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仕达在“锅”里打转近50年,营收只剩1/9个苏泊尔
发布时间:2025-10-12 04:36 浏览量:1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离家27天后回家发现,“燃气灶还在小火状态下持续燃烧”,而燃气灶上的锅因27天都没被烧烂而被称为“锅坚强”,迅速走红。
很快,爱仕达正式“认领”了这口锅,确认是其产品。凭借“锅坚强”,爱仕达终于回到聚光灯下。
其实,爱仕达是比苏泊尔、九阳成立更早的老牌炊具企业,已有近50年历史。但从营收规模来看,爱仕达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只有12.7亿元,不足九阳股份的1/3,只有苏泊尔的1/9。
此时,好不容易获得“泼天的流量”,爱仕达的股东却突然抛出减持计划。
近日,爱仕达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爱仕达集团一致行动人富创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021.9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据了解,富创投资当前只持有公司3.16%股权,倘若此次顶格减持,几近清仓。而富创投资的第一大股东正是爱仕达创始人、董事长陈合林。
创始人选择减持,资本市场快速反应。Wind数据显示,在披露减持计划之后,爱仕达的股价连续下滑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9.4%。
那么,创始人陈合林急切抛出减持计划背后,爱仕达面临着哪些困局?
1、靠政府补助扭亏,营收只有苏泊尔的1/9
凭借“锅坚强”走红网络的爱仕达,其实已经是一个炊具老品牌。
爱仕达创建于1978年,长期深耕炊具、厨房小家电赛道。以此来看,爱仕达的历史比同行企业苏泊尔、九阳(均成立于1994年)还早了16年。
在消费者晴天(化名)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就用爱仕达的锅,商场也经常看到。“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确实看见(爱仕达)的次数很少了。”
在市场“存在感”降低背后,是爱仕达多年来原地踏步、打不破“天花板”的隐痛。
2010年,爱仕达成功登陆深交所,当年营收就突破20亿元。自此之后,爱仕达的营收一直在20亿元上下波动,直到2017年才终于拖着迟缓的步伐迈过30亿元门槛,至今没有突破40亿元。
很快,疫情期间“宅经济”火热,小家电迎来“高光时刻”。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9年,厨房小家电线上零售年均复合增速高达7%,而2020年疫情带来的线上渗透率激增,推动行业在短期内迎来一波历史性爆发。
站在这个风口上,“后来者”小熊电器迅速“出圈”,并顺利登陆深交所。
就在同行纷纷发力之时,爱仕达的利润却一降再降。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爱仕达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3.35%、20.30%。
自此之后,爱仕达更是连续亏损3年。2021年至2023年,爱仕达累计亏损5.46亿元,几乎将2017年至2020年这4年间积累的利润(5.54亿元)全部亏完。
(图 / WIind(单位:亿元))
爱仕达之所以跟不上节奏,很大程度上与业务布局不均衡有关。
早期,爱仕达是以不粘锅起家,至今炊具都是业绩支柱。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炊具贡献的收入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当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线,就极易陷入增长瓶颈,抗风险能力也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爱仕达的炊具实现营收9.13亿元,同比下滑2.07%,这带动总营收同比下滑1.57%至12.7亿元。
(图 / 爱仕达财报)
在政府补助的支持下,爱仕达才得以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1295万元,助力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280万元。倘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亏损822万元。
(图 / 爱仕达财报)
然而,9月11日,爱仕达宣布,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510.05万元(其中滞纳金124.20万元),又直接侵蚀了上半年的全部归母净利润。
还在盈亏平衡线上来回挣扎的爱仕达,已经被同行企业远远甩在身后。
今年上半年,苏泊尔实现营收114.78亿元,是爱仕达的9倍;九阳股份实现营收39.87亿元,是爱仕达的3倍;“后来者”小熊电器的营收也达到25.35亿元,相当于2个爱仕达。
只有爱仕达,还困在“锅”里打转。
2、陈合林家族左手减持,右手质押
在“锅坚强”走红之后,据多家媒体报道,9月16日,爱仕达发回应:“这口坚强的锅爱仕达认领了!”
就在“认领”这口锅前一晚,公司股东突然抛出减持计划。9月15日晚,爱仕达宣布,控股股东爱仕达集团一致行动人富创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021.9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在减持之前,富创投资持有爱仕达1076.4万股,占总股本的3.16%。这也意味着,倘若此次顶格减持,富创投资持有公司的股票不足0.2%,接近清仓。
(图 / 爱仕达公告)
天眼查显示,陈合林持有富创投资23.6%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不过,陈合林更重要的身份是爱仕达的创始人、实控人兼董事长。
截至2025年中期末,除富创投资持有的股份之外,陈合林、林菊香夫妇和儿子陈文君、女儿陈灵巧4个人合计持有爱仕达54.86%股权,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另外,陈合林妹妹陈素芬持有1.30%股份、林菊香弟弟林富青持有1.03%股份。以此计算,陈氏家族合计持股超57%。
(图 / 爱仕达财报)
对于这次减持,富创投资给出的理由是“因自身资金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陈氏家族过去从爱仕达拿走的分红并不低。
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爱仕达累计分红4.09亿元,而陈氏家族的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这也意味着,陈氏家族已经拿走超2亿元的分红“大礼包”。
不过,在2021年至2023年,爱仕达利润连续亏损3年,因而并未分红。在2024年利润转正后,也只分红了613万元,陈氏家族近4年拿走的分红明显萎缩。
(图 / 爱仕达公告)
分红减少之后,陈合林家族又转向质押股票。今年4月9日,陈合林之子陈文君质押200万股公司股票,用于自身生产经营,但明确不是用于满足爱仕达生产经营相关需求。
(图 / 爱仕达公告)
在此之前,爱仕达集团(陈合林家族100%持股)、陈合林、陈合林之女陈灵巧已经累计质押了1.17亿股公司股票,各自质押的股份占所持股份的60%以上。
如今,叠加陈文君质押的200万股股票之后,陈氏家族所持股份的58.07%都已质押。
(图 / 爱仕达公告)
那么,陈合林家族为何高比例质押公司股票?质押所得资金究竟用于哪些业务的生产经营?是否在借爱仕达向陈氏家族的体外公司输送利益?是否担忧股价下滑导致平仓,引发控股权危机?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爱仕达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得回复。
大量质押股票带来的资金压力正逐渐浮现。截至2025年4月10日,爱仕达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未来一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为1500万股,对应融资余额约7481.77万元。
(图 / 爱仕达公告)
面对即将到期的超7000万元债务,陈合林又该如何应对?
3、短期资金缺口10亿、押宝机器人
在炊具、小家电之外,爱仕达也一直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机器人。
今年5月,爱仕达发布公告称,与控股子公司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江机器人”)股东友好协商,拟收购博汇于谷管理咨询持有的钱江机器人7%股权,股权转让价款为1309万元。此次收购完成后,爱仕达将持有钱江机器人97%股权。
对于此次收购,爱仕达表示,是因为公司持续看好机器人本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对钱江机器人股权的持续收购有利于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资源整合,提升控制力和业务协同能力。
据悉,钱江机器人成立于2013年,原是钱江摩托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本体以及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机器人公司,可以提供负载从3KG至800KG标准的Delta、6轴、4轴工业机器人,以及一些特殊应用机器人。
(图 / 钱江机器人官网)
据爱仕达介绍,钱江机器人已开发焊接、切割、喷涂、装配、上下料、搬运码垛等应用功能,在汽摩配、新能源、3C电子、医药、物流等二十多类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2025年春晚舞台之后,机器人赛道大火,从国家政策扶持,到市场需求扩展,国产机器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市场前景广阔。可以说,爱仕达这次站上了风口。
但这片蓝海已经挤满了竞争者。布局机器人赛道的既有华为、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又有小鹏、比亚迪、蔚来等车企,还有埃斯顿、新松机器人、越疆机器人等垂类企业。
和这些企业相比,钱江机器人规模并不算大,且目前仍未摆脱亏损。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钱江机器人实现营收7271.20万元,同比下滑17%;净利润亏损2561.72万元,亏损同比扩大600万元。
(图 / 爱仕达2025年中期财报(上);爱仕达2024年中期财报(下))
2025年上半年,爱仕达的机器人业务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下滑15.43%,是下滑幅度最大的业务。以此来看,机器人业务尚难以成为爱仕达新的业绩“顶梁柱”。
(图 / 爱仕达财报)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业务“烧钱”,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链要求极高,而这正是爱仕达的另一个短板。
截至2025年中期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4.54亿元。同期,其短期借款高达12.4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91亿元,短债合计约15.34亿元。若以此粗略计算,公司的短期资金缺口约10.8亿元。
(图 / 爱仕达财报)
在资金链紧张背后,爱仕达的存货居高不下,难以变现。
截至2025年中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7.99亿元,其中库存商品就有3.94亿元。这些产品堆积之后会不断产生存货减值,进而侵蚀利润,反过来影响企业资金链,形成恶性循环。
(图 / 爱仕达财报)
在现金紧绷的情况下,继续加码机器人,是否会让爱仕达的资金链“雪上加霜”?未来,机器人究竟是爱仕达的“救命稻草”,还是“业绩拖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穿越“烧钱”周期。
*注:文中题图来自爱仕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