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合理治理体系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5-10-27 02:08 浏览量:2
转自:法治日报
□ 钟迦屹 今年9月,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再次为应对全球挑战贡献重大公共产品。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地缘格局嬗变重构、人类共同挑战日益升温,过去西方中心的世界治理模式弊端凸显,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为世界治理带来了系统性建设性新方案,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路径。
从理念到行动的新体系
全球治理倡议是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为以平等、法治、多边、人本、行动为原则基础,用系统思维应对全球挑战。全球治理倡议并非对既有秩序推倒重来,而是对既有秩序的改革完善,其核心内涵在于倡导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普惠包容的全球治理新体系,为应对共同挑战提供制度保障。 全球治理倡议以坚持主权平等为根本前提,提出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在国际事务中都应享有均等权利。各国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各国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各国都应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公平参与、平等决策、共同受益。少数国家主导必然导致“权力逻辑”的盛行和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只有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充分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诉求,让全球治理成为各国共同参与的治理。 全球治理倡议以践行国际法治为制度保障,提出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反对单边主义和选择性执行国际规则。践行国际法治的核心要义在于平等适用与普遍约束,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身的规则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依法治理世界事务成为实现全球治理公正性的制度支撑。 全球治理倡议以实行多边主义为基本路径,面对单边主义抬头和小圈子政治蔓延,主张通过多边协商、制度合作推进全球治理改革进程,维护联合国及相关机制的核心地位。多边主义既是一种合作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意味着国际事务共商共建共享,是实现真正公平的重要机制。 全球治理倡议以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要义,各国人民是全球治理的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不断为世界人民提供信心力量和稳定预期,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改革完善全球治理,就是要以推动共同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获得感、以更好应对共同挑战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安全感、以促进共同利益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幸福感。 全球治理倡议以注重行动导向为重要原则,全球治理活力源于实践,关键在于行动,根本要看成效。全球治理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发达国家要切实履行责任,提供更多资源和公共产品;发展中国家也要联合自强,力所能及作出积极回应,共同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既有治理模式弊端凸显
全球治理体系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体系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再到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对推动贸易、科技交流以及制度合作等方面曾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全球化进入深水区,各种弊端开始凸显。 一是代表性严重失衡。既有治理体系是在战后格局上建立起来的,其制度设计偏向发达国家利益,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投票权分配存在“南弱北强”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声音常常被忽视,代表性的结构缺陷使得普惠治理沦为一句空话。因此,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纠正历史不公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须。 二是权威性严重缺失。一些国家表面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则信奉话语霸权和文化中心主义,用价值判断取代平等对话,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在全球治理中大搞双重标准。这种选择性适用逻辑加剧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失效”、国际法“失灵”和多边主义“失能”的担忧,导致既有全球治理模式缺乏道义感召力,并引发国际信任赤字。 三是有效性严重不足。当前,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深海、极地、外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更是规则缺位、风险累积。然而,联合国运行效率、应急反应能力和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多边机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情况长期存在。
完善全球治理的新路径
中国一贯主张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治理领域的贯彻,符合世界发展和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全球治理倡议针对既有世界治理体系的弊病,以全局视野、系统思维和实践导向为世界治理提出了一条改革完善的新路径,给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条从“治理赤字”迈向“治理共赢”的新路子,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治理风范和担当。 全球治理倡议由权力垄断向多边协作实现制度重塑。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对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体系进行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让国际组织更好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诉求。全球治理倡议明确,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目的是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这打破了以往少数强国制定规则、其他国家被动遵守的单向逻辑,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从权力主导走向协商主导,既保证公平又激发广泛参与动力,世界治理真正实现了共同治理。 全球治理倡议以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实现价值重构。全球治理倡议围绕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展开,突破单一文明体系的价值限定,反对用意识形态定义善恶优劣,秉持开放精神,注重协调各方,构建起兼容并蓄的整体架构和运行规则。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一脉相承,顺应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待,强调全球治理事务共商、平台机制共建、合作成果共享,提供了不断丰富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方法路径。 全球治理倡议以行动导向聚焦治理成效实现实践创新。全球治理倡议提出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全球治理倡议重视解决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突出问题,列举了全球治理优先考虑的重大议题,包括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变化及外太空等具有紧迫性的治理领域,以及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和支持联合国落实《未来契约》等优先事项,这必将有利于积极凝聚共识,争取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和收获。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多领域践行着全球治理倡议,如在公共卫生领域实施的“健康丝绸之路”,在发展与减贫领域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安全与维和领域开展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经济与金融领域建设亚投行,在生态与环境领域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与南南合作,这些事实表明,全球治理倡议并非空洞口号,而是一套完整的正在全球范围展开的实践体系,有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包容、公平、有效。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