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发条催款短信竟被拘7天?催收行业的“紧箍咒”,早该这么严了
发布时间:2025-10-24 05:37 浏览量:2
我那干催收的哥们刚出拘留所,就拉着我大吐苦水:“以前觉得催收是‘要钱的孙子’,现在直接成‘踩钢丝的囚徒’,太冤了!”
他这7天拘留来得确实蹊跷。既没像有些团伙那样天天打电话轰炸债务人 ,也没PS假律师函冒充司法人员,就是给个逾期客户回了条短信,附上还款账号和金额,结果对方的反诈APP直接触发预警。司法机关一核查,先以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把他拘了,虽说后来查清是误会,但这7天罪算是白受了。
这事儿听着离谱,细想却全是必然。现在催收行业早不是“嗓门大就能要钱”的年代了,简直是“一步错就踩雷”。我那哥们说,他们公司现在培训比高考复习还严:话术得背熟,不能有半个“恐吓”字眼;打电话得掐着点,晚上8点后绝对不能打 ;就连跟债务人的联系人沟通,都只能问个电话,提半句欠款金额都算违规 。
更要命的是,债务人也越来越“难对付”。以前催收说句“再不还就上门”,对方可能就慌了,现在人家直接反问:“你们俩有工作证吗?提前预约了吗?知道上门成本一天五百多吗?” 毕竟反诈宣传铺天盖地,谁都知道12368是法院唯一官方号,那些短信里的“传票”十有八九是P的。上次他们公司新人刚提了句“通知你单位”,直接被对方录了音,反手就投诉到银保监会,公司罚了三万块才了事
法律的“刀子”更是悬在头顶。《刑法》早把暴力催收入了刑,用胁迫手段、跟踪骚扰他人,最高能判三年。宁波去年端掉个催收团伙,119人全被抓了,就因为用“软暴力”逼得人跳楼。湖北还有个公司更离谱,用系统批量发恐吓短信,累计骚扰二十多万人,20个业务员全被判了刑,违法所得也被追缴了 。更别说《网络安全法》卡着个人信息,敢随便爆通讯录,一条就能赔几千块!
今年3月国家还出了个催收国标 ,简直是给行业画了条“生死线”:只能找债务人本人要,不能骚扰亲戚朋友;催收记录得全程留痕;连金融机构都得管好外包的催收公司,出了事要担责。我那哥们说,现在他们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合规须知”,比家里的春联还密集,生怕哪个细节没做到位。
其实这行变严,说到底是好事。以前总听说有人被催收逼得家破人亡,现在规矩立起来,既是保护债务人,也是给催收员划了安全区。就像我那哥们,经此一遭倒想通了:“以前总想着‘搞定’债务人,现在才明白,先‘搞定’合规,才能不把自己搭进去。” 他们公司现在改了路数,主动帮债务人算合法利息,协商还款计划,反而有不少人主动还款了。
说到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要钱的方式得在规矩里。催收行业不是不能活,是该换种活法了。
话说回来,你觉得催收和债务人之间,该怎么沟通才既能守住法律底线,又能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合规的催收,你会愿意主动协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