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跨界搅局,科沃斯烦恼重重
发布时间:2025-10-10 18:17 浏览量:1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8月16日,服务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商科沃斯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根据财报,科沃斯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为86.76亿元,同比增长24.37%;归母净利润为9.79亿元,同比增长60.84%。其中,科沃斯品牌收入为48.0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5.39%;添可品牌收入为36.61亿元人,占比为42.19%。科沃斯及添可两大自有品牌收入合计高达84.6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97.58%。
图源:科沃斯财报
这份财报的数据十分亮眼,似乎预示着科沃斯已经从此前的低迷状态中全面脱离出来,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然而在亮眼的数据背后,科沃斯正面临着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依赖政策红利、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困境。
一、业绩增长依赖“国补”
科沃斯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补”。
2025 年上半年,由于“国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带动了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行业规模加速扩张。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受益于政策助力与技术迭代的共同作用,扫地机器人行业规模加速扩张,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显著增长41.1%至98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40.7%至315万台。同一时期,洗地机行业也实现稳健增长,零售额同比增长30.3%至80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37.2%至390万台。
国补主要通过以旧换新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消费者提供资金补贴,直接降低购买成本并刺激市场需求,因而在国补的带动下,科沃斯的出货量也顺应行业趋势实现了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产品全球出货量为187.6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55.5%;添可品牌洗地机产品全球出货量为197.4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7.5%。
事实上,自2024年9月国补政策实施以来,对科沃斯业绩的提振效果十分显著。
2024年第三季度,科沃斯的营收为32.49亿元,同比下降4.06%;归目净利润为603.88万元,同比下降69.21%。而2024年前三季度,科沃斯的营收为102.26亿元,同比下降2.90%;归母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微增1.88%。科沃斯的“一哥”地位已然不保。
但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也就是国补政策实施之后,科沃斯的业绩便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
2024年第四季度,在科沃斯品牌和添可品牌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47.5%和32.7%的带动下,科沃斯的营收同比增长27.07%,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暴增2178.04%。
进入2025年,科沃斯的业绩延续了此前的增长态势,第一季度其营收为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为4.75亿元,同比增长59.43%。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再次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
虽然科沃斯借助国补政策完成了盈利修复,但业绩增长韧性仍需时间检验。
一方面,国补政策由政府制定和实施,其补贴标准、补贴范围和补贴时长等均受政策调整影响。如果国补政策结束或补贴力度减弱,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能下降,从而导致科沃斯的产品出货量遭受冲击,业绩增长难以维持。未来,国补政策是否持续以及补贴力度均存在不确定性,这意味着科沃斯需尽快修复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短板,以降低对政策红利的依赖。
另一方面,国补政策刺激了市场需求,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科沃斯正面临石头科技、追觅科技、海尔、云鲸智能、小米等竞争对手的追赶。如果其竞争对手借助国补政策在核心技术、品控、供应链等方面实现弯道超车,科沃斯的市场地位或将被动摇,难以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可见,科沃斯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存疑,当下,科沃斯或应积极修炼“内功”,重视内生能力建设,如果过度依赖国补政策,则无异于“温水煮青蛙”。
二、“扫地茅”头衔已易主
自2020年3月起,科沃斯的市值曾在14个月内翻了15倍,由不足百亿飙升至近1500亿元,在资本市场上成为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标杆企业,因此被投资者誉为“扫地茅”。
不过,科沃斯“扫地茅”的头衔早已易主。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2024年石头科技以16.0%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名,而科沃斯以13.5%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三,石头科技在市场份额上已占据优势。此外,截至8月22日A股收盘,石头科技的股价为每股212.39元,对应市值为550.27亿元.相比之下,科沃斯的股价仅为每股90.99元,对应市值为523.02亿元。
科沃斯痛失“扫地茅”头衔,与其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息息相关。
根据历年财报,2019年至2024年,科沃斯的营收分别为53.12亿元、72.34亿元、136.86亿元、153.25亿元、155.02亿元和165.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70%、36.17%、80.90%、17.11%、1.16%和6.71%。同一时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6.41亿元、20.10亿元、16.98亿元、6.12亿元和8.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5.12%、431.22%、213.51%、-15.51%、-63.96%和31.70%。
不难发现,虽然科沃斯在2019年以后的营收年年增长,2024年营收还创下历史新高,但其归母净利润却一直未恢复至高点,比如2024年科沃斯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然而还是较2022年出现“腰斩”,甚至仅为2021年的五分之二左右,反映出其盈利能力承压严重。
科沃斯之所以陷入“增收降利”的怪圈,与其销售费用高企息息相关。现阶段,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为了脱颖而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科沃斯不得不加大营销力度,以触及更大范围的消费者,从而带动出货量的增长。
2019年至2024年,科沃斯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2.32亿元、15.61亿元、32.37亿元、46.23亿元、52.97亿元和50.17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3.19%、21.58%、24.74%、30.17%、34.2%和30.31%。反映出其销售费用由“大幅加码”进入“高位微调”阶段。
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的销售费用仍处于高位,其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3.83%至26.02亿元,相比之下,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仅为21.65亿元。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对科沃斯的利润空间造成巨大挤压,进而影响了其业绩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巨头大疆也已正式切入扫地机器人赛道并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产品ROMO,为行业竞争格局增添了新变数。
扫地机器人的核心功能主要由视觉感知、精准定位、路径规划三项技术支持,这与大疆无人机的技术存在高度重合,只是技术难度较低。这意味着大疆的技术和算法可以平移至扫地机器人产品,直接跳过开荒式的研发阶段,几乎是降维打击。此外,大疆在全球无人机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80%,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容轻视。
科沃斯“扫地茅”的头衔已被石头科技夺取,随着行业竞争格局迎来深度调整,其行业龙头的宝座似乎也不再稳固。
三、押注具身智能
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科沃斯表示在具身智能领域,随着前期预研深入和布局展开,已提交专利申请52项,其中15项为发明专利。
押注具身智能,不仅是科沃斯产品线的延伸,更是其业务转型的重大信号。
7月28日,科沃斯正式签约“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机器人本体制造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主要聚焦机器人未来产业相关的传动、减速、关节等核心部件及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研发与制造。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各类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约2000万件、产值超10亿元。
事实上,科沃斯早在2018年就已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试图打造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特色的科研基地,提升机器人感知智能、决策智能、行为智能、人机协同智能水平,达到机器人与人共存共生、相互辅助的新高度。
不过,科沃斯押注具身智能面临着不少挑战。
让机器人具备人类水平的认知和决策能力是具身智能的核心难题之一,这需要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情感和意图,并根据环境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其技术难点在于开发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科沃斯要在技术难点上取得突破,势必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开发难度与研发投入压力。
此外,实现具身智能还面临着研发周期长且不确定性高、计算能力的局限、多模态感官感知的融合问题、数据收集过程中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
可见,具身智能在短期内不仅难以成为科沃斯的新增长曲线,甚至可能转化为其负担。相较之下,如何突破业绩增长瓶颈、实现业绩可持续性增长,才是科沃斯最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