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单人保”新政落地!这几类人不用查全家收入单独申请就能过

发布时间:2025-10-16 17:28  浏览量:1

前几天帮邻居李阿姨去社区提交低保申请材料,她一直攥着儿子的工资流水单念叨:“我儿子在工厂上班,一个月挣四千多,会不会影响我申请啊?”社区工作人员看完材料笑着说,2025年“单人保”新政实施后,像李阿姨这样患冠心病、常年需要吃药的老人,不用查全家收入,单独申请就能通过。李阿姨这才放下心来——之前她申请过两次低保,都因为儿子有收入、全家人均收入超标没通过,现在新政终于解决了她的难题。“单人保”新政针对的就是这类“个人困难但家庭总收入不低”的情况,今天就把能单独申请的人群、具体条件和申请流程讲清楚,家里有符合情况的一定要仔细看。

先把“单人保”新政的核心逻辑说清楚。以前申请低保,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核算收入和财产,只要全家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就算家里有重病、重残的人,也没法享受低保。2025年民政部出台的“单人保”新政,打破了这个限制,明确部分特殊困难群体,即使全家收入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也能不看全家收入,单独纳入低保范围。简单说,就是从“保全家”转向“保个人”,精准帮助那些最需要保障的个体。目前全国31个省份都已落实这一政策,截至2025年10月,已有超320万特殊困难群众通过“单人保”领到了低保金,政策覆盖越来越精准。

第一类能单独申请的是重度残疾人,这是“单人保”覆盖最广的群体。这里的重度残疾人有明确界定,必须是持有第二代或第三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二级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这几类残疾人大多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基本依赖家人照料,新政直接将他们纳入单独保障,不用再受全家收入的限制。

比如江苏苏州规定,成年无业的一、二级残疾人和三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可直接以“单人户”身份申请低保,无需提供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浙江杭州的政策更细致,重度残疾人申请时,只核查个人财产情况,只要名下没有价值超过5万元的车辆、没有非居住类房产,不管配偶、子女收入多少,都能通过审核。以杭州2025年每月1216元的低保标准计算,重度残疾人单独享受低保,一年能领14592元,足够覆盖基本生活和常用药开销。需要注意的是,三级肢体、听力等非智力精神残疾人暂时不在这个范围,想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条件,打12349残疾人服务热线就能问清楚。

第二类能单独申请的是重病患者,重点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很多人本身患着重病,每年治疗费用高昂,虽然全家总收入看起来不低,但扣掉医疗开销后,个人可支配收入所剩无几,以前这种情况不符合低保条件,现在新政把这类人纳入了“单人保”。

各地对“重病”的界定有统一参考目录,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等28类疾病,这些疾病要么治疗周期长,要么费用高,属于“刚性支出”。江苏苏州明确,患有本地规定重病病种的患者,只要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就能单独申请低保。广东广州更灵活,重病患者申请时,社区会通过医保系统核查近12个月的医疗自付费用,只要自付部分超过家庭年收入的50%,就算全家收入超标,也能通过审核。对重病患者来说,这笔低保金虽然不多,但能帮着承担一部分药费,减轻不少生活压力。

第三类能单独申请的是特殊老年人群体,聚焦“无赡养能力”的困境老人。这里说的特殊老人,主要是60周岁以上,没有劳动能力,且法定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老年人。比如赡养人本身是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或者赡养人也是低保对象,没法承担赡养责任,这类老人就能单独申请低保。

山东济南规定,60岁以上老人若子女为重度残疾或重病患者,即使子女有低保收入,老人也能单独申请,两者待遇互不冲突。河南郑州的政策更贴心,这类老人申请时,不用提供赡养人的收入证明,只需要提交赡养人的残疾证或病历,社区核实后就能纳入保障。对很多农村老人来说,这解决了“子女难赡养、自己无收入”的尴尬,不用再担心老无所依。

除了这三类核心人群,部分地区还拓展了“单人保”的覆盖范围。比如一些省份将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的生活困难宗教职员,纳入单独保障;还有的地方把已成年但丧失劳动能力、靠父母供养的重病人员也纳入其中,具体可以查看当地民政部门的最新通知。

申请“单人保”的流程比想象中简单,总共分三步。第一步是提交申请,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残疾证或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去户籍地或常住地的社区(村委会)申请,行动不便的可以让家人代办,很多地方像苏州还能通过“苏易助”等移动端应用线上申请,不用跑腿。第二步是审核核实,镇政府或街道办会在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可能会上门核实情况,重点确认残疾等级、病情和家庭实际困难。第三步是公示审批,审核通过后会在社区公示7天,没有异议的话,次月就能领到低保金,钱会直接打到申请人的社保卡里,安全又方便。

从政策本质来看,“单人保”不是低保门槛的降低,而是保障精度的提升。以前的“家庭保”模式容易把“个人困难但家庭整体不贫困”的人排除在外,导致部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保障。现在的“单人保”精准聚焦个体困难,让低保资金真正流向了最需要的群体,这是社会救助体系越来越完善的体现。

不过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单人保”有明确的收入上限,大多要求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不是完全不看家庭情况。申请材料必须真实有效,残疾证要在有效期内,病历要能明确诊断病情,弄虚作假会被取消待遇,还会影响后续申请。不同地区的低保标准不一样,像上海、北京每月能领一千多元,中西部地区大多在几百元,但都能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

“单人保”新政的意义,在于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它考虑到了家庭内部的差异,不再用“全家收入”这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而是给真正困难的个体开辟了保障通道。对重度残疾人来说,这是生活的底气;对重病患者来说,这是治疗的助力;对困境老人来说,这是晚年的依靠。

你身边有符合“单人保”条件的人吗?他们知道不用查全家收入就能单独申请吗?如果在准备材料、线上申请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把这些实用政策传得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