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迈向“六高”的新发展阶段

发布时间:2025-10-27 12:24  浏览量:1

转自:长安街知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蓝图。“十五五”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发展步入以高质量发展为龙头的“六高”新发展阶段,包括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安全。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举目张的“牛鼻子”,不但经济要高质量发展,社会、文化、生态等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时期要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了,而是要求经济发展要质与量兼顾,质与量相互促进,形成高质量、中速度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具有强大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现代经济体系。

高品质生活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人类目前的一大挑战就是陷入了物质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忘记了人本身才是目的。从西方发达社会的乱象,我们看到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同样不少。发展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我们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1.3万美元,这个阶段不但要发展,还要过好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我们不但追求物质富裕,还追求精神富足,打破“社会内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要投资人民、服务人民,要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真实福祉。主动应对“少子化、老龄化、减量化”的人口发展挑战,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我们的人口预期寿命达到了79岁,已经超过了美国,但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需要从强调生产效率优先进一步转向就业优先,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我们需要进一步投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新周期中供给端最重要动能,目前我国“三新”经济比重已经达到了18%,新供给能够创造新需求,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加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攻关,从科技上的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走向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的“无人区”,形成引领优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制高点在于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引领数智革命,在新兴产业技术革命大国战略竞争中占据优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在于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创新支柱,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高水平科技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是相互配合,一体推进的,“十五五”规划部署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而这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力量支撑,反过来中国的制造生产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逆向牵引的动力。

新需求能够引领新供给,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能够为全方位扩大内需创造新的空间。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版本。中国将建设更高水平、更开放、更一体化、更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形成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组合优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要求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有为政府的引领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打通堵点,取消市场分割,优化基础设施,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体系。

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我们从全球化的“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全球化不是结束了,而是进入了下一站,中国要从全球化接受方转变为新型全球化的引领者、塑造者。“十五五”将推进国内市场的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分享机遇,既是市场与产品的对外开放,更是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型的制度环境,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推动陆海统筹开放,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打造陆海开放新通道。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构建新型的国际大循环,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进一步走向全球。

高水平安全是发展中的安全。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风险社会,进入了一个各种类型风险高发时期,各种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出现的概率上升,“超预期”事情频繁发生,如何去应对不确定性成为突出挑战。高水平安全是发展中的安全,不发展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安全,我们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重点要在大力发展数字中国的同时,加强对于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非线性变化”风险。高水平安全的关键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安全的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高水平安全是开放条件下的安全,我们要统筹高水平安全与高水平开放的关系,解决好涉外安全问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的开放格局。

进入“六高”新阶段,一方面表明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同时也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本上要避免高水平发展的“内卷化陷阱”,不是只在精细化、规范化下功夫,而是真正要从原先的后发红利,转向原创红利、引领红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跃上新台阶。