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开卷,领益、上电四巨头,谁能先跑出来?
发布时间:2025-10-10 08:22 浏览量:1
人形机器人这风口是真的来了,政策、技术、需求三把火一起烧想不旺都难,但热闹归热闹,真要下场子,上海电气、领益智造、岩山科技、万向钱潮这几家,看着都像那么回事,其实门道多着呢,今天就给你捋清楚,谁已经把钱揣兜里了,谁还在画饼,看完你心里就有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说领益智造,这家伙绝对是闷声发财的实干家,不是什么凑热闹的,人家2009年就进场了,手握中、美、日三国发明专利,核心的减速器、伺服电机都玩得明明白白,国内能把摆线针轮减速器做到微型化量产的,就它独一份。
最实在的是,人家是真有订单,不是PPT画大饼,刚拿了头部客户百多台整机订单,之前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意向订单,直接从100台加码到300台,还是特斯拉的供应商,四季度批量交付,这一下就是十几亿的收入,关节模组的产能利用率蹭蹭往上涨,属于那种“现在就能看到回头钱”的角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来看上海电气,典型的“家底厚”选手,工业老大哥转身,一出手就不一样,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的“溯元”机器人,身高体重都跟真人差不多,能走能搬箱子,已经在自家的汽轮机厂里干活了,说是要替代30%的人工搬运。
它的路子很稳,全产业链自己搞,上游的关节模组联合开发,自家的机床厂做的丝杠磨床精度直接顶到P0级,中游造机器人本体,下游直接对接工业场景,但问题也在这,目前主要还是内部消化测试,没看到公开的量产订单,想看到业绩井喷,还得看它什么时候能走出自家工厂。
接着是岩山科技,这家不拼筋骨,专攻“大脑”,它的Yan架构2.0大模型,号称在低算力下也能0.3秒快速反应,还搞了脑机接口,想跟医疗场景结合。路子看着很前沿,已经跟协和医院、比亚迪这些大厂搭上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你看它的时间表就知道了,量产基地还在建,2026年才打算搞临床试点,翻翻它2025年的中报,机器人业务占比才3%,短期内别指望它贡献什么业绩,这是给那些看得远、有耐心的人准备的。
最后是万向钱潮,这家是“潜力股”,专啃行星滚柱丝杠这种“卡脖子”的硬骨头。东西已经给大客户送样了,规划也挺猛,2025年要搞定10万套丝杠产线,2026年要把轴承产能干到120万套。
背靠奔驰、吉利这些汽车圈的老客户,进供应链有优势,成本也能控制。可它现在所有产品都还在研发测试,没一个量产的,业绩贡献怎么也得等到2026年往后了,属于典型的“待播选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单说就是,领益智造短期确定性最强,已经开跑了。上海电气和万向钱潮属于中期选手,得等产能和订单落地。岩山科技玩的是长线,赌的是技术突破。
你觉得硬件量产和AI大脑,哪个会先出成绩?这四家里头,你更看好谁的玩法?评论区聊聊,碰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