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这4个部位千万别挨冻!
发布时间:2025-10-09 14:54 浏览量:1
全文共计966字 | 看完大概需要4.5分钟
北京近两天最高气温只有12°C左右,比常年同期偏低10°C左右,是10月上旬少见的冷。俗话说“春捂秋冻”,但“秋冻”并不等于盲目挨冻。
专家介绍,“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刚开始下降时,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物,让人体更能适应季节变化以提高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类人不适合“秋冻”:
⚪手脚怕凉、大便偏稀、小便量多的阳虚人群;
⚪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如老人、小孩、孕妇等;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
此外,天气转凉,这4个部位千万别挨冻!
1.头颈不能冻
头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建议戴帽子、系围巾,有效保暖头部和颈部。
模仿“乌龟伸脖”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
2.腰腹不能冻
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建议早晚出门时穿马甲。
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3.脚部不能冻
寒露时节,有“寒露不露脚”的说法。此时节,要注意足部保暖,以免寒从足底生。这3类人需重点关注:
一是体质偏寒,平时怕冷且容易感冒的易感综合征人群;
二是经常痛经的女性,痛经时候有肚子凉、腰凉的症状,要额外注意足部保暖;
三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本身阳气就不足,特别容易感寒,而感寒最容易从脚开始,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脚。
平时,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用热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保养全身。泡脚时,可重点按摩太冲、太白、太溪三个穴位。泡脚水温在38~42℃较合适,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关节不能冻
天气变化、潮湿受凉会导致关节炎疼痛加重,尤其是膝关节。气温下降时,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滑液黏度增强,会影响关节活动。
气温起伏多变,可采取“洋葱穿衣法”,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式穿搭,避免着凉感冒。
此外,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补水。秋高气爽,还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适合出游赏秋、登高望远。闲暇之时多接触大自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爬山等温和运动,可以放松身心,增强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