历,我可能还是家乡那个腼腆内向的小伙子,哪有今天的担当和韧劲?
军营教会我的,不只是站军姿、叠被子、打靶这些技能,更是做人的道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遇事不慌,坚持原则。这些品质,在任何地方都是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上班,小刘送来一盒点心:"张科长,恭喜提拔!"
"还没正式任命呢。"我笑着说。
"那是早晚的事。"小刘笑了笑,"对了,你知道吗,当初我舅舅为什么要考验你?"
"为什么?"
"因为他也是退伍军人,想看看你们这一代当兵的还有没有那股子认真劲儿。"
听到这,我不禁莞尔。原来军人的品质,是可以跨越时间相互认可的。无论是严冬中的站岗放哨,还是烈日下的练兵场,那段经历都已融入骨血,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而那次拦住厂长侄女的"意外",也让我再一次明白了老班长的那句话:"做人做事,坚持原则没错。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军人的作风,永远值得尊重。"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