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迹科技今日挂牌: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赛道进入“价值兑现”期
发布时间:2025-10-16 14:29 浏览量:1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已成功登陆港股市场!10月16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670.HK)。此次IPO发行价每股95.6港元,共发行690万股H股,募资规模总额约6.60亿港元,一共获26.3万名散户入飞。9时30分开盘,云迹科技涨49.37%,报142.8港元/股,总市值为98.13亿港元。据港交所公告,本次IPO,云迹科技公开发售阶段获5657.2倍超额认购,IPO前后均获得众多优质机构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彰显出资本市场对其深厚的信心。酒店龙头之外,X+场景复制粘贴显成果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营业务为机器人本体与功能模块的销售以及AI数字化订阅服务两大赛道。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2.45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速23.4%。公司在2025年前五个月实现的总收入为人民币8830万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7430万元,同比增长18.9%;毛利率由24.3%提升至43.5%。经调整净亏损由2022年的2.34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0.28亿元,盈利拐点初步显现。酒店场景是公司收入来源的一大支柱。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中市占率达13.9%,高于第二至五名总和。截至2025年5月末,云迹科技在全球累计部署酒店3.4万家。2024年,单日在线运行的机器人设备最高达3.6万台,当年累计完成约5亿次服务,仅12月的指令执行量就突破186亿次。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规模由2020年的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5亿元,呈现加速扩张趋势。面对这条高增长赛道,云迹科技并不只依赖酒店单一场景的收入,跨场景应用已成为云迹科技的第二收入增长曲线。云迹科技通过全球首创的“1+N+AIoT”模块化架构,UP机器人支持秒级功能切换,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底盘可适配多种功能上仓,灵活覆盖各类服务场景。根据其最新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的服务机器人已落地全球超150+家医院,以及工厂、公寓与写字楼等场景。2025年前5个月,非酒店场景收入占比升至8.7%,云迹科技源自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和工厂的收入分别为123.9万元、105.2万元和55.5万元,已成为盈利弹性较高的业务板块。客户基础的持续扩大,有力地验证了云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更为其在更多垂直行业中复制和推广成功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具身智能之上,AI智能体“生态”见真章本次上市,云迹科技的募资总额约60.0%将用于在未来五年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约30.0%将用于在未来五年提高公司在中国境内外的商业化能力,约10.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技术研发方面,云迹科技拥有550项授权专利、600余项在审专利,涵盖环境感知、运动控制、多模态交互;其“服务智能体全自主闭环学习系统”可在真实场景中自动采集、标注、训练、迭代,形成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反馈的数据闭环。截至2025年5月,HDOS已积累2.3亿人次服务数据,日均指令执行量6.2亿次,为算法持续优化提供高稀缺的真实场景燃料。值得一提的是,依靠其领先的技术体系,云迹科技的盈利模型正在由“一次性硬件销售”向“订阅+服务”扩展。2022-2024年,公司“租赁+订阅”收入复合增速45.5%,2025年前5个月智能体应用收入同比增194%。此外,在内地酒店与楼宇等重点场景逐步饱和的背景下,“出海”已成为机器人企业突围的关键方向。海外场景复制将放大公司订阅收入规模效应,缩短回本周期,从而提前验证盈利模型的可持续性。借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的支持,云迹科技成为首批落地香港的三家科创企业之一,并设立子公司 SkyTreadTech,开展国际化试点。与此同时,云迹还在香港建立研发中心,整合算法优化、本地制造、供应链响应等资源,强化从技术、制造到应用一体化协同能力。云迹科技也正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大面向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复制国内酒店场景的成功模式,有望在未来将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行业进入“价值兑现”期,资本化只是起点。云迹科技在港交所挂牌后,将成为全球首家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为此赛道提供了可验证的商业模板。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加剧及AI大模型成本下降,服务机器人有望从“可选”走向“必选”。云迹科技有望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实现新的突破,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