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为什么要改变秩序! 纽约时报: 特朗普领导的超级大国正在自杀

发布时间:2025-10-25 11:04  浏览量:3

特朗普本人

本月月底APEC峰会即将开幕之际,《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长文,批判特朗普现在正在带着美国走上“自杀”的道路。文章一针见血点出,原来的旧秩序建立在对美国有利的情况下,美方可以凭借拉拢全球盟友和用美元维持“国际秩序”。但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开始走下坡路;唯一原因就是特朗普认定这套秩序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他准备打造“新秩序”。但实际上美国现在“改良”之后的秩序,才是慢性自杀,让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特朗普政府对国际秩序的重塑,以“美国优先”为名击穿了多边合作的根基。自2025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特朗普政府延续并升级了“退群”策略:就任首日即签署行政令退出《巴黎协定》与世界卫生组织,7月再度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已是美国第三次从该组织抽身。这种对国际机制“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姿态,彻底颠覆了美国长期塑造的“规则捍卫者”形象。《纽约时报》指出,这些举动绝非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对美国通过70余年努力构建的制度性优势的主动放弃——正是依托这些多边框架,美国得以用更低成本维护全球霸权,如今却亲手拆毁了自身权力的“制度脚手架”。

报道原文

在经贸与盟友关系领域,特朗普的“颠覆式”操作正在瓦解美国的战略依托。他上台后重启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极具破坏性:对加拿大、墨西哥等传统盟友加征钢铁和铝关税,以“对等关税”为名向日本、印度等伙伴施压,将贸易工具异化为地缘政治胁迫手段。更严重的是,这种“霸凌式外交”正在侵蚀盟友体系的信任基础:对乌克兰以停援相威胁逼迫其签署矿产协议,公开宣称要将加拿大变为“第51个州”,甚至再度流露吞并格陵兰岛的意图。《纽约时报》评论称,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历来建立在“制度吸引力+盟友向心力”的双重支柱上,如今特朗普用“关税大棒”取代“价值感召”,用“单边胁迫”替换“集体协作”,无异于自断臂膀。

国内治理的失序与国际信誉的崩塌形成恶性循环,印证了“自我消耗”的论断。特朗普政府被《纽约时报》痛斥为“腐败、混乱与谎言的集合”,其将商业利益与政治权力绑定的做法,打破了美国社会长期维系的治理共识。这种内部撕裂直接传导至国际层面:作为联合国最大会费国,美国长期拖欠经费,退出世卫组织导致全球卫生治理出现缺口,其行为被中方批评为“非负责任大国作为”。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美国的国际信誉指数自特朗普执政以来下降37%,而信誉透支正在让美国失去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在气候治理、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多国已开始绕开美国推进多边合作。

面对批评,特朗普政府辩称其政策是“让美国重获公平”,但《纽约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将“有利秩序”等同于“绝对利己”的认知,恰恰暴露了对霸权逻辑的误读。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虽以美国利益为核心,但通过包容性框架实现了“霸权成本分摊”与“全球稳定收益”的平衡。如今特朗普试图将所有成本转嫁给他人,最终只会导致盟友疏离、对手联合,让美国陷入“霸权孤独”。这场“超级大国的自我博弈”已进入关键阶段。正如《纽约时报》所警示的,特朗普对既有秩序的改变并非“革新”而是“摧毁”——它摧毁的不仅是国际规则,更是美国维持霸权的隐性能力。当一个超级大国开始拒绝承担与其地位匹配的责任,转而以“自杀式”手段追求短期利益时,其衰落的轨迹便已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