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零元购”:商家反击,2人被刑拘,羊毛党的好日子到头了?
发布时间:2025-10-22 18:14 浏览量:1
最近,电商出了件挺让人窝火的事。不是说商品不好,也不是快递太慢,而是有些“聪明人”把歪脑筋动到了平台的退款规则上,玩起了“零元购”的把戏。
之前有个新闻,湖北武穴有对夫妻,男的负责在网上挑那些值钱的数码产品下单,比如手机、相机什么的。女的就负责去快递驿站取件。为了不留把柄,她不是穿得严严实实把自己遮住,就是拿个低价快递的取件码,趁着驿站人员不注意,就把那些贵重包裹给偷走了,然后转手卖掉。
等包裹显示“已签收”了,男的就跳出来说“我没收到货”,要求平台全额退款。你看看,这操作是不是一套又一套?从8月份到9月份,短短时间里,他们就用这种方法搞走了1万多块钱的东西,结果现在都进去了,吃牢饭去了。
你以为这是个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去年福建也有两小伙,更离谱。他们直接趁快递小哥送其他包裹的时候,一个在外面望风,另一个直接上手,把他们自己下单的、价值2万多的手机从快递车上偷走,然后就去平台说没收到货,要求赔偿。结果在第二次作案的时候,被当场抓获。最后法院判了,一个蹲了11个月,罚了5000块,另一个也蹲了9个月,罚了4000块。
还有今年3月,浙江宁波更狠,有人利用平台的“极速退款”规则,下单之后立马申请退款,但就是不把货退回去,光这一招就骗了50多万!
这些案例听着是不是有点让人毛骨悚然?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零元购”的作案者,不是收件人本人,就是跟他关系特别近的人。他们就像是专业的“漏洞探测员”,专门研究电商平台的退款机制,然后专挑那些价格高昂的电子产品下手,或者就是频繁地、小额地薅羊毛,反正就是为了多占便宜。
而且现在的骗子,手段也是不断升级。线上利用平台对消费者的信任,线下则钻快递驿站管理上的空子,一套“自导自演”的把戏,玩得那叫一个溜,简直把诈骗玩成了“艺术”。
咱们老百姓可能觉得,这不就是“薅羊毛”,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法律可不这么认为。这种行为,根本不是什么“薅羊毛”,而是实打实的犯罪!
就拿武穴那对夫妻来说,他们这就是涉嫌盗窃罪。咱们国家的《刑法》白纸黑字写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把别人的东西偷走,如果数额比较大,或者多次偷盗,那可就构成盗窃罪了。他们偷了1万多块钱的东西,还多次作案,已经完全达到了立案标准,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三年以下的牢狱之灾,还得罚款。你说,为了那点小便宜,搭上自己的自由,值不值?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种事儿现在这么多,而且屡禁不止呢?我觉得,核心原因在于我们电商链条上存在着三道“防线缺口”,或者说,是三重漏洞,给这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一个漏洞,出在电商平台自身。平台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推出“快递丢失全额退款”这样的服务,本来是好事。但问题在于,实际操作中,这个退款机制太过于依赖物流信息了。
比如说,只要物流信息长时间不更新,或者显示出了什么问题,系统可能就自动启动退款流程了,人工审核也就是走个过场。这就好比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递了把“金钥匙”,他们只要稍微动点手脚,就能钻这个空子。
商家即使心里觉得这个退款有点蹊跷,也拦不住平台“快速退款”的脚步。最后往往是货没了,钱也没了,所有的损失都得自己扛。尤其是那些卖手机、相机这些数码产品的商家,简直是重灾区,稍不留神就被坑惨了。
第二个漏洞,出现在快递驿站的管理上。现在全国快递量大得惊人,很多快递驿站根本就忙不过来,人手不足,管理流程自然也就谈不上多严格了。你想,驿站里监控有死角,包裹出库的时候不仔细核对,甚至凭个取件码就能直接拿走快递,这些漏洞不都是在明晃晃地给小偷创造机会吗?
就像武穴那对夫妻,不就是利用了驿站管理松散,才多次得手的吗?我还听说厦门有个更绝的例子,有人买了戒指和手表,结果在驿站拆开包裹,把贵重的东西拿走,然后把空包裹重新封好,再悄悄放回驿站,最后申请拒收退款。因为驿站监控不完善,事后想取证都难,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第三个,也是最核心的漏洞,在于平台、物流和驿站之间,数据是完全不互通的。它们就像是三个独立的“信息孤岛”,各自为政。商家夹在中间,那是真叫一个委屈啊。除了货物被偷的直接损失,店铺评分下降、投诉增多,这些看不见的间接伤害,也让他们损失惨重。快递公司,也跟着倒霉。频繁的丢件纠纷,不仅要赔钱,名声也坏了,网点赚钱难,快递员的积极性也受影响。这样一来,整个电商生态链都变得脆弱不堪。
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守护住我们大家的利益,让那些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呢?我觉得,光靠某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是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作为商家,咱们得有点“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如果你怀疑自己遇到了这种诈骗,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联系快递公司,要他们提供买家的签收单。如果包裹是放在驿站的,那就赶紧找驿站调取监控,看看你的商品到底去了哪里。
卖贵重物品的商家,我建议你们仓库里一定要装好监控,从打包发货的整个过程,都要留下清晰的证据。还有,可以要求快递公司送货上门,让买家当面验货签收,这个要求可以在商品页面提前告知消费者。这样一来,想浑水摸鱼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维权的时候,商家也要懂得“武装自己”。要弄清楚平台的规则,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证据。如果平台判断错了,你一定要及时跟平台沟通,说明这笔交易存在争议,需要走法律途径解决,要求平台暂时冻结这笔交易资金,等报案或者打官司有了结果,再进行处理。
另外,现在很多平台都有大数据工具,比如淘宝的“营商保”,可以帮助商家提前识别有风险的订单。遇到投诉的时候,也可以查一下买家账号是不是在平台的异常名单里。这些信息对于咱们报警提供线索,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涉案金额比较大,千万别犹豫,赶紧报警,并且把报案情况同步给平台,这样也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平台自身也要“动起来”,不能再当看客了。平台需要把物流数据和自己的系统更好地对接起来,把“快递签收”作为退款审核的一个硬性指标。如果一个账号频繁地申请“丢件”退款,系统就应该自动把它标记出来,然后安排人工去仔细核实。
驿站那边,也要加强管理,用上更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规范出库核验流程,完善监控系统。对于那些多次输错取件码、非本人来取件的异常情况,都应该能够实时监测并预警。对于高价快递,最好能做到全程录像,甚至能有定位追踪的功能,这样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有完整的证据链条,让那些想搞“零元购”的人,再也无处遁形。
说到底,想彻底解决电商“零元购”这种诈骗问题,真的不是某一方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平台、物流、驿站三方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打通数据壁垒,优化规则,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堵住那些漏洞,让电商环境变得更健康,也才能实实在在地保护好我们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大家都能安心地买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