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人”邓鸣明:生命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发布时间:2025-10-15 17:44  浏览量:3

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他是一名尿毒症晚期患者,更是60余名贫困学子人生的“点灯人”。

他是邓鸣明,资阳市乐至县市场监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身患重病,却用十余年光阴,在公益路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从战士到志愿者,他把军魂写进公益初心

“一声到,一生到。”

这句军中誓言,邓鸣明记了一辈子。2004年退伍后,他始终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恳,内心却始终燃烧着一份责任感——想为有需要的人多做一点事。

邓鸣明在执勤一线。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重庆大手拉小手爱心助学团队”,第一次走进贫困孩子的家庭。那些渴望读书的眼睛,深深刺痛了他。“我们乐至,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孩子?”

说干就干,是军人本色。

2009年,邓鸣明开始筹建本地公益团队。走访、联络、策划等筹备工作后,“乐至桑吉草志愿者团队”应运而生。2010年,团队升级为“乐至县筑梦公益援助会”,一个更规范、更具影响力的公益平台诞生了。

他不是在捐钱,是在“种希望”。

开展慰问活动后合影留念。

邓鸣明的助学,不只是汇款那么简单。

他走进一个个孩子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困境,也倾听他们的梦想。程小芒姐弟、文朝瑛姐弟……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他一次次奔波的身影。

“邓叔叔就像亲人,他不仅帮我们上学,更教我们抬头看路。”一个受助孩子说。

十五年来,“筑梦公益”累计资助60多名学生,募集善款物资超50万元。数字背后,是60多个被点亮的人生。

危难时刻,他一次次挺身而出

他的爱心,从不限于助学。

邓鸣明收到的感谢信。

2011年,一名大学生罹患白血病。邓鸣明核实情况后,迅速发起募捐,最终帮孩子战胜病魔。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那是条年轻的生命,不能放弃。”回忆往事,邓鸣明语气平静。

邓鸣明在办公室。

2013年,雅安芦山强震。他第一时间奔赴震中,成为首批抵达宝兴县的志愿者。转移群众、分发物资……“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快一点,再快一点。”

同年,他还自费考取了急救员证。他说:“我想在别人需要时,能多做一点。”

身患尿毒症,却从药费里“挤”出希望

2015年,邓鸣明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病痛与经济的双重压力,没有让他倒下,反而让他更理解困境中人的无助。

令人动容的是,他竟从治疗费中“挤”出钱,继续助学。

“虽然我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他说,“只要还能动,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邓鸣明与资助对象合影。

一盏灯,一座桥。

从军营到公益战场,从热血青春到带病前行,邓鸣明用十几年的时间,把“退伍不褪色”写成了一首温暖的叙事诗。

他是一座桥,连接起社会的善心与孩子的未来;

他是一盏灯,哪怕光芒微弱,也要为别人照亮一寸路。

他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用力地、温暖地,活成别人的光。

周媛 本组图片由邓鸣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