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卢奕开谈心中的“好房子”:超越材料堆砌,构筑情感容器

发布时间:2025-10-21 08:32  浏览量:1

2024年被频繁提及的“好房子”,首次被写入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新定义“好房子”标准的《住房项目规范》,也于5月1日正式实施……助力“好房子”的落地,建材家居行业能做什么?又该如何发力?

图\安信地板总裁 卢奕开

基于此,《家言》2025年年度策划“我心中的‘好房子’”,专访百位行业人士,建言如何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助力人们更美好生活。本期走进安信,专访安信地板总裁 卢奕开。

当消费升级的浪潮与居住理念的深层革新相遇,“家” 的定义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重构。曾经,住房仅是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如今,它早已成为承载生活品质、情感共鸣与个性表达的综合载体。

在这场 “好房子” 释义的迭代中,家居产业如何找准方向?安信地板总裁 卢奕开在与《家言》栏目的深度对话中,以企业实践为脉络,勾勒出 “好房子” 的打造逻辑,揭开了从 “材料堆砌” 到 “情感容器” 的转型密码。

跳出“材料陷阱”

“以人为本”才是“好房子”的核心

“当前消费者对房子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本质转变。”安信地板总裁卢奕开指出,好房子不再只是居住功能的容器,而是绿色健康、空间美学与智能体验的综合载体。绿色是基础底色,满足人的真实需求才是灵魂所在。

这一判断揭示了行业的普遍误区:许多人认为选用优质材料就能“组装”出高品质的家。然而现实中,即便使用各项指标优异的材料,交付后仍会出现缝隙、异响、使用不便等问题。

图/安信实木地板:栗釉

问题的根源不在材料本身,而在于三个核心矛盾:材料与环境不匹配、材料之间无法协同、设计未贴合实际生活动线。卢奕开举例说明,“即便是高品质木材,其硬度、稳定性、含水率等特性也千差万别。在室内与户外、南方与北方、老人房与儿童房等不同场景中,选材逻辑完全不同。打造‘好房子’必须超越材料堆砌,进入科学适配、系统整合的深层阶段。”

这正是安信的核心优势。依托全球可持续森林资源和分布在上海、苏州、巴西、非洲等的木材生产加工基地,安信建立了详细的“木材性能数据库”。

“安信31年的行业积淀,形成了对木材性能的深刻理解和全产业链掌控能力。”卢奕开强调,“提供的是系统化场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科学选材。”

为确保理念落地,安信以“交付”为核心延伸服务,通过“打包式服务”覆盖从选材、设计到施工、维护的全流程,让“绿色底色+人文灵魂”的居住体验真正走进消费者生活。

五大维度

搭建“好房子”的人居新生态

厘清 “好房子” 的本质后,以 “木材专家+高端木作领导者” 为定位,安信从场景、设计、渠道、体验、全龄关怀五大维度,构建起覆盖居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让 “人本理念” 落地为可感知的居住体验。

1、以“场景创新”驱动产品创新,拓宽木材应用空间

居家办公、亲子互动、影音娱乐……当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催生了更多元的居住场景需求。安信的产品研发,不再局限于木材的物理性能,而是深入挖掘其天然优势:控温、调湿、吸音等,让木材与场景深度绑定。

2、设计赋能,用木作美学提升产品附加值

“现在超过60%的年轻消费者,愿意为‘治愈感设计’支付溢价,融入设计美学的产品,其客单价可提升高达300%。” 卢奕开引用的数据,印证了设计在 “好房子” 中的分量。

安信对设计的理解,远超颜值提升的表层逻辑。它将木材的天然纹理、温润质感,与场景功能、情感需求深度融合,让木作成为空间叙事的一部分,比如用胡桃木的沉稳勾勒客厅的温馨,用白蜡木的轻盈点亮卧室的松弛,让空间自带情感温度。

图/安信整木定制,桃花心木入户门

3、渠道深耕,资源协同

“好房子不是一家企业能建好的,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 安信正持续深化与装饰公司、设计师及工装渠道的战略合作。

安信致力于以自身在木材领域的专业积累,成为设计师和合作伙伴最可靠的“家的顾问”,共同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我们也在积极探寻与顶尖设计力量合作,共同探索木材在低碳建筑、智能家居等新型空间中的应用可能,创造超越预期的、具备科技感的居住与工作体验。”

4、线下沉浸式体验“好房子”,展现安信品牌温度

“把‘好房子’直接摆在消费者面前,让他们亲自体验,这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近两年,安信加速品牌空间的升级改造:截至今年10月,上海长宁区总部办公区、上海喜盈门旗舰店已完成迭代,成为“好房子”的“沉浸式体验场”。

据悉,该空间以天然木材为核心建材,充分展现其在优化宜居性方面的能力,并设置了如全木卫生间、户外木作等特殊应用场景。“这些可感知的‘绿色空间’,不仅是产品陈列馆,更是安信品牌价值观与未来生活方式的生动展演。”

5、布局“一老一小”产品升级

超越普适性需求,安信将关切目光投向家庭中最需要呵护的“一老一小”群体。“我们重点布局儿童房与适老化产品的研发升级,旨在为‘三代同堂’的现代家庭构建一个全龄友好、让所有家人都能安心居住的好房子。”这一举措,体现了安信作为行业领导品牌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未来愿景:

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归属”

当被问及 “理想中的好房子是什么样子” 时,卢奕开的答案回归到了情感的核心:“绿色、健康、智能是硬性标准,但更重要的是”情感属性“。

他认为,在中国人的文化里,房子从来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情感的归属、家族的传承,它要装得下孩子的成长,容得下老人的安逸,守得住一家人的温馨。

这份认知,指向了“好房子”的未来方向:它需要有前瞻性,能预判居住者长期的需求变化,比如预留智能家居的适配空间,考虑家庭结构变动后的场景调整等;它需要有个性化,能尊重每个人的审美偏好,比如提供定制化的木材纹理、颜色,让空间契合居住者的生活态度等。

安信地板“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更温暖和更健康的生活空间”的企业愿景,正与这份情感满足高度契合。从整合全球森林资源到建立木材性能数据库,从场景化解决方案到全龄友好布局,安信的每一步实践,都是以木材为媒介,连接绿色健康与人文情感,推动“房子”向“家”的本质回归。

结语:迈向“人本主义”的居住新时代

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好房子”的定义或许会不断演进,但“绿色为底、人本为魂”的核心标准,永远不会改变。正如卢奕开所言,如今的行业竞争,早已不是“谁的材料更好”,而是“谁更懂人的需求”。

从材料掌控到系统解决方案,从绿色实践到人文关怀,安信以31年的行业深耕,不仅定义了木作领域“好房子”的落地路径,更以标杆性实践证明:家居行业的未来竞争,终将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价值竞争”。

图/安信整木定制案例:儿童房

而这种回归居住本质的思考与行动,正是推动行业持续向前、实现从“造房子”到“筑家”跨越的核心动力。毕竟,真正的“好房子”,最终要回答的不是“用了多少好材料”,而是“人如何在这个空间里,过上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生活”。

采访的最后,卢奕开重申了安信的企业愿景——“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更温暖和更健康的生活空间”。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目标,更可视为对整个行业进化方向的深刻洞察:

当住宅回归其“情感容器”的本质,当行业的竞争从材料的比拼升维至系统解决方案与人文价值的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房子”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