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气受:花果山民宿老板娘的高压水枪,滋穿了旅游文明的底线

发布时间:2025-10-09 22:42  浏览量:1


民宿老板娘手持高压水枪,对着我母亲和外婆的脸直接喷射…...

今年国庆假期,我带着母亲和外婆前往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旅游,本想趁着秋高气爽,陪家人领略孙悟空老家的风采,却在民宿门前遭遇了一场不堪回首的经历。

事情始于10月4日。我们入住了花果山景区附近的一家民宿。当天,双方因一些琐事发生争执后,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民宿老板娘竟然拿起洗车用的高压水枪,直接对着我母亲和外婆的脸部滋水。

“我妈妈上去推她手臂,她顺势倒下打滚。”民宿老板娘随后声称自己已怀孕两个月,出血并可能流产。民宿男老板先提出了2000元的赔偿要求,在警方调解后,最终我们支付了300元的营养费。我的家人在害怕和委屈中同意了和解。

事后我才知道,这家民宿并非首次引发争议。据大众网今年5月中旬报道,这家民宿曾在五一假期期间单方面取消游客订单。当时一名女士预订了两晚住宿,却在抵达后因咨询停车费问题被取消订单,经历了长达6天、64次电话沟通才获得赔偿。

事情在网络上曝光后,花果山景区工作人员称此事已经处理完毕,并表示“游客没有偷盗”。

这一表述似乎指向了纠纷的另一个细节——有网友提到,冲突可能与捡拾板栗有关。而“连云港发布”曾于9月29日在微博鼓励游客:“在花果山景区附近,随手就能捡到圆滚滚的板栗……快来解锁捡板栗的快乐!”

捡一个板栗是否构成偷盗? 网络上众说纷纭。

多数网友认为,掉落的板栗本身价值微乎其微,捡走顶多算是不文明行为,绝谈不上偷盗。更有人直言,如果捡个板栗就要面临高价索赔,那无异于“碰瓷式的敲诈”。

如今,我发布的现场视频已经全部下架,涉事民宿的电话也已成空号。这场风波表面上平息了,但留给我们家人的心理阴影却难以抹去。

旅游体验,为何变成“花钱买气受”?



这起事件折射出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些乱象。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遇到问题时,维权渠道不畅,处理效率低下,最终只能像我们一样,在委屈中接受不公平的和解。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旅游目的地对于商户监管不力,甚至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态度。

在此次事件中,景区方面的回应显得轻描淡写,仿佛事情解决了就一了百了,没有看到任何对涉事商户的处理措施,也没有对游客体验保障机制的任何反思。

从“淄博热”看旅游服务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比如今淄博烧烤火爆全网的盛况,其成功并非偶然。

当地政府和服务提供者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游客服务态度:

淄博主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规范住宿价格、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甚至对缺斤短两采取“零容忍”态度。当地出租车司机都自觉成为城市代言人,诚信经营、热情服务成为共识。

淄博警方被网友称为“最适合中国宝宝的安保”。

在烧烤节现场,他们不仅维护秩序,还帮游客看管行李,甚至抱起孩子观看表演。这种主动服务意识,与我们在花果山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

政府各部门联动,共同维护城市旅游形象。文旅、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迅速响应游客诉求,而不是像此次事件中,文旅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这些地方之所以能够持续吸引游客,正是因为它们理解了一个简单道理:良好的旅游体验不仅仅来自于美丽风景,更来自于舒心服务和人本关怀。

旅游市场的反思



一起纠纷可能会毁掉一个家庭期待已久的假期,而一系列负面事件则可能摧毁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声誉。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游客会用脚投票。那些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游客体验的目的地,终将面临口碑和经济的双重损失。

作为游客,我们也应提高维权意识,遇到不公待遇时勇于发声,保留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同时,选择目的地时多做功课,关注其他游客的评价和体验。

希望我们的遭遇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让每一个游客都能真正享受旅程,而不是“花钱买气受”。

部分网友声音

也希望更多旅游目的地能够明白:口碑才是最长久的吸引力,服务才是最好的旅游名片。

而对于那些打算前往花果山景区旅游的游客,我只想说——请谨慎选择住宿,做好心理准备,愿你们的旅程不会重蹈我们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