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身份一颗初心,扎根基层诠释担当——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者、退役军人驻村第一书记钱德宝

发布时间:2025-10-24 17:18  浏览量:3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能褪去军人本色;作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一员,更要把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落到实处。”这是钱德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22年8月被选派到汉阴县汉阳镇双坪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这位有着16年军龄、3年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经历的“老兵”,带着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续写着“军人本色”与“为民情怀”。

摸透村情:“老兵书记”的“攻坚战略”

2022年8月,钱德宝接替上一任派驻第一书记来到了汉阳镇双坪村。凭借着在退役军人服务大厅与群众丰富的沟通交流经验,以及在部队养成的“先侦察、后部署”的工作方法,他很快便融入到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他顶着烈日走遍全村9个村民小组,召开院落会、板凳会,很快摸清了村子的“家底”:全村共478户1487人,耕地面积2920亩,水田面积531亩,以传统养殖、种植业为主导,存在产业链短、部分村民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以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他把重点群体摸排做成“绣花活”,针对村里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村民等特殊群体,他延续优抚对象服务经验,建立“一人一册” 关爱台账,不仅详细记录家庭及健康状况,更标注特殊需求、政策享受情况等细节。他还每周对照台账开展“回头看”,今年7月了解到退役老兵杨某之子突发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当即向派驻单位汇报为其申请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缓解了杨某的燃眉之急,用实招筑牢民生底线。

产业帮扶:“事务老兵”的“精准服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钱德宝深知,只有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才有坚实基础。他积极响应庭院经济发展目标,为村民争取了果树苗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双坪村因地制宜依托“党建+产业”平台,发展家庭农场13家、农民合作社12家,建成2个市级农业园区,涵盖了特色种植业如羊肚菌、茶叶,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同时,他还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后盾”力量,积极向派驻单位汇报沟通,针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痛难点,“订单式”制定片区党支部共建活动内容,同帮扶单位联合村片区党支部组织党员代表、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多次前往在县域行业内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种、养殖基地和产业园区进行实地参观,取增智增收“致富经”,进一步增强村民发展壮大产业的信心。

民生实事:“驻村书记”的“暖心答卷”

“群众的事无小事,再小的事也要用心办。”这是钱德宝驻村以来始终坚守的理念,他把村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解决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2025年上半年村内干旱少雨,三组地处偏远,村民生活用水十分不便,钱德宝了解情况后,为缓解群众用水困难,一方面带领驻村工作队定期为群众运送生活用水,另一方面,通过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为三组群众新增一条供水管网。“这段时间真是多亏了钱书记和村里干部每天送水来,又听说组上要再加一条供水管,以后就不用担心没水了!”村民赵大妈高兴地说。

针对村里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照顾的问题,钱德宝牵头成立爱心志愿服务队,组织队员定期上门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用品、体检等。每逢节日,他还会带着慰问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村民心坎上。

驻村三年多来,钱德宝用军人的坚韧和担当、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热忱和专业,带领双坪村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被问及驻村感受时,他坚定地说:“只要能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让村子越来越好,再苦再累都值得。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通讯员:牛晓旭)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