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欧股份蹭上机器人AI?别懵!4件事拆透它行不行

发布时间:2025-10-10 20:33  浏览量:2

“利欧股份蹭上机器人和AI概念,最近股价涨得猛,能跟风买吗?”股民老陈盯着K线图犯嘀咕。这段时间,靠水泵业务起家的利欧股份,因为布局工业机器人、AI算力等新赛道频繁出圈,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涨了23%,股价两个月内反弹超40%,不少投资者把它当成“潜力黑马”。

但炒股不能只看表面热度,尤其是跨界转型的公司,得扒透核心逻辑才知道能不能投。利欧股份到底是“真转型”还是“蹭概念”,别被短期涨幅带偏,先把“水泵基本盘稳不稳”“机器人业务真不真”“AI布局实不实”“财务健康度够不够”这4件事捋清楚,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第一件事:老本行水泵业务,是“拖油瓶”还是“压舱石”?

很多人觉得利欧股份现在重心在新业务上,老本行水泵肯定不行了。但实际上,水泵业务才是它的“基本盘”,能不能稳住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这也是支撑新业务的关键。

水泵业务没掉队,反而在“隐形扩张”

利欧股份的水泵业务可不是小打小闹,全球市占率能排进前三,民用泵(比如家用增压泵、污水处理泵)和工业泵(化工、矿山用泵)都有布局。2025年上半年,水泵业务营收68.5亿元,占总营收的62%,虽然占比比前几年降了,但绝对值还在涨,同比增加15%,这说明基本盘没丢。

更关键的是,它在“悄悄抢市场”。国内推进乡村振兴和老旧小区改造,家用增压泵、二次供水设备需求大增,利欧股份在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商网点比2024年多了120家,民用泵销量涨了18%;海外市场也没闲着,在东南亚建了两个组装厂,避开关税壁垒,出口营收同比涨22%,尤其是越南、印尼的化工企业,订单排到了2026年一季度。

水泵业务的“隐藏价值”:现金流支撑新业务

新业务研发烧钱,机器人、AI算力都需要持续投入,而水泵业务就是“现金牛”。2025年上半年,水泵业务毛利率19.8%,虽然不算特别高,但胜在稳定,而且回款快——民用泵大多是现款现货,工业泵预付款比例也从30%提到了5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3.2亿元,这些钱刚好能补贴新业务的研发。

要是水泵业务垮了,新业务就是“空中楼阁”。现在看来,水泵业务不仅没拖后腿,还在给新业务“输血”,这是好事。但也要注意风险:2025年原材料(铸铁、电机)价格涨了8%,水泵业务毛利率比去年降了1.2个百分点,要是成本继续涨,可能会挤压利润,这是需要盯着的点。

第二件事:机器人业务是“蹭热点”还是“真落地”?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毕竟机器人是当前的热门赛道。利欧股份2024年才宣布入局工业机器人,很多人觉得是“蹭概念”,但实际情况得看产品、订单和技术三个维度。

产品不是“PPT概念”,已经批量出货

利欧股份的机器人业务主要聚焦工业领域,比如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还有给新能源电池厂做的装配机器人。别以为是小作坊式生产,它在浙江台州建了机器人生产基地,2025年二季度已经实现批量出货,截至9月底,累计交付了1200多台,其中给宁德时代供应链配套的搬运机器人占了60%。

更实在的是订单情况:2025年三季度新签机器人订单3.8亿元,虽然和行业龙头埃斯顿(单季度20亿+订单)比还有差距,但作为新玩家,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而且订单里有70%是长期合同(1-3年),不是一次性的“散单”,说明客户是真有需求,不是为了“帮衬”。

技术有“外援”但不依赖,核心部件在自研

有人说利欧股份的机器人技术是“买的”,这话不全对。它确实和德国库卡合作过,引进了机器人本体设计技术,但关键部件比如伺服电机、控制器,已经在自研了。2025年上半年,自研伺服电机的占比从30%提到了55%,成本降了18%,这也是它的机器人能卖得比同行便宜10%-15%的原因。

不过也要客观看:它的机器人主要是“中低端应用型”,精度和速度比发那科、安川这些高端品牌还有差距,暂时进不了汽车焊接、半导体封装这些高端场景。但在物流搬运、家电装配这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已经能满足需求,属于“先卡位再升级”的策略,不算盲目跟风。

第三件事:AI布局是“画大饼”还是“有真动作”?

除了机器人,利欧股份还提到要做“AI算力服务”,这更让市场怀疑是“蹭热点”。但扒一扒它的动作,发现不是完全没实质进展,只是还在“早期阶段”,得客观看待。

没直接做芯片,而是“搭算力底座”

利欧股份没跟风做AI芯片,而是选了更务实的方向:和地方政府合作建智算中心,提供算力租赁服务。2025年8月,它和山东潍坊政府签了协议,投资15亿元建智算中心,一期计划部署500台AI服务器(主要用英伟达H100和国产昇腾910芯片),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产,主要服务当地的制造业企业,比如帮纺织厂做AI质检、帮机械厂做设备故障预测。

这个模式的好处是“风险低、落地快”:政府会补贴30%的建设成本,而且当地企业有现成的算力需求,不用从零开始找客户。但缺点也明显:算力租赁的毛利率不算高,大概25%-30%,而且依赖芯片供应,要是芯片缺货,项目可能延期。

AI和主业结合,不是“孤立布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把AI和机器人、水泵业务结合了。比如在机器人里加了AI视觉系统,能自动识别货物位置,搬运准确率从95%提到了99.2%;在工业泵上装了AI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泵的运行状态,提前预警故障,把维修成本降了20%。这种“AI+主业”的模式,比单纯做算力租赁更实在,也更容易落地。

但要注意:AI业务目前的投入还很小,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亿元,其中AI相关的不到1亿元,占比不足30%,而且还没产生营收,短期很难成为业绩支柱。所以说,AI布局有动作,但还在“打基础”阶段,不能期待太高。

第四件事:财务健康度够不够?别忽略“隐性风险”

不管业务吹得多好,财务不健康都是“空中楼阁”。利欧股份前几年因为跨界投资,有过商誉减值的问题,现在财务状况怎么样,得看“负债、现金流、商誉”这三个关键指标。

负债降了,但仍需警惕“有息负债”

2025年三季度末,利欧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是58.7%,比2024年的65.3%降了6.6个百分点,这是好现象,说明公司在主动降杠杆。但要注意,有息负债(银行贷款、债券)还有42.3亿元,虽然比去年少了8亿元,但每年的利息支出还是有2.1亿元,相当于水泵业务净利润的15%,要是新业务短期不赚钱,利息压力还是不小。

现金流稳了,但“造血能力”待提升

前面提到,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3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靠水泵业务回款。但投资活动现金流是-18.5亿元,主要是建机器人基地和智算中心的投入,筹资活动现金流是-5.2亿元,是在偿还旧债。这说明公司目前的“造血能力”主要靠老业务,新业务还在“烧钱”阶段,要是新业务投产不及预期,现金流可能会承压。

商誉减值风险低了,但仍需关注

前几年利欧股份因为收购互联网公司,商誉高达35亿元,2022年还减值了12亿元,让投资者捏了把汗。但现在商誉只剩8.7亿元,而且主要是收购机器人相关公司形成的,这些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2亿元,比去年增长25%,没出现减值迹象,这方面的风险比以前小多了。

最后唠实的:利欧股份值得关注吗?3个结论要明确

分析完这4件事,对利欧股份的判断就清晰了,既不用盲目乐观,也不用全盘否定,这3个结论要记牢:

1. 不是“纯蹭概念”,但新业务还在“爬坡期”

利欧股份的机器人业务有产品、有订单,AI布局也和主业结合,不是完全没实质进展,比那些只发公告不做事的公司强。但新业务还在“早期阶段”,机器人营收占比不足5%,AI业务还没产生收入,短期很难撑起业绩,不能把它当成“纯机器人或AI股”来看。

2. 投资的核心是“水泵稳不稳+新业务超预期”

要是水泵业务能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现金流稳定,就能给新业务足够的时间成长;要是机器人订单能超预期(比如2026年突破10亿元),或者智算中心提前投产并实现盈利,那公司的估值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反之,要是水泵业务下滑,或者新业务不及预期,股价可能会回调。

3. 适合“长期跟踪”,不适合“短期追高”

现在利欧股份的股价已经反映了部分新业务的预期,要是短期追高,一旦出现业绩不及预期或市场情绪降温,很容易被套。更适合的方式是“长期跟踪”:关注每个季度的水泵业务增速、机器人订单量、智算中心建设进度,等这些指标出现明确向好的信号,再考虑也不迟。

结语:别被“热点”带偏,看公司要“抓核心”

A股市场从不缺热点,机器人、AI概念一阵风就能吹起来,但真正能长期涨的公司,还是得靠扎实的业务支撑。利欧股份从水泵跨界到机器人、AI,勇气可嘉,也有一些实质动作,但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耐心。

对投资者来说,别光盯着“要火”的热度,多想想“业务真不真”“财务稳不稳”“成长可持续吗”这些核心问题。毕竟,投资不是赌大小,而是看公司的长期价值。利欧股份能不能真正“火”起来,不是看现在的股价涨幅,而是看未来1-2年,新业务能不能从“概念”变成“业绩支柱”,老本行能不能持续提供支撑——这才是判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